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饱览了桂林的龙脊梯田后,我们开车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站——贵州从江县,这里被誉为苗族文化"活化石"和"博物馆",岜沙苗寨就座落在这里,它是贵州省政府重点保护民族村寨,是"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也是全球21个最神秘的原生态部落之一。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便进入了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境内。这里是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接处,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居住着苗、侗、瑶、水、壮等20多个少数民族。古老的文化被崇山峻岭拥抱,每一个云雾缭绕的山峰下都隐藏着无数神秘。进入黔东南后道路变窄,原先的宽敞平坦的柏油路变成了  相似文献   

2.
蔡登谷 《中华魂》2014,(6):28-31
正走进岜沙苗寨,透过山边那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撩开江畔那团轻若面纱的晨雾,沿着通向村寨的那条小路走去,你也许能从族人的言谈笑语中,从人与树的窃窃私语中,从庄严的祭拜与简朴的过程中,从狂野的舞步与欢快的节奏中,感悟生命的尊严,认知生存的力量,体味生活的平和,解读生生不息的密码……生命崇拜常青树一声枪响、一曲芦笙、一条青石板路,岜沙苗人用保留最完美的"鸣枪礼"把客人迎  相似文献   

3.
在反恐战争中,成捆的美钞仍是强大的武器。中央情报局花费7000万美元收买阿富汗部落枪手,使布什总统仅动用大约110名中央情报局特工和316名特种部队人员。外加大规模空中打击力量,便赢得了阿富汗战争。  相似文献   

4.
“萨葛”,又称为“薛葛”、“索葛”,这一名词开始出现在唐末 ,最初是沙陀三部落之中由粟特人所组成的一个部落 ,五代时期则演变为一个地方行政机构“索葛府”,并在后唐以后逐渐消失。在这一过程中 ,粟特人逐渐沙陀化 ,并最终消失在沙陀人之中。五代后期 ,随着沙陀民族同汉民族的融合 ,这支粟特人也逐渐消失在汉民族之中。  相似文献   

5.
我本是树     
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的村民相信,每一棵树都是有灵魂的,护佑着每一个人的生命。这里的孩子一出生,立即由父母亲为他种一棵树。今后,这棵树就与他不离不弃,一起变老。  相似文献   

6.
唐末五代沙陀集团中的粟特人及其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末藩镇割据的状况下,沙陀作为一支政治力量异军突起,并在唐末五代政治生活中表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沙陀人中,就有许多粟特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在六胡州叛乱之后而逐渐融入沙陀的.最初他们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于沙陀之中,此后这一部落逐渐演变为一地方行政机构,并最后消失.这一过程,体现出粟特人的沙陀化及最终与沙陀的融为一体.在五代后期,随着沙陀的汉化,这些粟特人也进一步融合于汉民族之中.  相似文献   

7.
室韦-达怛史是中国北方民族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就目前来看,又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室韦是北朝至辽金时期见诸汉文献记载的北方族。达怛一名最早见于突厥文碑铭,是突厥语族部落对室韦人的又一泛称,唐后期为中原人沿用。室韦一达怛同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后唐、后周、北宋等中原政权以及北方草原的突厥、回纥、黠夏斯、沙陀、党项、吐浑、契丹、女真等族都有过程度不同的交往,在北方民族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室韦一达怛中,语言属于东胡一鲜卑后裔诸语言的部落占主要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室韦名下囊括的鲜卑后裔部落,由于达怛…  相似文献   

8.
在伊斯兰教里,教法被称为“沙里亚法”,也称为“神圣法律”或“启示法律”,沙里亚原指“通向水源地之路”,泛指“行为”、“道路”。伊斯兰法律是指在传统沙里亚法基础上形成的、以伊斯兰教教义为基础、以《古兰经》及《圣训》和历代哈里发一致性的“公议”——伊制玛尔和权威的法学家、法官们普遍适用的“类比”原则——格亚斯为渊源的伊斯兰国家法律的总称。沙里亚法形成于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它吸收和保留了古代阿拉伯部落  相似文献   

9.
对群众合唱比赛中"枪手"帮腔现象进行了剖析,认为目前群众合唱队伍音乐专业素养不高,艺术表现力不强,合唱团需要请"枪手"帮腔,才能克服自身专业和艺术的不足。但"枪手"的介入,破坏了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要让"枪手"从群众合唱比赛中消失,就必须为合唱团聘请高水平的指导老师,对合唱队员加强训练,不断提高合唱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艺术表现力,从而提高合唱的专业性,实现合唱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克烈部落属于哈萨克三个玉兹中的中玉兹。克烈部落分为阿复玛依勒克烈和阿巴克克烈,阿巴克克烈又分为12个部落,这12个部落历史上一直居住在中国的阿勒泰地区。这12个部落于1836年选举产生了四个比,这四个比在《陶克汗的七章法律》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阿巴克克烈四个比的法规》。本文主要探讨《阿巴克克烈部落四个比的法规》与《陶克汗的七章法律》的联糸和区别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真正的馈赠     
传说,在很久以前,草原上居住着一个勤劳勇敢的蒙古族部落。部落中有一对情侣,女的叫呼伦,能歌善舞,才貌出众,  相似文献   

12.
论藏族部落的赔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藏族部落的赔偿制度何峰藏族部落自远古时期产生、发展、演变到近代,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传统的习惯法始终是维系藏族部落社会的重要纽带,尤其是赔偿制度作为习惯法的核心内容,在藏族部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赔偿制度的内容根据藏族部落习...  相似文献   

13.
靺鞨族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它是由勿吉族发展而来的。勿吉族生活地区由于出产并向中原王朝进贡一种被称为靺鞨的红宝石,因而靺鞨也就逐渐成为这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了。靺鞨成为族名后,开始单指某一个少数民族部落或部落联盟,后来发展到多个少数民族部落或部落联盟。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西突厥十姓部落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其演变过程,这种演变体现了部落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5.
理达 《社区》2005,(23):46-48
这里说的“枪手”,不是指旧时持枪(古代兵器)的兵,也不是指射击手。这里所说的“枪手”,也称“枪替”,指冒名替别人做文章或考试的人,也称“打枪”  相似文献   

16.
川西南彝族在唐宋时期的发展概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宋时期是川西南彝族构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土著乌蛮与迁入乌蛮相融合,形成川西南彝族的核心部分。东蛮、马湖蛮、虚恨蛮内的乌蛮逐渐与其范围内的大部分白蛮相融合,并与在其南边的土著乌蛮、迁入乌蛮共同构成了川西南彝族的主体。本文论证了勿邓与乌蒙通婚,勿邓部落是彝族,不是西番,勿邓没有南迁会无县、建昌城没有移到德昌境内,阿逼蛮是白蛮并逐渐融入彝族,栗粟蛮不是傈僳族,栗粟蛮和虚恨蛮与明代彝族木瓜夷是渊源关系,丰巴部落、泰国、苴伽部落与鹿、近代彝族的海里源关系。指出廓清道部落即三王蛮、东钦蛮即东钦部落、新安城六姓蛮即那部六姓。订正了史书记载中的错误。对众多部落、民族的分布、演变及是否属于彝族作了简要论述。对不少问题提出了笔者的独立见解,揭示了川西南彝族在这时期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艾丽斯·沃克笔下的非洲充斥着因殖民侵略而面临严重生存危机的位移者形象,处于生存困境中的非洲部落的民族文化也因此而经受着巨大考验。沃克由此提出了在不利环境中保存非洲黑人文化这个美国黑人及非洲人民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关注非洲部落及其民族文化生存危机的同时,沃克探讨了位移者,包括非洲部落、非洲文化和非洲女性的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试论古代回鹘人的“树木”崇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认为,“狼“图腾文化是古代北方草原游牧地区众多部落或部落联盟共有的;而”树木”崇拜则是古代回鹘人最早的图腾崇拜。  相似文献   

19.
姜莹莹 《社区》2008,(14):34-34
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在那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秘密,至今无人所知。近日,巴西研究人员在亚马逊雨林中发现了一个从未和西方文明有过接触的印第安部落,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雨林深处这些印第安部落的好奇。  相似文献   

20.
[摘要]藏族传统习惯法是藏区历代地方政权以及各部落加以确认或制定,并通过地方政权或部落组织赋予其强制力,保证在本地区或本部落实施并靠宗教组织、部落组织或盟誓约定方式调解内外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社会规范。藏族传统习惯法中既有宗教信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道德、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等诸多成分,又有吐蕃和西藏地方政府时期所颁行的法律政令及其遗留。同时,藏族社会深受藏传佛教的基本行为规范和法度等影响,以致藏族传统习惯法的核心机制和原则直接来源于藏传佛教,因此,藏族传统习惯法的性质不仅是宗教,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