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的锡伯族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在讲锡伯语的同时曾经还讲一种叫“吉甫西”语的语言。这一历史现象引起了一些语言工作者的关注,纷纷调查研究,著文立论,各陈己见,众说纷纭。笔者作为锡伯族的一员,当然就更关心这个问题的探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利于弄清“吉甫西”语是什么语言,它同锡伯族有何关系,锡伯族有没有自己独立的民族语言等,这样一些语言学中的问题,同时也对研究锡伯族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很有  相似文献   

2.
新疆锡伯族传统弓箭文化,是最能诠释新疆锡伯族社会进程、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活的渊源和特点的一种文化类型。它体现着锡伯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风貌、民俗民情等,是锡伯族文化的伦理精髓所在,它蕴藏的"忠义仁勇",对当代中国人道德回归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1901年随着清政府"新政"之风吹至新疆,伊犁清政府开始派遣各族子弟留学俄国.留学回国的锡伯族学生于1914年创办锡伯营首个民间文化团体--尚学会.该会创办民营新学,举行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农民技能竞赛,参与社会整治工作,带动了特殊历史时期锡伯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代知识阶层和名人志士,为新疆锡伯族近代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锡伯族传统文化是锡伯族民众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表现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其内涵丰富多彩、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包括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等。考察多元文化格局下的锡伯族传统文化,探讨如何继承、发展和完善锡伯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的锡伯族家庭网络中语言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表明:在家庭网络中,人们交际语言的选择更多地会受到语言交际功能以外的其他语言社会因素的影响;在锡伯族家庭网络中,锡伯语仍然保持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区语言的影响,锡伯语的交际功能正在面临进一步退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新疆社科论坛》2013,(3):F0002-F0002
2013年5月25日,由新疆锡伯语言学会主办,新疆音乐家协会、新疆嘎善文化传播中心、乌鲁木齐市植物园协办的庆祝锡伯族"4·18"传统节日暨纪念锡伯族西迁249周年(1764~2013)活动在乌鲁木齐市植物园举行。在乌鲁木齐市工作、生活的锡伯族代表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党政代表团、伊  相似文献   

7.
诗歌语言是人的心态与情感最生动的表达方式。是自然流落的心灵之声,是民族心路历程的写照。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称誉,也是多个民族地区。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子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满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等13个民族这些民族自古就有较为深厚的诗歌传统。新疆少数民族情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从流传地区和从民族角度上分。与新疆民族文化信息相关,新疆少数民族情歌在语言修辞上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性。本文以新疆少数民族情歌为例,从词语的特征及修辞格运用方面揭示新疆少数民族情歌在“爱情”这个特殊的社会切片上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格,审美情感,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锡伯文学是我国多民族文学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自己丰富的智慧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锡伯文学。纵观新疆锡伯族文学史,新疆锡伯族文学主要运用的文学体裁是诗歌。不同时代的锡伯族诗人以自己丰富的创作业绩证明锡伯族是一个诗的民族。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田野调查的数据分析,表明察布查尔县锡伯族双语现象与语言市场的形态有密切关系,正是语言市场的多种形态造成了察布查尔县锡伯族双语的不同亚形态.这些亚形态的形成也是锡伯族作为双语族群拥有并充分利用语言资本的合理选择,锡伯族利用语言资本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近代俄罗斯文化对锡伯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灵 《西域研究》2001,(2):106-111
锡伯族民间与俄罗斯族交往由来已久.在长期的文化交流过程中,锡伯族在文学艺术、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俄罗斯文化的优秀成份,并与锡伯族传统文化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叙述和探讨了这一文化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11.
满文为繁荣中华民族的文化起过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满族逐渐改用汉语、汉文,到清末已基本放弃满语满文.而奉命西迁至新疆伊犁的锡伯族军民一直将满语满文作为其交际工具使用到解放前夕.1947年锡伯族学者将满文改革为锡伯文,锡伯文即满文的继续.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实施,对锡伯族继续使用满语满文起到了促进作用;清代新疆锡伯族所处的社会组织和地理环境为他们继承和发展满语满文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民族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面对这一现状,察布查尔锡伯自冶县积极挖掘锡伯族民间文化,并通过申报《新疆锡伯族西迁节民俗艺术》这一项目来保护锡伯族民间文化,《新疆锡伯族西迁节民俗艺术》项目主要通过萨满文化、鱼猎文化、锡伯族射箭、锡伯族特色节庆活动等五大块来体现锡伯族民俗文化。该项目已通过自治区文化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的审核论证.并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上报国家文化部作为备选项目参加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选.  相似文献   

13.
迁徙对锡伯族历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徙对锡伯族历史发展的影响张雷军锡伯族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共有172847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新疆、北京和全国其它一些省市。锡伯族如此分散的分布状况,是由历史上四次大迁徙所造成的,迁徙,是锡伯族历史中一个突出的现象。“锡伯”是锡伯人...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负者。不同特色的文化现象必然会使负载它的语言受到影响,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也必然会促进和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我们从方言词语所反映出的文化现象及方言对文化的影响便能很清楚地看出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以山西方言的方言词语为例,首先从亲属称谓的差异、词义差异、某些特定词语三个方面讨论了语言对文化的影响;然后从方言中的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入手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讨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对新疆锡伯族刺绣的文化内涵、艺术特征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多角度地阐述了多元融合和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给传统刺绣的生产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困惑,从而对其传承发展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6.
试论语言与文化的多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有着不解的密切关系,依据语言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语言学等学科理论,从语言与文化的空间差异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影响制约关系、语言与文化的结构层次差异关系、语言类型与文化类型的分布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多学科基础关系等多个维度、多个视角进行分析探讨,可以说明语言是如何反映文化现象的,以及文化现象是如何在语言中留下痕迹的.  相似文献   

17.
锡伯族人民自古以来就重视学习汉文汉语。世世代代都从汉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为建造我们祖国的灿烂文化大厦添砖加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综观锡伯族的传统文化,从思想到内容,内容到形式,以及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大体上都与汉族相同。其发展和演  相似文献   

18.
新疆少数民族语言译制片作为新疆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载体,对新疆少数民族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从文化层面上看,新疆少数民族语言译制片是民族间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从战略层面上看,新疆少数民族语言译制片是传递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从题材选择上看,优秀的新疆少数民族语言译制片能够增强其受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关宝学主编的《锡伯族民间故事集》近期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之前 ,辽宁民族出版社已出版了《锡伯族民歌集》 ,这套丛书还包括即将陆续出版的《锡伯族诗歌集》、《锡伯族谚语集》、《锡伯族图片集》和《锡伯族大事记》、《锡伯族民间故事集》是东北、新疆两地十年来抢救、挖掘、收集和整理锡伯族民间文化的结晶。该故事集收录近 1 50个广泛流传在锡伯族民间的各类故事 ,包括风俗传说、神话故事、生活故事、机智幽默故事、动物故事。故事集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历史跨度大 ,人格化程度高 ,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生活气息。为弘扬民族文化 …  相似文献   

20.
锡伯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前后的东胡、鲜卑。据考证,锡伯族属于东胡系民族,即东胡——拓跋鲜卑——室韦——锡伯族。锡伯族的文化是随着萨满教的发展而发展的。今天,在锡伯族文化园地里,不仅可以找到萨满教文化的口头形式,而且可以寻见书面形式的作品。近年从锡伯族民间发现的《萨满歌》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