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呼图壁县首创的农村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是一种集农民养老保障、农户资产建设、农村金融发展多赢的制度安排.研究和倡导在有务件的地区试点探索这一模式,对改革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政策意涵和实践价值.本文的基本假设是:有强烈致富动机的中低收入户,最有可能通过养老保险证质押方式贷款;农民在使用养老保险质押贷款后,其燃眉之急有所缓解,家庭财富有所增加,人际关系、社区和谐有所改善,农保制度在财务和政治上更加可持续.导致上述积极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突破了现行农保制度"再分配与消费取向"的规限,赋予了其"生产与投资"的功能;明晰了养老保险证的产权,真正体现了个人账户属于农民个人所有的精神实质;在拓宽农保资金保值增值渠道的同时,也创建了一个积累家庭资产和本地财富的新循环.一句话,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通过拓展农民个人养老账户的发展功能,使之成为一个促进农民迈入小康生活的"资产账户".  相似文献   

2.
家庭养老、土地养老是宁德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社区养老在宁德当前还没有推广价值,宁德当前不仅"老农保"参保率低、养老金的保障水平也低,而且"新农保"才刚刚处于试点阶段。宁德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是:对农村农民养老保险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农民的养老习惯;"老农保"参保率太低,保障水平过低;筹资渠道少、筹资能力弱;基金保值增值难,基金管理较为松散。宁德农村养老保险的出路在于要总结"新农保"试点经验,尽快上升为人大地方法规,实现新农村养老保险有法可依;加强财政支持,提高补贴标准,用利益诱导农民参与"新农保";加强农村基层"新农保"机构建设,实现"新农保"的社会实效;切实做好新老农保的制度衔接,实现农村保险制度的稳定性,扩大农民的参保率。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处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的后端,直接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的客观要求,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广大农村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农村经济市场化和农业生产社会化,不仅在客观上要求农民养老社会化,而且为实现农民养老社会化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三个来源体现于每个农民领取的养老金中,是农村养老保险社会性的集中表现,也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模式及其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农村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后的一种社会化选择,它推动了农村养老模式的转型。目前,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涌现了宝鸡、东海和吴江等三种类型的实践模式,并呈现出较多共性与差异性发展特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模式在推进过程中尚存在诸多约束性条件,需要在制度整合策略、农保基金征管与养老待遇提升等方面实施优化创新,从而为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奠定根本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的功能逐步弱化,需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理论上来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反贫困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度模式、制度设计、制度实施等环节中。民族地区积极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在预防和缓解农村老年贫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与制约因素。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加快实现人群全覆盖,建立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加大中央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6.
周卉 《河南社会科学》2014,(11):117-119
正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现状(一)家庭养老时期。家户型的生产方式使家庭养老成为我国传统社会最基本的养老保障模式。儒家"孝悌"的伦理思想又从文化层面强化了家庭养老模式,加上家国同构的制度理念,使政府避开了应担的养老责任。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到土地后有了固定的粮食来源和经济收入,家庭逐渐有了物质剩余,大大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养老能力。政府开始在农村建立五保户供养和优抚制度,对老弱孤寡残幼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农村实施的纳费型养老保险制度不可能建立起覆盖全体农民群体的保障制度,非纳费型养老保险制度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制度基础和必然选择。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应形成与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等的良性互动,必须高度关注和重视农村财政支持、农村金融发展、资产建设计划、农村教育投资、农村反贫困计划等整合发展动力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江西是农业大省,妥善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对于完善江西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江西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分析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结合现有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通过政府组织、引导、扶持和激励,加快建立与江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地区构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相对于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而在西部地区构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该采取一条与发达地区不同的思路区别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峻程度,按轻重缓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构建;农业补贴直接划入农民个人养老储蓄账户,提高农民的自我保障能力;改革土地制度,实行“土地换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项目:一种农村养老模式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是新疆呼图壁县首创的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养老模式。深入研究并剖析该模式在全国农村推广的政策可行性,对改革与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意涵和实践价值。文章首先分析了“呼图壁模式”产生的特殊背景,接着从“政治一法律因素”和“财政一社会因素”两个层面阐述了“呼图壁模式”在全国推广的理论基础.最后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就该模式在全国范围普遍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存在根本性缺陷,必须创新。本文通过对青岛市实践情况的分析,认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具备建立新型农保制度的条件,可率先起步,循序推进。在现阶段,"大账户小统筹、多元筹资机制、适度保障水平、权利义务统一"的制度模式是可行的选择。顺利推行新型农保制度,强化政府责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养老问题是牵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根神经。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显,完善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维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009年,中央政策要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在全国10%的区县进行试点。在此利用在江苏省淮安市的调查数据,研究新农保在淮安实施以来居民参保水平、政府财政补贴现状、农保信息系统建设及经办管理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现行的做法,从中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发展和完善新农保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开展,几千年来以传统家庭养老的农民开始有了真正的养老制度保障。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制度本身的复杂性、农村情况的差异性,中央决定必须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进。要借鉴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为推进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文梳理了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账户结构模式;将我国东、中、西部六个试点县的新农保账户结构归纳为"政府补贴基础上的个人账户模式"和"政府补贴基础上的地方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指出了新农保制度试点中账户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新农保账户结构模式的具体设想。研究结果显示:从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的角度考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是新农保账户结构的必然选择;采取"大(社会)统筹、小(个人)账户"的账户结构,实行高层次管理,是农村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开始,到今天已经过去5年了。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大幅度提高了农村的养老保障水平,为构建一元、两序列、三账户、五支柱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铺平道路。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基于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当前中国农村农民对养老保险的制度需求和政府对该制度供给存在不均衡。政府在制定该制度的过程中 ,存在着认识视角上的限制 ,没有分清养老保险的社会政策本质 ,混淆了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根本区别 ;由于中央政府的意愿制度供给与地方政府实际制度供给的不一致性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 ,国家应确立以社会性和公平性为原则的城乡一体化的养老制度建设的长远目标 ,建立以国家、集体为主 ,个人为辅的农村养老基金筹集模式 ;建立由社会保险基金构成的梯形结构 ,确保资金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进的必要性、推进的战略构想、推进的需要考虑的因素、推进的政府责任、推进的其他研究五个方面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综述,并给出结论性评述.其次,提出制度推进的制度化原则、政府责任原则、社会化原则、渐进性原则这四条原则.再次,提出四条制度推进策略:根据制度身份和职业特征匹配相应的制度;农村与城市逐渐统筹具有可衔接性;传统家庭养老逐步弱化,新型社会养老同时强化;聚类分析法划分区域.最后,具体给出三条推进的路径,即:划分"基础养老金为主,设立个人账户养老金账户,附加商业养老保险金"三个层次;低水平、强制性缴纳、政府兜底、受益确定性的基础养老金;自愿性与补充性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金".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凸显。除了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农民自身缺乏保险意识之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也是造成此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在分析德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主要障碍进行深入的剖析,指出当务之急是借鉴德国农民养老保险的成功经验,构建适合我国特殊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以消除农村人口老龄化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9.
王祥军 《江淮论坛》2013,(6):127-131
土地对农村养老保障具有重大作用,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是我国传统农村养老的重要基础。但是.新时期集体土地流转、征收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实施与完善产生了重大影响。因应于这一背景.必须在农民土地权益实现的视角下观察、分析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既不能过度依赖土地的保障功能,又不能完全忽略土地本身的价值,必须通过机制创新使集体土地流转、土地征收和新农保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制度绩效。  相似文献   

20.
耕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在本世纪20~30年代将全面进入老龄化,以耕地为主的农民占农村人口的比重大,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少,养老保障隐患突出。应发挥政府财政支持作用,尽快建立符合我国耕地农民特点并与其他社保制度、财政金融等相关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以耕地为主的农民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