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宇 《理论界》2009,(9):103-104
本文通过探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的哲学基础,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观进行剖析,藉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其语言理论的实质,消除对其语言理论的误解,从而正确认识和理解乔姆斯基主张的内在主义语言研究的理论原则、方法和目的.  相似文献   

2.
乔姆斯基被西方学术界誉为当今的笛卡儿和达尔文,他还被称作20世纪与爱因斯坦、毕加索、弗洛伊德和罗素比肩而立的杰出人物。本文介绍西方学术界对乔姆斯基的肯定和赞誉,也介绍了将乔姆斯基斥为异类的不同观点。本文详细分析乔姆斯基在语言学、语言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方面的贡献,以及乔姆斯基对这些学科发展的影响。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半个世纪以来西方语言学的发展对哲学、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的影响。作者认为,乔姆斯基作为当今的笛卡儿和达尔文,是完全当之无愧的;如果没有乔姆斯基,世界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相似文献   

3.
没有乔姆斯基,世界将会怎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姆斯基被西方学术界誉为当今的笛卡儿和达尔文,他还被称作20世纪与爱因斯坦、毕加索、弗洛伊德和罗素比肩而立的杰出人物.本文介绍西方学术界对乔姆斯基的肯定和赞誉,也介绍了将乔姆斯基斥为异类的不同观点.本文详细分析乔姆斯基在语言学、语言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方面的贡献,以及乔姆斯基对这些学科发展的影响.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半个世纪以来西方语言学的发展对哲学、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的影响.作者认为,乔姆斯基作为当今的笛卡儿和达尔文,是完全当之无愧的;如果没有乔姆斯基,世界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相似文献   

4.
乔姆斯基语言哲学简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乔姆斯基理论的基本假设和目标、历史发展阶段 ,并对乔姆斯基语言哲学作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28-33
葛兰西哲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个性特征。考察葛兰西的哲学创新之路,我们有必要对其哲学的语言学起源问题加以详查。从大学时代起,葛兰西就在语言和文学导师的影响下对语言学研究产生持续的兴趣,即使在投身革命后被捕入狱,也没有放弃这一研究。在《狱中札记》里,葛兰西批判了曼佐尼和克罗齐的语言观,分析了克罗齐未能解决的语法问题,揭示了世界语蕴含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问题,形成了对领导权的政治隐喻。通过对语言的关注,葛兰西与索绪尔、维特根斯坦产生了联系,但是,葛兰西的语言研究路径与索绪尔、维特根斯坦有着显著的区别,他通过语言学开辟的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史上存在着以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和以理性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两种对立的语言观。经验主义语言观将经验视为知识的唯一来源,认为语言知识的获得是人类在普遍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对语言经验进行归纳与建构的结果;理性主义语言观以抽象的理性主义原则为主导,是将语言视为脱离外在经验,脱离现实的物质生活和人们的社会交往的唯心主义语言观。语言学史上的这两种传统语言观都无法解决人类语言知识的习得问题。作为乔姆斯基语言观哲学基础的"自然化的理性主义"与作为马克思语言观哲学基础的"实践观"的共同性在于超越了经验主义传统与理性主义传统,从而解决了经验主义语言观和理性主义语言观无法解决的人类语言知识的习得问题。但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哲学基础与马克思语言观的哲学基础还存在着巨大差异,由此导致了二者对于语言理解的分歧。  相似文献   

7.
康宇 《文史哲》2015,(2):142-148,168
乾嘉时期,中国哲学出现了重要的"语言学转向"。虽然这并未造就出中国近代的语言哲学,但它却引发了人们对语言本身的深切关注,尤其是系统地探讨了几个关键的语言哲学问题。学者们通过对字、词、心、道关系的论述,将文字、词汇、文化制度、语言研究的价值、意义与追求圣人之道的崇高的价值理想联系起来;通过对语言意义理论的思考,解析了汉字符号的意义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演变问题,建构出一系列理解与解释意义的具体方法,并触及关于"解释的循环"问题的理解;通过对"六书"体用论的辨析,形象地揭示了静态的文字形体与动态的语言运用间的有机统一,表明了"音"、"义"间的辩证关系,且在一定程度上推论出语言文字中的"物"与"则"的关系。乾嘉学者对于语言哲学问题的研究意义深刻,影响悠远。  相似文献   

8.
诺姆.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先天性思想对斯金纳的观点进行了透彻剖析和批判,完成了语言学研究的乔姆斯基转向和革命。但是,这一传统语言学理论没有考虑到言语产生过程融合了人的认知能力和躯体肌动的技巧,没有涉及到语言的身体隐喻,从而遭到拉可夫和约翰逊等认知语言学家的批判和质疑。涉身哲学思想和涉身语言认知理论从身体维度出发,对语言的生成机制给予考察和分析,为语言学研究和高校英语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的认知指导,发挥了重要的认知效应。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翻译的宗旨是忠实地再现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图,"再现"一词浓缩了人们两千多年的认知追求和心理积淀.20世纪西方哲学发生了被誉为"哥白尼式革命"的语言转向,它颠覆了传统的语言观:语言不再仅仅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无色透明的工具,它是存在的一部分,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具有精神创造性、隐晦性等特质,语言的意义发生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动态性、规则性和开放性.由于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语言哲学维度下的语言认知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翻译观念和忠实原则,从此翻译不再是原文意义的忠实再现,而是一个独特的意义再生行为,它理解、阐释、传递意义,同时也创生和赋予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哲学史上,维特根斯坦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语言哲学开创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从语言视角来观察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人,其提出的语言哲学观主要分为前期的语言逻辑图像论和后期的语言游戏学说。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语言哲学观,都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后期的哲学思想直接推动了语用学的研究。本文将重点讨论前期和后期哲学的语言学习观点,并分析其对于当代的语言学习有哪些影响和启发,并通过深刻的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来更好地加强我们的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11.
以戴震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学实际上开启了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而与乾嘉学术有着内在联系的龚自珍则是促使这一"语言学转向"发生新的历史转折的关键人物.龚自珍将历史演进观念引入"语言哲学"的思考之中,对乾嘉以来的透过本字、本义研究而把握上古历史真相的历史还原主义思想提出了质疑;以"众人创造文字、语言"的新思想颠覆了传统的圣人创造历史的观念.在名实关系问题上,他坚持循名以责实的观点,就语言与思想类型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若谓语言哲学乃是"对语言进行哲学研究"之义,则"钱玄同的语言哲学"的说法可以成立.钱玄同五四时期的语言哲学是在实然的抗拒力与应然的推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体现了批判与反思、展望与重建的哲学精神.其思想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关于汉字的特点,钱玄同反对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或"衍形文字"的说法;关于汉字的本质,他坚持文字同语言都是表示思想事物的符号的主张;关于汉字的发展趋势,他认为中国文字发展的总趋势是由形而意、由意而音、由繁到简.第二,钱玄同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了汉字革命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三大问题,还从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层面驳斥了汉字革命会扑灭中国文化的论调.第三,出于进化史观、功利主义、理想主义等内在动因,对于人类普遍语言这一语言哲学重要问题,钱玄同最终选择世界语作为其语言哲学的乌托邦理想.质言之,钱玄同五四时期的语言哲学是一种以进化论为主导,以激进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世界主义等因素错综杂糅在一起的语言哲学.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商品拜物教"的同时,深刻批判了作为其合理性基础的"方法论拜物教",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具有深刻的范式意蕴。库恩对范式的理解趋向形式主义、相对主义,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研究范式"具有自省性、发展性、具体性、生态性。"时代问题研究"、"文本文献研究"、"理论原理研究"、"文化对话研究"等多样范式的交融对话,构成我国马克思哲学研究的"综合范式"。解答发展问题,推进社会发展,是我国马克思哲学研究多样范式的根本整合点。  相似文献   

14.
语言学作为一种对语言的结构、作用方式与历史发展进行研究的学科,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语言学的发展与哲学的发展紧密相联.实证主义哲学的发展推动了实验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 20世纪初经验主义哲学的盛行推动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重新兴起,带来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语言学的产生;而现代兴起的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以及有关语义学、语用学等新兴语言学流派的兴起,都与当时哲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作为一种对语言的结构、作用方式与历史发展进行研究的学科,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语言学的发展与哲学的发展紧密相联。实证主义哲学的发展推动了实验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20世纪初经验主义哲学的盛行推动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重新兴起,带来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语言学的产生;而现代兴起的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以及有关语义学、语用学等新兴语言学流派的兴起,都与当时哲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哲学中的各种反实在论深刻影响着语言研究的走向与趋势,从现代语言学的奠基到哲学的语用学转向无处不体现着这种思维定势.索绪尔的整体哲学观中带有明显的心理烙印,语言整体被架构在心灵上,物理的声音与写符都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而到了乔姆斯基身心之辩的砝码则严重倾向了后者,导致纯理性形式的中火如荼.直到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身与心、理性与经验才最终走向联合.  相似文献   

17.
语言哲学研究目前正成为国内外语语言学界的一个主要研究趋势.从宏观层面来看,这其中至少涉及三个方面的重要问题:一、哲学的语言转向、语言哲学的具体研究内容的问题;二、西方语言哲学终结观与当前国内外语界的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问题;三、哲学的语言学化和语言的哲学化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是从整体上了解当前外语界语言哲学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海德格尔眼里,现代哲学的危机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哲学的罗马性",即哲学由于继承了罗马-拉丁文化而遗忘了希腊这个真正的起源而误入了歧途.海氏认为哲学从根本上与言说它的语言本质关联,且只有德语与希腊语具有内在亲缘性,因而德国哲学将独享思想的荣耀.那么据此,对于20世纪辉煌的法国哲学来说,"法国哲学"这个称谓还有意义吗?它还有其身份和合法性吗?本文通过对欧洲各民族语言源流的考察以及对语言与思想之间的某些关系的探讨指出:1.从语言学史角度上看,德语在起源上并不比法语以及其他拉丁语族更接近希腊语;2.单纯通过追溯起源来回归希腊思想在哲学上是一种虚假的乡愁;3.语言本身并不能穷尽思,从而没有哪种民族语言可以独享哲学的特权;4.而法语作为一种民族语言,其本身在言说思想的同时比其他语言更注重一种"讲述的文学性",从而与思想本身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张力和互动关系,从而使法国哲学显现出强大的创造力,并由此奠定了"法语哲学"之区别于德语哲学以及其他民族语言哲学的明显特征和身份.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西方哲学开始了"语言的转向"."语言的转向"在20世纪初由分析哲学的研究为肇端.分析哲学对语言意义和语言结构研究的许多理论已成为语言学中语义学、语用学和句法学的重要内容或哲学基础.正因为分析哲学对语言学的巨大影响,现代语言学才能在20世纪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20.
蔡曙山 《学术界》2006,(4):20-39
20世纪西方哲学经历了分析哲学到语言哲学再到心智哲学的发展。所有的这一切变革,都发生在其语言基础上。语言转向有双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20世纪初发生的从自然语言到理想语言的转向,其结果是分析哲学的诞生;第二种含义是战后发生的从理想语言回归于自然语言的转向,其结果是语言哲学的诞生。20世纪中叶以后,语言哲学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流。语言哲学的三大研究领域是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20世纪最后20年,在认知科学的影响下,西方哲学又发生了从语言向心智的转变。我们要充分重视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语言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变革,吸收其合理因素,用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