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总结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经验,立足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主要从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社会发展本质的理解、社会发展目标的确定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等方面,展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蕴涵的执政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首先把“发展”这一术语引用到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来。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使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的本质、内涵有了更科学、更丰富的理解和认识,对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执政理念认识尤为深刻:即执政意识为求进创新、执政宗旨为以人为本、执政方式为统筹兼顾、执政品格为求真务实,并以此为中国人民作政治与经济的引领。  相似文献   

3.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 ,胡锦涛提出了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同时 ,也要注意加强对党的执政理论的研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 ,这些重大问题也是党的执政理论面临的重大课题。党的执政理论 ,包涵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资源、执政方略、执政方式和执政体制等六个组成部分。侧重对党的执政理念与执政基础的概念界定、基本内涵、发展脉络及发展前瞻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理念的价值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作为党的科学执政理念,是党在新时期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总结党执政经验教训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确立了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邓小平理论指出了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实现共同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历程彰显了党对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不断丰富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飞跃的重要体现,全面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目标指向;以人为本是党执政兴国的价值取向;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科学原则;正确的政绩观是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科学态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思想源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创新与转型的根本标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历史考量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内外发展经验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从理论积淀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在把握时代特征基础上关于发展理念的继承与发展;从理论特质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与"科学执政"的目标定位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党中央把执政理念作为首要的执政范畴提出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执政理念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进行了全面的、多视角的研究和探计.本文对相关研完成果进行了梳理、评述,并从执政理念的层次结构入手,分别从核心理念、基本理念、应用理念三方面深化对执政理念与党的执政理念的认识,指出党的执政理念发展的历史轨迹就是逐步地转向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时代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8.
试析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以第 《理论界》2005,21(1):48-49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已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但这一理念的形成却历经曲折.本文通过分析这一理念的形成过程,认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的确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永葆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江山论”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原创性话语表达,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观点、丰富了人民主体论的新时代内涵、彰显了“伟大梦想”的人民价值取向,还阐明了“初心”与“中心”的内在联系。通过对人民至上立场、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方法的阐发,为解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实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阐述式、融合式和推动式创新,为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执政话语体系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0.
人权是宪政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应渗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之中,规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确立的指导自身执政实践的基本理论原则和行为准则.深入挖掘其中的人权意蕴,提出和阐发有说服力的人权新观点,有助于把国际上对中国治国新理念的认同转化为对中国人权观的认同,推动中国人权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政治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作为我党的重要执政理念,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是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探索以人为本的执政实践的历史。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分享发展的成果;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妥善处理人民内部利益关系,形成和谐的社会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认同:来由、架构及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取得了全国性的执政权,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执政党。从此,人们开始从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效果及相关领导人等方面来评价我党的执政,并形成了自己认同或不认同的情感。由于社会成员的支持是政党执政的重要资源,因此我党必须从认同的主体和客体出发来增加认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工作思路以及具体工作方针、战略、措施的思想基础,亦是执政党对其执政工作的目标定位。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其执政理念是相当重要的。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共产党逐步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种执政理念在当前的政府部门已经生根发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基本宗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意义重大而深远。现在。新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指针,笔者认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首要和基本的问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而这也正是企业管理中人本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爱民、亲民和富民的民本思想和求真务实的崇高价值追求,贯通在效用世界、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之中,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艰苦实践和严谨科学总结得出的必然结论,是以人为本执政原则的世纪飞跃。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必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执政理念隐含在政党的执政活动之中,并通过各种执政活动回答"为谁执政"、"怎样执政"和"长期执政"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目的(为谁执政)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手段(怎样执政)的运行结果;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执政理念是执政党执政的基本经验、根本指导思想及执政总方针和总政策的理论概括和升华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 ,不仅明确提出在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还提出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我们党执政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其实质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任务和执政目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亦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布局由"四位一体"提升为"五位一体"。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和伟大创新,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是我们党落实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是对全球气候变暖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前瞻性回应,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高超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时代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侧重探讨了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认为解读科学发展观必须详察其人本向度.本文首先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理论上的三大创新,进而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人本向度包含内涵之维、本质之维和价值之维三个方面,最后提出并阐明了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着力解决的若干认识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它对于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确立适应新形势下的正确的人才观及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