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大学毕业后,烟台女孩郝欣欣在男友的深情召唤下去了上海,在浦东新区一家IT公司做程序员,圆了自己的白领梦。在上海,白领往往又是“新懒人”的代名词。他们大都薪资不错,会花大量时间搞社交和学习,也会忙里偷闲在健身房里练一节瑜伽,却吝于花一分力气做家务、逛超市。他们的手机里分门别类地存着换灯泡、钟点工、叫外卖的电话……他们崇尚简约、节时的生活方式,勇于用金钱换取精力和时间。  相似文献   

2.
寻找卖血人     
“寻人”大战的故事还得从头说起。1959年3月,扎伊尔叛乱四起,局势动荡,民不聊生,不少人生活难以为继,只得卖血度日。在一个酷热的下午,有一个看上去十分健壮的黑人悄然出现,他来到了现在的扎伊尔首都金沙萨市内的一家医院要求卖血。在被抽了200毫升鲜血后,他没有休息,一把抓到钱后就匆匆离去,  相似文献   

3.
《现代妇女》2008,(12):57-57
如今,由于竞争激烈,市场日益细分,催生了许多新的赚钱商机。头脑精明、眼光独到的人,将事物中繁琐的环节剥离出来,在用专业的办法解决人们生活难题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财富梦想。上海就出现了一家专门清洗配送婴儿尿布的企业,而这里要说的这位老胡也用相同的赚钱思路,收获了成功。  相似文献   

4.
石兵 《职业》2012,(1):71
叶青是计算机专业高材生,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知名IT企业,经过努力,一年后就坐上了项目经理的位置,年薪十几万,买了房子、车子,结了婚,过上了优哉游哉的生活。平静而成功的生活让朋友们很羡慕,但叶青却总觉得生活中似乎缺少了一些什么。  相似文献   

5.
上海的交谊舞,本是一个舶来品。虽然中国的舞蹈历史很长,上海也有本地的传统舞,却没有男女成对、相拥相抱的交谊舞。上海开埠之初,外侨人数并不多,他们在经商之余,生活也很单调,希望有点娱乐休闲和文化生活,于是在周末或周日,便常举办各种舞会。以此来消遣助兴,排除寂寞,并借此进行一些社交活动。于是西方交谊舞开始登陆上海。  相似文献   

6.
卖白菜     
莫言 《中外书摘》2010,(7):91-92
1967年冬天,我十二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相似文献   

7.
“我的红薯又香又甜,不香不甜不要钱。”老太太李爱云每天都这样吆喝着。她和老伴莫亦炎在益阳市繁华的康富路上吆喝了21年,靠卖烤红薯养大了儿女,还建起了一栋漂亮的小楼房,让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人们夸赞李爱云夫妻烤红薯也烤出了“小康”,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有更高的目标———把小康之家变成文化之家,为大学毕业的小儿子、小儿媳读研究生以及孙子、孙女上大学赚足学费。20世纪80年代,桃江县花果山乡拱桥村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一天的工价也难值斤把盐钱。可是,村子里却并没有外出赚钱的,他们笃信祖宗的话:“在家…  相似文献   

8.
光明 《老年人》2008,(6):29-30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由著名作曲家聂耳当年创作的这首老歌,在我国堪称经典,老百姓耳熟能详。歌中“卖报的小行家”,生活原型就是家住上海、如今已年逾八旬的杨碧君老太太。当年聂耳是怎样认识上海滩的小报童的,她和聂耳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近日,笔者来到上海,专门探望了这位历经旧上海苦难生活的老人。  相似文献   

9.
大伯卖彩票     
刘卫 《老人世界》2014,(10):46-46
去年上半年,大伯从单位退休了。以前一直忙忙碌碌的他,猛地一下闲下来,精神上好像无所寄托。我们从家里搬了不少盆花给大伯,可大伯觉得又是浇水,又要弄肥,挺麻烦。没多久,由于没有人打理,那些花都蔫头耷脑地没了生机。  相似文献   

10.
上海是一个流动人口聚集的大城市。流动人口背井离乡,怀揣美好的梦想,来城市打拼,为上海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生活环境、语言、工作等多方面的差异,很多来沪人员无法融入上海,为城市的陌生而烦恼,为遭遇偏见而伤心。  相似文献   

11.
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章念驰在最新一期《中国评论》月刊发表专文,剖析马英九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呈现的和平发展形势,但章念驰尖锐地评论马当局执政团队的局限性与脆弱性,他更认为马英九是蒋经国第二,注定不会出卖台湾,也注定不会成就统一。  相似文献   

12.
朱俊飞 《职业》2008,(5):58-59
网上卖“花”淘到第一桶金 今年29岁的刘欣美出生在太原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这个个性鲜明又浪漫的女孩,2003年初到法国留学时,曾经梦想当一个时装设计师、葡萄酒庄园主。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她不仅要在举目无亲的异国自己租房子生活,还要打工养活自己。  相似文献   

13.
田晓虹 《社会学》2004,(4):28-31
家政服务是建立在家庭需求基础之上的服务性行业。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近年来,它在上海等一些大、中型城市发展迅速。据上海市统计局调查,目前上海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约有20万,今后一年内,本市需要聘请家政服务员的家庭约新增25万户。从预期需求看,本市家政服务员每年将递增7万人。  相似文献   

14.
戒烟者卖烟     
得了这次教训,以后凡是看到有人准备买烟我就故意从柜台里拿烟抽,装模作样。但是,结果却不像我预料的那样……记不清受尽多少次烟瘾发作的折磨,我才好不容易把抽了20年的烟戒掉了。没料到,妻子下岗了,生活一时没有着落,就在我们小区开了间名叫周记小卖部的杂货店,有空的时候我就过去帮忙照看店面。一天,两个年轻人朝小卖部走来。一个伸手进口袋掏钱准备跟我买烟,被同伴  相似文献   

15.
那天,我拎着干洗好的连衣裙回家,在街上与一小姑娘擦肩而过。 “姐姐,把你的衣服卖给我吧。”小姑娘突然回头喊了一丸啊?我停下脚步。她真是有眼力,这是我花血本买的一件衣服,名牌连身毛衣,黑色高腰,衣领设计精致,裙身华贵,绣着本色花,特显高贵的档次,穿上它腰身纤细,气质高雅。  相似文献   

16.
以画说世     
《中国社会导刊》2010,(14):10-10
老上海说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世博建筑争新斗艳,但同时出现的还有不曾雕饰的老旧民居。上海市政府发言人表示:“要给世界看一个真实的上海,它有最现代化的一切,同时也还有许多人居住在破旧拥挤的老弄堂里,不能因世博会而影响市民的生活。”因而,给外国人讲述那沉淀的老上海的就是那些地道的“老上海”,这些老人是自发的、恶补了外语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17.
正杜甫在35岁(公元746年)到了长安,一住就是十年,政治上屡遭挫折,仕途并不顺利。为了维持生活,杜甫不得不依附他人,充当几个贵族豪门的"宾客"。"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从这些诗句中,可知杜甫的生活是很贫困的。杜甫迫于生计,就找了个"副业"———卖药。他在山野里采药或自己种植些药材,随时呈献给贵族们,以换取生活费。这就是杜甫后来所说在长安时的"卖药都市,寄食朋友"。  相似文献   

18.
一位并不久远的哲人说: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在商业领域,这同样是真理。譬如名牌之路,最初都是披荆斩棘拓展出来的;当名牌云集的时候,在名牌的丛林中已经难以大有作为了。这个道理容易懂,但是在企业如日当空之际,反思这个道理并有所警觉,进行对自己的革命,并且毫不犹豫地开始第二次创业,这样的人也是并不多见的卓越人物。  相似文献   

19.
山峰 《职业》2010,(7):49-49
数年前,刚满二十岁的她在杭州市一家花店打工。一天,她去参加朋友的一场婚礼,当婚礼进行到高潮时,从空中洒下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花瓣,把整个婚礼装点得浪漫漂亮,富有情调。细心的她发现飘落下来的花瓣并不是真正的花瓣,而是合成的塑料花瓣。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日前,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名牌主持人柏万青,在电视节目中告诫所有生活在上海的未婚女青年要自尊自爱,不要过度放纵,她强调:“贞操是女孩给婆家最贵重的陪嫁!"这位“柏阿姨”的贞操论引发了人们的大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