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长时间定义了现代性的统一社会正在分崩离析。社团分散,体制衰弱,意识形态崩溃,不可逆转的重大历史变局正在欧洲发生。而后现代性日益壮大,丰繁形式的社会性已经萌芽,世界的复魅开始发生。人们从一神论、基督教、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进步主义等整体性学说中松绑,开始获取新的经验并转向伦理的多样性。借助技术的革命,部落主义与游牧主义重获形式,充分展现出一种理性活力论。在这样的后现代性中,新的社会能量更加基于对世界的沉思,人们不再尝试用概念去理解和拘束涌现的事物,而只是陪伴与观察。社会学家应当对这样的变化做方法的研究,因为感情和感觉取代了理智的理想;亦应重视有机思想,因为它们从自身内部萌芽和发展。简言之,感情的逻辑将接替同一性的逻辑。不同于现代性主要采用分析或分类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后现代性采用形式的方法,其中包括建立了社会现象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世界的除魅已无可避免地要为当前社会价值的新变让位,而人们也必将从世界的复魅中获得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资本逻辑具有二重性:一是创造现代文明的逻辑,二是追求价值增值的逻辑。与此相联系,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态度也是双重的:一方面,对资本逻辑创造现代文明、促进现代文明进步的积极方面持肯定态度,同时给予高度赞扬;另一方面,对资本逻辑一味追求价值增值、阻碍现代文明健康发展的消极方面则持否定态度,同时给予无情的批判。可见,马克思分析现代性的态度是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资本逻辑的二重性是马克思分析现代性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态度内在地蕴含于资本逻辑的二重性之中。  相似文献   

3.
当下,中国社会的资源重组和价值转型已基本完成,知识分子所向往和追求的文学理想并没有因为20世纪90年代那场轰轰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讨论”而重现。在大众文化流行泛滥的今天,活生生的现实逻辑将文学的理想击得粉碎。我们反观20世纪90年代文学,启蒙让位于戏谑、先锋让位于写实、厚重让位于媚俗,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学理想在沉没,文学精神在消散,不甘边缘的实力派作家渴望走出精神的困境,试图重建自己的文学理想,却在现实的泥淖里迷失了方向。文学理想与社会现实,主体精神与艺术实践的巨大反差,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这里选载的是几位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对这一命题的思考,希望能给时下的文坛一些警示,同时引发学界进一步的讨论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技术批判是马尔库塞现代性批判的一个重要维度,其本质是社会批判。技术作为现代性的逻辑之一,在现代历史和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结构性地位。马尔库塞不仅揭示了技术对人的控制和异化的工具理性本质,而且考察分析了从古希腊的"技艺"到现代"技术"的逻辑演变及其"形式"与"本质"、"事实"与"价值"相分离的实质,并试图通过重建这些对立分离的内在联系来拯救技术,从而最终拯救现代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大转型时代中国的社会建设,正处于传统与现代、后现代之间的挤压性实践方位,面临着治理碎片化与整体化并存等叠加性挑战。作为现代性国家建构的内生基础,现代性秩序建构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主题。当下社会建设的实质,在于确立生活政治对于解放政治的结构性替代,并循序发展出对权利诉求进行制度化回应的服务行政模式。为此,需要实现社会建设的双重逻辑转换。理论逻辑的动态性转换,需从同质性的假设转向异质性的体认,在认知方式、建设中轴、支配属性以及空间形态等方面重构多重转型的逻辑链;实践逻辑的引导性转换,则应以价值凝炼、主体整合、路径选择、焦点聚合和资源调配为津要,塑成主体性社会权益的保障和发展,从而推进国家的深度建构。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性视角下,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通过注入和培育现代性因素以推进农村现代化。现代性因素总体由感性层面、理性层面和反思-超越层面构成。目前,乡村治理研究基本关注到了既存于农村的各层面的现代性因素,但缺乏对理性层面中技术理性因素的研究。技术理性因素是影响现代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力量之一,如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理性因素在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中迅速增长,需要乡村治理研究者揭示其蕴含的政治与社会逻辑。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应当在客观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和理论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效应。转换非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和脱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国现代化实践的价值立场,是客观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前提和基础。揭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哲学和社会运动的关系是我们客观地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运思逻辑的关键,强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研究对于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解决中国现代化实践中出现的现代性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国社会发展对现代性诉求的必然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最高意义上的现代性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双重文化意义,既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又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性的方向。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蕴涵着建构新的现代性的价值诉求。马克思在中国迅速传播并中国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是认识与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概念,但是,就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言,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与矛盾性,以启蒙运动为逻辑原点,通过对波德莱尔、西美尔、马克思、韦伯的现代性思想的梳理,试图尝试性的揭示现代性的内在逻辑及其基本精神,从而给予现代性这一概念,一种可能性的澄明,就现代性的基本精神而言,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理性精神、科学精神、主体精神、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世界的普遍交往,建基于现代理性和资本逻辑之上的西方现代性发展成为占据主导权的世界景观,而内隐于西方现代性中的矛盾也日益扩展为全球性问题。面对现代性危机,西方学界展开了多元且异质的现代性批判,虽然有利于揭示出现代性的叙事逻辑,但由于其背离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因此其无法构想出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从发展道路、发展战略、世界意义和未来前景等方面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性的多维超越,为化解西方现代性危机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