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四川和云南两省的交界处,有一个高原湖泊,名叫沪沽湖。沪沽湖四面环山,山上的原始森林里,一年四季开着各种野花。沪沽湖的周围,住着被世人称为“世界上最后一个女儿国”的摩梭人。摩梭人现存人口四万左右。摩梭人的文化艺术、风俗礼仪及民族服饰等都与宗教信仰、婚姻形态和家庭组织相适应,具有独特的风格。而摩梭人最为世人知晓的特征,就是母系家庭和“阿夏”婚姻习俗。“阿夏”是摩梭语,用汉语解释,就是情人的意思。摩梭人实行的是走婚制,即男不婚、女不嫁,母亲是一家之主,孩子没有姓。摩梭女孩年满13岁时要举行“成丁礼…  相似文献   

2.
整个世界都已失却了对母6系社会的记忆,摩梭人为什么仍然沉睡在远古的神话中? 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与似乎生活在超现实中的他们,距离究竟有多远? 随着旅游者的涌入,外来生活方式的涌入,摩梭人的“走婚”还能“走”多久? ——摘自作者采访提纲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变迁,隔代抚养成为比较普遍的抚养方式,学者对隔代抚养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隔代抚养的成因、利弊以及对祖辈和孙辈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4.
泸沽湖游记     
清晨 ,从丽江出发 ,天黑之前赶到了泸沽湖 ,导游将我们安排在紧临湖水的“民族宫”食宿。民族宫共有三栋清一色的木板房 ,摩梭人称之为“木塄子”。我们进房休息 ,不一会儿 ,导游便来通知我们 :晚上参加摩梭族人篝火晚会。用过晚餐 ,我们在泸沽湖边散步。泸沽湖又称鲁枯湖 ,摩梭人称之为“谢纳咪” ,意为女湖、母亲湖。夜幕笼罩的泸沽湖 ,什么都显得模糊不清 ,湖对面的格姆女神山更是神秘莫测 ,唯有湖水拍岸发出的轰鸣声让人胆颤心惊。参加篝火晚会还要等一段时间 ,我们决定先到房主家坐坐 ,了解摩梭人的一些风土人情。来云南之前 ,就曾听说…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中,年轻的父母因工作忙等原因,常常将 孩子交给孩子祖辈抚养。这样既可让老人因抚养孩子有事可干,而内心充实,又因老人有育儿经验及血缘亲 情关系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父母放心,可谓一举 多得。就目前看,隔代抚养主要出现在农村夫妇两人都 外出打工的家庭和城市双职工的家庭。据调查,目前我 国约20%的独生子女是由其祖辈抚养着的。而祖、父、子 同住,孩子主要由祖辈抚养的在我国则更普遍。孩子由 祖辈抚养有多种好处,但隔代抚养也有不利之处。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杨二车娜姆是摩梭人的女杰,有人说她是女儿国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有人说她是东方最具魅力的女性……  相似文献   

7.
当今,许多年轻夫妻忙创业,忙工作,忙“充电”,或者忙发财、忙享受,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这种“隔代抚养”的家庭形态,在我国城乡已呈普遍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家庭中的“隔代抚养”占到了40%以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小,与老一辈共同生活的比率越高。有人推测,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隔代抚养”的现象还将更加普遍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年轻夫妻在抚养孩子方面,已经完全依赖于双方的父母,显得无能又乏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隔代抚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祖辈抚养孙子孙女有什么样的利弊得失呢?这种方式还要不要继续?本期就此策划的这组报道,也许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可宏 《老年人》2005,(4):8-8
当今,许多年轻夫妻忙创业,忙工作,忙“充电”,或者忙发财、忙享受,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这种“隔代抚养”的家庭形态,在我国城乡已呈普遍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家庭中的“隔代抚养”占到了40%以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小,与老一辈共同生活的比率越高。有人推测,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隔代抚养”的现象还将更加普遍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年轻夫妻在抚养孩子方面,已经完全依赖于双方的父母,显得无能又乏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隔代抚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祖辈抚养孙子孙女有什么样的利弊得失呢?这种方式还要不要继续?本期就此策划的这组报道,也许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对隔代抚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川 《老年人》2005,(4):9-9
当今,许多年轻夫妻忙创业,忙工作,忙“充电”,或者忙发财、忙享受,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这种“隔代抚养”的家庭形态,在我国城乡已呈普遍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家庭中的“隔代抚养”占到了40%以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小,与老一辈共同生活的比率越高。有人推测,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隔代抚养”的现象还将更加普遍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年轻夫妻在抚养孩子方面,已经完全依赖于双方的父母,显得无能又乏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隔代抚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祖辈抚养孙子孙女有什么样的利弊得失呢?这种方式还要不要继续?本期就此策划的这组报道,也许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使用《幼儿依恋关系量表》和《儿童行为量表》对吉林省松原市某幼儿园239名4-7岁隔代抚养的幼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抚养方式对幼儿的问题行为存在显著影响,相比父母抚养和父母共同抚养,中途出现变更的抚养方式对幼儿多动有显著影响。(2)祖父母抚养原因对幼儿的问题行为有显著的影响,父母外出打工的幼儿有更多的退缩、多动和违纪问题行为。(3)祖父母对孙子女的照顾时间对幼儿的问题行为有显著影响,周一到周日全天由祖父母抚养的幼儿相比周一到周五白天祖父母抚养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多动和攻击问题行为。(4)幼儿的祖孙依恋类型与问题行为存在显著相关,安全型依恋的幼儿表现出更少的抑郁、攻击、违纪、社会退缩问题行为;矛盾型依恋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社会退缩问题行为;逃避混乱型依恋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攻击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1.
正问:我和丈夫决定离婚,5岁的女儿由谁抚养让我们很是难办。丈夫坚持要抚养女儿,我也不愿放弃,就这么僵持了好几个月。几经协商,双方各退一步,终于达成了这样一个协议:离婚后,女儿由我和他轮流抚养,上半年在我这儿,下半年在他那儿。协议达成了,我心里却还是有  相似文献   

12.
当今,许多年轻夫妻忙创业,忙工作,忙“充电”,或者忙发财、忙享受,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这种“隔代抚养”的家庭形态,在我国城乡已呈普遍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家庭中的“隔代抚养”占到了4%以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小,与老一辈共同生活的比率越高。有人推测,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隔代抚养”的现象还将更加普遍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年轻夫妻在抚养孩子方面,已经完全依赖于双方的父母,显得无能又乏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隔代抚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祖辈抚养孙子孙女有什么样的利弊得失呢?这种方式还要不要继续?本期就此策划的这组报道,也许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煜文 《伴侣(A版)》2007,(12):32-33
<正>抚养协议的有效期有多长编辑同志:两年前,我与周某协议离婚。抚养协议约定:7岁的女儿由周某抚养,周某自愿承担一切抚养费用。周某是一名公务员,收入稳定;我没有工作,靠低保维持生计。最  相似文献   

14.
摩梭人给兰博这位来自加拿大的跨文化研究专业的毕业生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促使他发起了一个教育项目,来为摩梭儿童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机会,以保护他们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们夫妇的独生儿子去年病逝,留下一个 6岁的女孩。今年儿媳准备再婚,由于生活困难等多种原因,她想把孩子送给他人。我们提出,现在我们身体尚好,且有经济能力,可由我们抚养。但她说她是孩子的亲生母亲,是孩子的合法监护人,有权决定将孩子送给别人抚养。请问,爷爷奶奶是否有权优先要求抚养孙女 ?  孙向东 孙向东老人:   你们儿媳的说法是错误的,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父母亲是子女的合法监护人,在配偶一方死亡后,如果一方确有困难无力抚养子女,根据《收养法》的规定可以将子女送养,但有条件限制,如果违反…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龄化社会的形成,祖辈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祖辈抚养人的访谈分析了祖辈抚养产生的原因,探讨了祖辈抚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家事妻子因病早逝,留下一名幼女,他将幼女委托给岳父母代为抚养。谁知,翁婿双方就孩子抚养问题发生矛盾,历经多年,从基层法院到中级法院再到高级法院……隔代抚养,丧偶女婿索要女儿受阻郑坤、董静是一对夫妇,他们的女儿郑雅丽在一所学校当老师。郑雅丽与同事冯军结为夫妇,并于次年生下女儿冯蕊。意外的是,生下女儿刚1年多,郑雅丽突发重病。为了减轻女婿的负担,老夫妻  相似文献   

18.
现在,隔代抚养或称"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在我国,素有"几代同堂、其乐融融"的传统家庭文化,加上"独生子女"政策以及激烈的竞争与广泛的人口流动,隔代抚养就更为普遍。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66.47%: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抚养,广州50%,北京多达70%。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1996,(1)
外祖父有抚养已成孤儿的外孙女的义务吗?问:胡某的女儿女婿外出旅游双双溺水身亡,他们5岁的女儿成为孤儿,经济条件宽裕的叔叔却置之不理,只得投奔外祖父。胡某年老体弱,要求由外孙女的叔叔抚养。那么,这名孤儿应该由谁来抚养?答:我国《婚姻法》第22条规定:"...  相似文献   

20.
一位女孩在父母离婚时判给了母亲,之后母亲却弃她而去,下落不明。父亲为报复母亲凭着一纸判决书拒绝抚养她。而继母以没有抚养义务为由将她拒之门外。面临衣食无着、无钱上学的困境,小女孩不得不将亲生父母和继母同时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