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和西欧历史走向的确定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双方封建制形成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特性及整合程度导致的凝聚力的强弱与分封制下国家观念的明确与含糊,对各自历史不同的走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人是历史的主体,区域形象的塑造者和第一构成要素都是人,因此,了解湖南历史形象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弄清湖南人曾经以怎样的一种群体姿态出现,他们的历史形象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3.
相对主义观念关照下的历史形象--历史可知性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的可知性问题作为历史哲学的元问题之一,是个极富魅力的理论领域。本文试图从对历史研究主体的认识能力及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两个方面的分析来阐述历史的相对可知性。正由于历史的相对可知性,才使我们有可能和必要不断地去超越可知的相对的程度,使历史学的研究能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4.
15世纪至16世纪之交地理大发现后,西欧殖民者先后来到世界东方,各地区间封闭状态被打破,明朝遇到了如何应对即将急剧强大起来的西欧殖民者的问题。明朝应采取的正确应对措施,主要者应包括四项:迅速调查西欧殖民者的情况、努力发展本国的对外贸易、积极学习欧洲先进的科技知识、大力发展能与西欧殖民者相抗衡的国防力量。而明朝在这几方面做得有正有误,消极和积极的两种表现大体平衡。这使其时中国的发展速度低于西欧殖民者,国力对比朝着有利于后者的方向演变。只是由于明朝土广民众、原有国力相当强大,其综合国力直至该朝灭亡也没达到小于西欧殖民者的地步。后来清朝发展了明朝以上四个措施的消极面,加速了中国的衰弱。明朝的经验和教训说明,地理大发现后,各国必须在全球性的国际交往中应对得法,才能使之避免被动,保持富强;而时刻注意即将发生深刻影响的新动向,才能保证应对得法。  相似文献   

5.
李凭 《中国社会科学》2012,(3):149-181,208
脱离传说境界以后,黄帝的形象是向神仙偶像与历史人物两个方向发展的。司马迁撰写《五帝本纪》,将黄帝塑造成中华正史第一人物,凝炼成虚实之间形象,尊崇为帝王样板,供奉为华夏始祖,从而适应了汉武帝构建大一统宏图和巩固家天下专制局面的时代需要。北齐史家魏收充分领会司马迁思想精髓,在《魏书》首篇首句中将拓跋氏初祖认作黄帝之孙,又在《官氏志》中梳理出诸部落汉化姓氏,将黄帝推广成北朝各族共同祖先,从而体现出民族融合潮流,适应了中华文明升华趋势。又经过社会长期弘扬,黄帝历史形象终于发展成为受到海内外广泛认可的人文初祖形象,原因就在于凝聚中华民族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国家形象"、"政党形象"和"执政形象"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三个独立概念,当前学界存在着对这三个概念辨析不清、甚至混淆误用的现象。狭义的"国家形象"、"政党形象"和"执政形象"是广义上的国家形象理论中占据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三者在形成过程、与认知对象和主体传播能力的高度相关性方面具有很强的共性,但在依托基础、保证机制和稳定程度上又很不相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形象"是中国国家形象理论建构的突破点,在进行"执政形象"建设时,党的自身建设是基础和前提,并且需要把党的执政形象建设与中国国家形象融合在一起,以之带动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中国的国家形象理论研究,对其他后发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阳 《理论界》2013,(10):174-176
中世纪城堡军事功能的衰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迁.在中世纪西欧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发生变化,新的战争形式与军事条件逐渐积累与成熟时,城堡的军事功能逐渐丧失了其存在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蒙象飞 《云南社会科学》2020,(4):25-31+176-177
近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逐渐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价值规范,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国家形象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有助于消除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质疑。对此,要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是提升国际话语能力,建构和平发展的中国国家形象,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真实意图的误解;二是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建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理念深入人心;三是开展文化交流,建构求同存异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文明、同一世界"的价值主张。  相似文献   

9.
李培  习亚哲 《学术论坛》2006,1(5):71-75
像任何复杂的现象一样,城市的兴起根植于过去的历史,而所有城市的兴起也并不是出于同一根源,如果我们要鉴别某个城市就必须追溯其发展历史。相比较西欧封建型城市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缘何陷入了低水平城市化的陷阱之中呢?文章从城市人口特征与地域分布、农业和商品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城市内部规则演变等角度入手对西欧封建型城市与中国封建型城市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两者的类别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西欧素有法律传统。该传统既体现在日耳曼习惯法中,也体现在基督教观念中。根据日耳曼传统,习惯法源于人们共同的习俗和观念,遵循着古法原则,并非由国王制定然后自上而下推行的法律。根据基督教观念,国王和世俗政府被置于上帝和神法之下,民众对上帝的忠诚胜过对世俗统治者的忠诚。总之,法律第一位,国家第二位。在这种法律政治环境下,西欧逐渐形成了国王要在法律下统治的观念。中世纪学者不断总结阐述这一观念,最终在中世纪形成了法律限制统治权威的传统。  相似文献   

11.
五行之神的历史原型,生成于先民对太阳在一日之内运行轨迹及相关景象的观察和体验,其中也有想象所起的作用.五行之神的名称,最初是对太阳运行状态的描述,带有暗示性和象征性.神话和历史传说中的五行之神,是由其原型演变而来,并且在不同程度上保持着与其原型的关联.神话和历史传说中的五行之神,在形象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外国留学生看到的中国形象是一个经过多棱镜折射后的镜像中国.留学生的中国经历确实有助于改变他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虽然留学生对中国政治民主、言论自由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评价,但是,对于中国和平、负责任的国家形象、中国人的文明素质等,他们均有着积极正面的评价.外国留学生的国家身份是影响他们中国形象认知的最主要的决定性变量,除此,在中国的时间长短、学习的专业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他们的中国形象认知.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史上,典型的资产泡沫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首次出现后,相继出现了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和英国南海泡沫事件.虽然这些泡沫所涉及的资产不同,但是其形成机理十分相近.无论是法国、英国的股票市场价格,还是当年郁金香价格,都是在很短的时期内大起大落.资产泡沫的破灭一方面时当时的国民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执政者制定出相关的法规政策,以规范对资本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陈祺 《南方论刊》2007,(10):44-44,33
本文着重分析西欧在全球优势地位确立的演变过程,试图从中世纪到近代的变迁中寻找出隐匿的一些关键因素,从而对西欧优势的确立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网络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了网络传播环境下安徽形象建构与传播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安徽形象建构要符合网络传播规律、科学设置议程、完善网络问政机制、提升网络媒体传播力等安徽区域形象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朱兴和 《兰州学刊》2007,(1):174-177
清末民初,严复对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两种相反的政治思潮都进行过严厉的批判.他的批判工作与主流政治思潮的演进刚好呈现出一个反向的运动.由于激进主义在加速运动,所以,严复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保守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7.
《大庆社会科学》2012,(4):101-101
殷华成撰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作为西方最先进的“科学形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它适合了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的需要,很快被国人所接受。另一方面,五四运动时期,传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度成为西方科学的代名词,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可,被当作救国的不二法门。但是,传统中对马克思主义“近代科学”式的理解也造成了悖反的历史效果。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科学传人中国是一场启蒙运动,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讲好中国故事具有建构和传播国家形象的双重价值意蕴。作为国家形象建构的间接源像,中国故事既实现了国家形象建构中民族因素和政治因素的有机结合,也实现了国家形象建构的内容综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作为国家形象传播的有效载体,讲好“什么是中国人”“什么是中国”等故事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讲好“什么是中国道路”“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故事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周边国家中,韩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透过韩国历史教科书反观中国是我们认识自身的一条有意义的途径.因为历史教科书是一个社会的支配性话语系统,更是一国对他国主流认知的反映.韩国历史教科书,特别是《高中东亚史》将当代中国描述成一个内战导致分裂的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缺乏政治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歪曲历史的国家、外交上咄咄逼人的国家,也是韩国日益依赖但难以信任的邻居.韩国历史教科书涉华叙述存在选材有失客观、侧重刻画负面形象等诸多问题,这不利于韩国青少年正确理解中国.中国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韩国历史教科书,探索通过中韩人文交流机制、公共外交等方式,推动改善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巩固中韩人文纽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学中日本人形象书写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隋唐前,基本为想象中的非类:或为长寿仁者,近于仙,或为形态怪异者,近乎兽,形象较为模糊;隋唐后,日本人形象由想象中的非类复原到人类,宋代文学中出现了日本奸商形象;元后,倭寇逐渐成为文学中日本人形象的主要内容,仁者形象逐渐淡化,凶顽、恐怖、惨无人性的倭寇形象得到加强,同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基于现实生活的日本人的形象书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