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超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2):133-140
同构叙事是史诗中常见的一种叙事模式,其往往通过隐喻或象征手法,使故事情节与神话传说及历史现实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效果,从而为变动不拘的日常世界提供合理化解释。古英语文学经典《贝奥武甫》正是这类作品的重要代表,史诗基于神祇、英雄、凡人三种类型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断确认了"诸神的黄昏"这一北欧神话的母题,而主人公贝奥武甫则成为联系各条叙事线索的结点。通过对北欧神话以及早期斯堪的纳维亚历史上由多神教向一神教、军事民主制向君主制的转变进行隐喻性的呈现,文本与神话及历史之间构成了一种广义上的同构关系,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史诗情节剧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和《乱世佳人》分别是中西情节剧电影发展史上最闪亮的艺术明珠。这两部影片都以史诗性的视角,以广阔的时代背景和宏大的叙述结构展示了丰富的社会内容与必然的历史趋势,并各自折射了中西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影片都严格按照传统的戏剧式结构设置戏剧性冲突,《乱世佳人》运用单线索的叙述方式,以主人公婚姻变化为叙事主体,是一部描写“历史故事”的战争浪漫史诗,是西方英雄传奇情节剧电影的艺术珍品;《一江春水向东流》则运用多线索和跨时空的顺序结构,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叙述了苦难现实状态下国恨家仇的悲剧故事,是一部富有政治与伦理深度的民族寓言史诗,成为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样式的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3.
王米 《东岳论丛》2019,40(8):121-128
李安电影《断背山》和《色·戒》对原人物形象进行了部分改编,使人物形象由小说的边缘人向主流社会价值回归,这一改编导致了小说与电影在主题上的不同。李安的改编来自于电影艺术法则与商业法则的要求,也来自于李安独特的电影创作经历。  相似文献   

4.
电影《白鹿原》与《一九四二》作为2012年同年上映的重要影片具有很大可比性。两部影片在剧本改编、主题立意、故事情节与人物刻画、史诗诉求等方面存在差异。《一九四二》在上述四个方面都比《白鹿原》距离"经典电影"更近,更忠实于"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5.
将古英语诗歌中的荒野景观置于空间理论视阈下考察,它们呈现出多层次含义:既表现为《贝奥武甫》里与文明空间的对立存在,也可具象《流浪者》等抒情诗歌中人物内心的荒凉,还在《古特拉克A》等宗教性诗歌里体现为人物发展的阈限阶段。这些个人、社会、宗教方面的指涉意义折射出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日耳曼传统和基督教传统合力作用下人们对社会关系、身份构建和家园概念的认知,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6.
颂莲作为苏童小说《妻妾成群》和张艺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主人公 ,有着独特而普遍的意义。电影改编强化了对封建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 ,却弱化了颂莲个性意识的张扬、女性意识的飞翔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索  相似文献   

7.
王好为编导的《离婚》和马军骧编导的《纳妾》均由老舍的小说《离婚》改编而来,该改编个案的特色及可借鉴之处有:一、人物外貌设计强调神似;二、抓住原著核心打造独特风格;三、剪裁情节意在笔先.小说的电影改编既有很好的理论价值,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在中国大陆的电影改编(1949—)体现出不同的改编观念、改编方法和不同的审美趣味,进而体现出不同的艺术成就。就改编方式而言,可以分为三种:对原作情节框架的影像再现;对原作的情节扩充或者多个故事的杂糅;对原作的现代性改造。由于改编者未能充分意识到《聊斋志异》改编成电影的优势与短板,《聊斋志异》在中国大陆的电影改编(1949—)总体而言成功的作品不多,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上的缺陷比比皆是:情节冲突的设置没有现代感;核心冲突的解决要么过分依赖法术,要么依赖"明君""清官""侠客",未能体现人物的主动性和意志、品质的力量;男性主人公大都缺乏个人魅力,对其刻画比较平面化和表面化,也未能很好地展示人物变化、成长的"弧光"。因此,我们应该用电影编剧的要求,用现代性的价值观,用类型电影创作的规范来重新审视《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并大力弘扬《聊斋志异》的民族特色,包括民俗、民情,民族性的伦理价值观,民族性的叙事方式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不同国家的导演采取或解读、或解构、或重构的策略,通过“移植、节选、浓缩、取意、变通取意、复合”等方法,将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改编成电影。这种同一名著在不同时期被反复改编的情况,既是文学艺术商业化过程中资本运用的结果,也是时代观念亟待表达的诉求。电影《哈姆雷特》的成功是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并重的结果,是其经典化的新历程。  相似文献   

10.
电影改编是两种不同语言艺术之间的转换过程。根据麦家小说改编而成的谍战电影《风声》和《听风者》,与小说主要的不同就在于人物形象的重塑与视听表现手法的丰富。电影改编需要在对小说材料的取舍上找到平衡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陪都小说通过对抗战时期中国生活的全面书写,以战争史诗与生活史诗的双重小说建构达到了现代史诗的中国高度,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战时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叙事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是对文学叙事做出价值研究的一种新方法,至少涉及伦理学、叙事学、文学批评学、比较文学、哲学、文化学等学科,因此应归属跨学科研究。文学叙事伦理学对叙事所蕴含的伦理主题、内容、时代伦理声音,尤其重要的是在现代性语境中,对叙事过程中经由叙事各要素的互动而生发的境遇伦理做出阐释和总结,它最大的目的是在叙事虚构和想象中,探索伦理的各种可能性。与现实理性伦理相比,文学叙事伦理是一种虚构伦理,拥有自己的秩序和规则,因此二者不能随意越界。  相似文献   

13.
“文学透视”方法与“美国精神”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一个最广泛、最深刻的人类事务哲理,在国际问题研究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当中必须有广义的文学透视。这类透视既包括经典方式的史事叙述和以人类真实为基底的文学想象,也包括旨在认识和展示基本特性甚或深层机理的轶事讲述。据此,可以展示复杂的美国精神图景,并且以雅典精神——它主要因为伟大史家修昔底德的广义的文学透视和思想提炼才为今人所知——去帮助理解之。直接与美国的对外态度和对外政策密切相关,美国精神当中有在不同的提倡者那里各有不同依据的扩张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追求,同时还有以漠视历史、信仰技术式解决和倾向于排斥文化多样性等为特征的美国战略文化。这些民族精神内涵得以被揭示出来,主要归功于经年累月众多历史学家和政治作家的历史考察、文学透视及理论/哲理思考。与此相反,当代流行的很大部分国际关系研究和历史研究共有一大弊病,亦即缺乏广义的文学透视。  相似文献   

14.
论文学的时空穿越意识及其经典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的文学创作,不仅是历时的综合,也有空间共时的延展,是立足宏阔的时空背景下,作家个性创造力在时代、民族、国家、世界以及人类经验的土壤中开放的花朵。这种穿越时空的开放意识,既让文学家在观照生活时,能够拥有远瞩古今和胸怀世界的宏阔视野,又使许多作品具有了史诗品格。中外文学经典,大都具有海纳百川的宏大品格。这一宏大既可以是内蕴的广博繁复,也可以是视域的开放宏阔。  相似文献   

15.
张伟 《兰州学刊》2010,(4):133-136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博客文学的出现和流行是对传统文学观念和经典文学创作模式的颠覆,也是对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一种突破,它正以它特有的自由性、开放性和娱乐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众参加进来,因而对博客文体进行文本特征分析在当下的语境中有着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对西方(包括俄国)文论的接受,出现了三次大的浪潮:“五四”时期(包括二十年代)、三四十年代、新时期。“五四”时期现代文论取代了封建伦理中心主义的文论,三四十年代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心一统的地位,新时期出现文论的多元并存。  相似文献   

17.
严歌苓,作为令人瞩目的旅美作家,在文坛和批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她的小说创作颇丰,作品中意象丰富,视域宏大,从多个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本文将从政治角度、种族文化以及其近期的史诗性创作等几个部分对其作品进行探究,关注不同时期严歌苓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女性形象,体现出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女性主义的观点。严歌苓不同时期的创作完整地呈现了一个女性主体渐次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雷鸣 《学术探索》2007,(5):128-132
新生代作家以与传统断裂的姿态立于文坛,其实他们叛逆文学秩序的姿态,欲望化的自由书写,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对小说美学的自觉追求等方面与"魏晋风度"时期的狂狷任诞、摇荡性情、越名任心、文的自觉等审美特质有着精神命脉的契合与绵延性。  相似文献   

19.
兰拉成 《晋阳学刊》2011,(5):133-135
将欲望置于现实生活、人性解放及文学创作等3个层面进行批判与定位,可以揭示欲望化叙事与叙事文学的指质。欲望化叙事中的纵欲追求及夸大描写,只是个别作家文字中的狂欢,既非现实生活的写照,也不是真正的人性解放。它违背了文学颂扬道德伦理学之精微的本质,只能使人性返回动物性,以至毁灭人类。在今天,真正意义上的人性解放是将人类从物质化、齐一化、功能化、平均化中解放出来,而叙事文学应当担负起限制欲望、疏导欲望、升华欲望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我国就极为重视家庭教育,家训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流存下来的家庭教育文献。明清两朝是中国传统家训的鼎盛时期,对明清家训的研究,学者多从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方面入手,而对其文学价值的探讨则显得较为薄弱。本文拟就明清家训的文学价值作一整体概述,以期引起学人对此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