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京大学华涛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部城市中的新疆维吾尔族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研究>(项目批准号:03MZ009),已于近期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良好.最终成果<新疆南部农村维吾尔族青年外出务工经商研究>为研究报告.成果主要内容刊登在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2005年第23期上.  相似文献   

2.
浅谈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吾尔族特殊的饮食习惯、生产生活方式及食物制作技术在维吾尔族物质文明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吸引着中外游客,引领着维吾尔餐饮业走出新疆,进入国内外市场,必将带动维吾尔族手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拉动新疆民族经济、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在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以前,新疆有一个较长的拜火教盛行时期,充分证明了新疆文化的多样性;维吾尔族在信仰伊斯兰教以前,有过比较长的信仰拜火教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维吾尔族宗教信仰的多元性。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以后,拜火教作为一种习俗依然保留下来,并成为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部分内容后来还被伊斯兰教吸收,成为宗教仪规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浙江人活跃在时代的经济社会舞台上,尤其是温州人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积极参与新疆的经济建设,传播着温州的理念和经验,"温州模式"的企业文化正悄然地影响着新疆的企业家和新疆的企业,影响着新疆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回顾历史,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爱国诗人陈亮与维吾尔族古代杰出的诗人、哲学家、思想家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经济思想有共同之处;温州商人与维吾尔族商人之间也存在着诸多"共性".  相似文献   

5.
维吾尔族经济文化类型在历史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游牧民族回鹘中的一部分于9世纪由蒙古高原迁居新疆,在继承原有农业民族经济模式的基础上适应新的环境形成了半农半牧、以农为主的混合农耕文化。其经济文化类型的变迁表现为社会阶层自下而上的适应。随着经济基础的转变,产生了意识形态及文化的变化,这影响了维吾尔族发展的轨迹,成为现代维吾尔族经济的重要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6.
从新疆迁居中亚之维吾尔人与本民族主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是维吾尔族的祖国,新疆是维吾尔族的故乡,这不仅是维吾尔族的自我认同,而且是国际学术界的定论。现今散居中亚各国的维吾尔人主要是19世纪80年代被沙俄迫迁中亚的我国新疆伊犁塔兰奇人的后裔。一个多世纪以来,迁居中亚的维吾尔人历尽沧桑。虽然他们已整合于所处的现实生活的社会环境及文化氛围之中,但是在生活方式、道德习尚、历史传统方面依旧与居住在我国的本民族的主体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然努力地培植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并向周围民族辐射。《辞海》说,根乃维管植物由胚报发育而来的体轴的地下部分。根的主要功能为固着…  相似文献   

7.
新疆维吾尔族传统聚落作为当地民族民间乡土文化的载体,受到所处地区人文环境的隐性作用,发挥着特有的传承功能和文化记忆功能.以新疆维吾尔族聚居的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从建筑、装饰、民族信仰、宗教伦理等层面,对其地域性的人文价值进行探讨,从而反映其社会文化、精神归宿、情感依托等文化内涵,为整合本土文化资源、挖掘艺术潜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东方音乐巨大财富”的新疆维吾尔族古黄音乐大曲木卡姆作为维吾尔族文化百科全书,兼容着极其丰富的社会科学的支流,如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语言学、政治经济学、军事学、艺术学和民俗学等,博大精深的木卡姆文化的形成,标志着维吾尔族文学艺术已经进入崭新的高度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和成立之后的新疆农村维吾尔族的婚姻习俗进行比较和分析 ,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婚姻习俗的变化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
哈斯木江·艾合米迪,男,1947年6月出生,维吾尔族,新疆若羌县人。1968年9月毕业于新疆喀什师范学院数学系。历任新疆财经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市场系(原贸易经济系)主任、党总支书记,现任新疆财经学院市场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  相似文献   

11.
中亚的中国移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晚期,从新疆迁往俄国中亚的移民主要有三部分:1.白彦虎所部回民起义余部;2.俄国占领军逼迁伊犁维吾尔、回、哈萨克族人民;3.划入俄国境内的维吾尔农民。人数:维吾尔族45373人,回族9136人,哈萨克族约15000余人。重新逃回中国的人数约有10000人。中亚的回族目前约有5万余。维吾尔族,除当年移居者外,还有20世纪陆续赴苏的,目前约有30万人。哈萨克族已无法同当地同族居民相区分。中亚的中国移民大部分仍然以务农为主,回族还保留着许多晚清时期陕甘方言和习俗。它既有研究价值,也有开展民间互访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一、新疆维吾尔族人口的变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新疆少数民族人口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等少数民族所占的比重高达97.6%。其人口婚姻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对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甚至对新疆人口婚姻状况及其变动的影响非常大。有时甚至可以起决定性的作用。自1949年到2000年。新疆人口由433万人增加到1846.26万人,增长了3.26倍,年均增长6.4%,少数民族人口由1949年的404.24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1096.49万人。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3.36%。  相似文献   

13.
花帽,维吾尔语“朵帕”(doppa)。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维吾尔族男女老少均喜欢佩戴这种巧制细作,图案精美的帽子。这些琳琅满目、多彩耀眼、富有民族情调的花帽,“对于别的民族,它是一种区别的标志,而对于本民族,它却是互相认同的旗帜,结成整体的纽带。”①独树一帜,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的花帽,是维吾尔族在文化崇尚,经济模式,个性特征,审美心理和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外在集合体,它早已同维吾尔族的民族形象融为一体,成为本民族鲜明的形象标志。一、从花帽款型着维吾尔族对美的创造得天独厚的新疆,地域广袤,千差万…  相似文献   

14.
晁正蓉 《新疆社会科学》2016,(4):137-142,148
文章通过对21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全面梳理,结合新世纪文化语境,归纳了新疆维吾尔族题材影视作品叙事模式及其对国家意识和族群意识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正>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回族、白族、维吾尔族都以善经商著称。笔者对回族善经商的历史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供研究少数民族商业者参考。 一般来说,回族积累的善经商经验有以下几点: 第一,依靠国家政权,争取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种种便利,积极开展商业活动,谋取较大利益。每个民族的商业活动,重要目的之一是谋取利益。然而,任何一个民族的各种商业活动,无不受国家的税收、外贸等各项政策以及各级政权的行政制约。回族商业发展的历  相似文献   

16.
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及其变迁——以城市维吾尔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维吾尔族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维吾尔族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与此同时,城市维吾尔族饮食礼仪和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相似文献   

17.
新疆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作为流动人口中的一个群体,从流动过程到聚居区形成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总体来说,是一种非融入式的社区生活。笔者以北京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为目标人群,以其聚居区为研究对象,探讨维吾尔族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机制和特点,并就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80年代在新疆维吾尔族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以“朦胧”为特点的诗歌创作现象。它成了新疆新时期各民族诗歌创作的转折点。在新疆,朦胧诗的产生有其社会、形成、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清代北京的维吾尔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中央政府统一新疆后,曾将一部分维吾尔族迁居北京。现在北京的维吾尔族,大都是他们的后裔。本文系根据清代官书和档案,对清代维吾尔族迁京的经过及其生活状况,作初步探讨,以期对研究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新疆民族的变迁,能够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20.
维吾尔族世俗教育的兴起是新疆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新疆与内地、中亚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结果.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处于急遽变革和转型时期,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新疆维吾尔族世俗教育由传统的旧式经文教育向新式现代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