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物质生活方式的含义及其制约因素 物质生活方式是指人们消费物质生活消费品和劳动消费品的活动方式。 衣、食、住、行,用是人们基本的消费活动。要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必须一定的物质资料。物质消费品是人们物质生活消费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论考察底线道德的基本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的本质含义是指人们善的社会行为,底线道德是人们善的社会行为的最低层次。“不损人”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底线道德。考察底线道德应坚持“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的有机统一,做到放眼宏观层次,牢记中观层次,注重微观层次。这三个层次是人们考察底线道德的基本视角。  相似文献   

3.
(一) 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问题上,以往人们从横向角度看问题、将实践方式区分为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三种基本形式。而笔者认为,实践方式还可以从纵向角度划分为体力型实践、智力型实践和审美型实践三种基本形式。体力型实践是指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处于一定历史时代的人们,依靠自己的体力从自然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从社会中争得生存权力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对于维持生计、创造文明、确实发挥了相当重要的历史作用。智力型实践是指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处于一定历史时代的人们在一定文明的基础上,依靠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工具,在更广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向自然和社会进军,比体力型实践劳动方式更为先进、劳动效益更为显著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表现为复杂、片面、诡计,有时比较自私,所以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时,把这种实践活动称之为“浪费神经和大脑”的实践活动(《资本论》第3卷,第105页)。而审美型实践是指人类在“整体化”、“全面性”、“终极关怀”的意义上“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实践活  相似文献   

4.
理论和目标确立后干是首要问题中共信阳地委副书记姚玉明干,其含义比较宽泛。本文所说的干,特指行动、实践,是相对于说而言的。人们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要干——实践,就必须有理论的指导,有奋斗的目标,这是前提。但是,在理论和目标已经...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世纪 ,人类社会的存在形式和实践开始了一个以全球化为重要标志的新的发展阶段 ,全球化是当代人类实践的基本框架与宏观机制。唯物史观认为 ,任何思维方式都是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在人脑中的内化 ,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意识化 ,观念化的结果 ,是作为人的认知模式和评价模式的观念系统。社会的实践活动方式发生了变化 ,人的思维方式相应也要发生变化。可以说 ,没有这种变化人们就不能应对全球化发展新条件下的实践与交往 ,在这种新的实践与交往中就不可能有施展自如的筹措与运作 ,以至于最后丧失立足与生存的余地。一言以蔽之 ,思维方式的…  相似文献   

6.
生活认识论作为我国认识论研究新的发展方向,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被一些学者所重视和提倡,但大多是从宏观上论述的,从微观入手系统论述的较少。生活认识论要想在新的世纪有所作为,不仅要从宏观上考察,而且还要深入到认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实践层次来探索。鉴于此,试从实践主客体关系、实践目的、实践逻辑等六个方面对生活认识论加以比较研究。   相似文献   

7.
实践含义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的实践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人类实践的领域是在不断拓广的,由此决定了作为理论概括的实践概念及其含义也应该随之丰富和发展。目前正在日益广泛进行的新技术革命,就使人们的实践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比如,和信息打交道就越来越成为人们主要的活动方式和工作内容。相反,和物质打交道的,特别是在生产领域中直接引起物质对象变化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则越来越多地被自动控制系统及机器人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把实践只看作是客观物质性活动,就会把许多人与信息打交道的活动排除于“实  相似文献   

8.
一、科学方法移植的类型及其合理性原则。 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获得一定成果的方式,它包括方向和具体手段两个层次。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考察方法的移植。  相似文献   

9.
无须讳言,我国还存在种种现实社会问题。它们是社会主义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试图把我国现实社会问题作为一个整体,从宏观角度对其产生的基础和原因、性质和特点、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作一概略探讨。顾名思义,社会问题是指一定社会中发生的问题。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就是人们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所共同构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社会的含义出发,就可以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世纪交替和社会转型,对个人与社会价值取向进行反思和研究,对确立新的社会体制、法律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及走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社会一词可以在两种含义上使用,一种含义是指在人类实践和精神交往基础上构成的整个人类共同体,即群体社会。另一种含义是指人类活动所建构的社会组织、关系、制度、传统、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附属物,这也即是人们所说的广义文化系统,或称之为文化社会。而个人一词在内涵上也常有不同所指,一是泛指社会中的每个个体,这是相对于文化社会而言的个人;二是特指具体的某个人…  相似文献   

11.
<正> 生活方式的时间结构是指单位时间内各种生活活动所耗费的时间及其比例关系.人类的任何生活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中进行的,都必须耗费一定的时间.透过生活时间及其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在单位时间内各种生活活动的时间序列和每项活动的时间消耗,从而揭示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其完善方向,并为人们科学地、合理地和用时间提供依据.因此,分析和探讨生活方式的时间结构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一个问题未必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思维方式的科学化问题。但究其实,思维方式却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中的深层成果。是否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否牢牢树立的根蒂。因而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思维方式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深层成果思维方式指的是人们进行理性思维活动时所形成的一般模式。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而理性思维活动又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升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又能动地指导实践。在不断反复的“实践一认识”活动中,一方面,…  相似文献   

13.
要给真理划分层次,首先必须对真理层次的涵义进行规定.所谓"真理的层次",是指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表征、一定本质和一定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层次性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真理的根本属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这种符合总是历史的、具体的,是受主体和客体自身的发展状况和条件所制约的.因而,真理的发展就会在纵向和横向的无限序列中表现出不同的层次.从纵向上看,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在深度和广度上在一定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讲究效益和效率。以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认识论应该包括实效思想。研究认识活动的实效、认识活动指导下实践活动的实效,研究实效观念和讲究实效的原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一、实效与马克思的“为我关系说”需要作为一般范畴,表明了有生命的东西的一种摄取状态。人的需要是由主体的内在规定和主体与外部世界的相互关系决定的。马斯洛研究了需要的丰富性后指出了优势需要层次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即某人产生一种优势需要如饥饿时,他的各方面都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概念是对人的活动的科学概括。要正确理解实践的含义,就要对人的活动及其中体现的各种关系作出恰当分析。那么,人有哪些活动?这些活动又体现着哪些关系呢?  相似文献   

16.
生活认识论作为我国认识论研究新的发展方向,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被一些学者所重视和提倡,但大多是从宏观上论述的,从微观入手系统论述的较少.生活认识论要想在新的世纪有所作为,不仅要从宏观上考察,而且还要深入到认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实践层次来探索.鉴于此,试从实践主客体关系、实践目的、实践逻辑等六个方面对生活认识论加以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方法的优化是实现最佳教育目标、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的桥梁,是师生共同完成语文教育任务的途径、方式和手段的总和,是施教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和谐统一。要实现语文教育方法的优化,首先,必须明确语文教育方法的优化含义;其次,必须弄清语文教育方法的优化内容;再次,必须做到语文教育方法的优化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优化的教育效果。一、语文教育方法的优化含义‘优化”这一概念意味着从一定的要求看,是最好的、最佳的意思。所谓教育方法的优化,是指在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对教育过程的一种目标明确的安排,是教…  相似文献   

18.
文学的本源、本质和本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的本源、本质和本体张荣翼一每一个接触文学和文学理论的人,都可能提出一个关于文学的问题,就是“文学是什么”?即希望能够从各个具体的文学作品中抽象出一个普遍性的定义。但是这一提问由于其提问方式的共同性掩盖了追询的内在含义上的差异,因而就在回答的层次上...  相似文献   

19.
试论知识经济对思维方式变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实践方式是人们思维方式形成的根源,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方式的演进,规定着思维方式的发展轨迹。因此思维方式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和历史性等特点,它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更而发生变革。同时,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会在人们头脑中内化为逻辑的格,积淀为人们的思维模式或思维定势,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影响思维方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社会心理、政治思想、宗教、道德、艺术等。另外,思维方式的发展还依赖主体所具备的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的文化意识普遍增强,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对企业文化及其社会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一)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社会学,可以把企业文化的基本含义理解为:它是指作为企业的群体在共同参与企业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过企业活动的各种"产品"体现出来的对该企业的社会本质和行为方式的共同意识.所谓企业活动的"产品",包括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