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梵·高以独特的绘画风格和不灭的激情征服了整个绘画界,但其心理患有严重心理缺失性疾病,通过美学、生理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分析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对其生存境况、性格缺陷、潜意识心理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分析出在精神分裂的边缘状态下梵·高创作的心理状况和根源。  相似文献   

2.
孙珥 《可乐》2010,(3):84-84
世爵跑车与梵·高和伦勃朗的作品一起被荷兰授予“国家遗产”的荣誉。世爵每年都会推出一款新车,当全球生产达到500台时立即停止。即使是同一款车,根据车主的不同要求,车的配置、内饰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每一辆世爵跑车都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近年来国内对欧·亨利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剖析欧·亨利小说的主题和创作特点。欧·亨利的作品之所以精彩,不是因为他对于创作手法和写作技巧的熟练驾驭,而在于他洞悉社会弱势群体的喜怒哀乐,真实而深刻地刻画出美国社会“小人物”的生活与命运。真实性才是欧·亨利小说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近日,“布莱斯先生的中国梦”油画作品展在福建省美术馆展出,此次共展出让·吕克·布莱斯先生创作的63件油画作品,其中的不少作品是他根据去年在福州考察学习期间从福州文化生活中获得的灵感。  相似文献   

5.
艾米莉·狄更生在索居生活中反复玩味着人生、死亡和永生。本文分析了狄更生“死亡主题”诗歌的意义,并从她的经历和社会影响方面探究她的创作根源。  相似文献   

6.
印度"梵"与中国老庄之"道"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反映着古代人类的思想与精神生活。本文将"梵"与"道"从相似性与差异性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探讨人类智慧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7.
天竺和尚不空(公元705—774年)在中国生活了近半个世纪,时值盛唐.他在京都长安一带从事译经40来年,“善唐梵之言”,梵咒汉译采取了严密的对音体系,形成“不空学派”(H·Maspero语).用他的梵汉对音材料可以考察李白、杜甫、白居易时代的长安音.声母的讨论已经发表,本文只谈韵母和声调.  相似文献   

8.
泰戈尔小说中走向死亡的女主人公数量众多,而且贯穿了他整个短篇小说的创作.这些女主人公的死亡大都离不开各种旧制度的迫害和反抗的无助,由此反映出现实生活中印度妇女的悲惨命运.她们的死被泰戈尔描写得凄婉而悲哀,这与泰戈尔本人亲历众多亲人死亡的生活经历有密切的关系,也体现了他"宇宙一体,梵我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梁宗岱与梵乐希因为共同的文学理想结成异国之交。在对梵乐希纯诗理论的接受与传播中,梁宗岱成为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纯诗理论整体观论的第一人,又可以说是最后一个象征主义诗论家。他为诗学领域展示了一个多层次、系统化、立体化的纯诗论体系,这由象征主义诗论以及梵乐希象征主义纯诗论与中国古典象征主义理论有机结合而来,或者说梁宗岱用自己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对象征主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中国化阐释。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伍启中先生以国画《心潮逐浪高》一举成名,由于他具有坚实的造型基础和对线造型的把握,以及他坚持从生活中寻找、挖掘“真善美”并将之作为创作素材,所描绘的人物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和南国色彩,用笔道劲稳健,洗练精当。在其运用传统线条造型的同时,融合了西画的特长,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为整体推进中国人物画创作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梵.高艰难惨烈的遭遇和对艺术执着的追求使他成为西方近代美术史上极具个性的伟大画家。他凭藉沸腾的生命活力和对事物特征的敏感反应,孜孜不倦地创造属于心灵世界的艺术作品。梵.高以高纯度的色彩和奔放的笔触精确地传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独一无二震撼人心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2.
艾·巴·辛格的作品<卢布林的魔术师>塑造了埃丝特、玛格达、泽弗特尔、埃米莉亚和埃尔兹贝太等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是那个时代犹太妇女苦难生活的写照,同时也反映了犹太宗教和传统文化对作者创作的影响和作者的犹太传统意识.  相似文献   

13.
安·波特的短篇小说一向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见长。以《被遗弃的老祖母》为例,她的创作手法师法沃尔芙和乔伊斯的意识流,同时又糅合进狄金森想象的弥留之际的体验和弗罗斯特的人生观。也许是巧合,也可能是有意,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将安·波特的这种融各家所长于一炉的创作手法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4.
豫剧《梵王宫》又名《洛阳桥》,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是梵王宫。梵王宫原型就是今天竺寺遗址内供奉那罗延神王的梵王殿。天竺寺是唐代宗宝应元年由西来的五百梵僧建立的密宗寺庙,唐宋时期几度兴废,那罗延神王信仰却一直很兴盛。元代天竺寺属于曹洞宗,元以后民间称之为梵王宫。  相似文献   

15.
思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称巴尔扎克的创作“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尽管一百多年来对恩格斯关于巴尔扎克这一著名论断有着不同理解,但有一个认识却是共同的,即巴尔扎克在主观上克服了一个保皇党正统派所固有的思想局限,认识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①——一历史的必然趋势,在新的思想认识指导之下,在现实主义的创作实践中,忠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忠实地塑造出一系列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典型人物.因此,恩格斯给予这么高的评价。二十年  相似文献   

16.
"银箫生与梵玲的系列情感故事",是<紫罗兰>自创刊以来刊登的系列连载小说,整部作品以"自叙传"的手法展开,充满了抒情伤感的末世情调.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创造社为代表的"自叙传"创作,在读者中颇有市场.但是"银箫生、梵玲故事"的抒情自叙传,与新文学"自叙传"貌合神离,本质上完全不同.如果说,新文学"自叙传"以种种反社会的行为体现出对现代性追求的话,那么,"银箫生、梵玲故事"的抒情自叙传,却是通过叨絮的伦理诉求,建立起顽固的封建樊篱,以企达到反现代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文如其人、画如其人、"风格即其人"均说明了艺术家人格与创作间的密切关系,对于人格是如何影响艺术创作的研究却很罕见,显得更为迫切、重要。以梵.高为例,分别从题材选取、色彩运用、笔触线条使用等方面探讨艺术家人格对绘画创作的影响,认为艺术家人格影响艺术创作具有普遍性,人格是探讨艺术风格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与安娜·阿赫玛托娃是不同国家的两个伟大的女诗人,她们的生活经历迥异,创作道路相似。她们的经历是时代和心灵历程的记录,是精神宝库的财富。  相似文献   

19.
亚·德·霍普是20世纪英文诗坛为数不多的在讽刺诗创作方面取得成就的重要诗人之一.他重视诗歌的社会功用,主张复兴讽刺诗的创作,并身体力行,创作了数量不菲的讽刺诗.霍普的讽刺诗按照其主题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具有评论时事性质,其锋芒指向人生百态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类则呈现出"以诗论诗"的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本身的...  相似文献   

20.
贵州名山梵净山,是百姓心目中的灵山,故又名"梵净灵山"。佛教文化中,灵山本指释迦牟尼佛驻锡道场灵鹫山;佛教传入东土之后,灵山被古人赋予了自性灵山塔之义。梵净灵山周边的人们视它为释迦牟尼佛与弥勒佛的道场,很早以来就形成了朝拜梵净灵山的民风习俗。梵净灵山朝拜,源于梵净山佛教文化的兴盛与教化。梵净灵山朝拜,本质是佛教徒对佛教心灵环保与生态和谐思想的最好实践与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