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私人养马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民间私人养马和官员私人养马。由于受自然条件、传统养马的习惯和社会需求的影响,私人养马业呈现如下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私人养马一般集中在河东、河北、陕西、京东、京西和西南的巴蜀地区,无论马匹数量还是质量,北方和北宋都占绝对优势;品种众多,宋代私人养马达十几个品种;私人养马还受战争、国家政策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私人牧马业比较兴盛。论文主要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并吸收了现代畜牧学、家畜生态学、气候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以期深入、系统地对宋代私人养马业进行探讨,为全面研究宋代牧马业及其军事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唐朝前期政治经济发展,与文化教育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本文便就武德元年(618年)至弘道元年(683年)的高祖、太宗、高宗三朝六十五年间推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措施及其作用,略作探索,以就教于师友。一、发展学校教育多元化,培养各类人才。唐朝前期统治者重视对学校教育事业这个阵地的利用,把发展学校教育当作治国安邦的重要策略之一,其表现在:(一)学校教育多元化唐朝前期为了培育各级各类人才,在魏晋南北朝已有中央官学系统的国学、太学、四门学及从事专业教育的律学、书学、算学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加以充实完善,…  相似文献   

3.
唐朝前期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了李渊的初步筹划、太宗的"大跃进"、高宗的务实调整、武则天的人为限制以及玄宗前期的真正繁荣五个阶段。唐朝教育的所谓"繁荣"更多的是一种政策上、制度上规划出来的繁荣,是纸面上的设想,而非生活中的实情。唐朝教育对中国教育之所以影响深远,更多的是因为其在制度上的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从政事堂会议看唐代的宰相政治龚维玲唐朝是中国古代王朝的鼎盛时期,唐朝的繁荣与统治者的开明政治有着紧密联系。研究唐朝的官制有利于我们透析唐朝政治经济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官制是关于国家政权的构成形成及其设官分职的管理制度,它是国...  相似文献   

5.
唐太宗有一匹骏马,他特别珍爱,养于宫中,精料金鞍,时时赏玩。一天,这匹骏马突然无病暴死,太宗大怒,要杀养马宫人。长孙皇后听到这件事,便在后宫给太宗讲了一段故事。她说:“齐景公有一匹骏马死了,他怒而要杀养马人。晏子当着景公的面,厉数马伕三大死罪说:‘养马而死,是你第一大罪;你惹得君王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的养马业宋涛我国的养马业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就开始了,山东城子崖和大汶口等许多同时期的遗址中都发现有马的骨骼.根据遗址出土的家畜骨骼和陶制家畜的比较,马在当时饲养的数量比较少.在记载夏代物候的《夏小正》中,有公马去势(称为“攻驹”),草场的分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唐朝地缘政治与民族势力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认为决定唐朝地缘格局的因素主要是前朝政治影响的结果,但其格局一旦确立,外族政治势力的活动,就成为制约并影响唐朝地缘政治的首位因素,具体说唐朝前期关中北部的战略格局之建构与后期长安西部战略地位之转移,均是突厥、吐蕃这样有影响的政治势力促成的.  相似文献   

8.
“葬马”与“吃马”的谬误──优孟的“极化思考”(香港)黄展骥1:优孟说楚庄王楚庄工很喜欢马,他把最心爱的马,都披上彩色缤纷的绸缎,养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让它们在床上睡觉,吃红枣肉。不幸其中一匹病死了。楚王很悲痛,命令满朝文武大臣向死马致哀,准备用双层...  相似文献   

9.
鸭绿江     
鸭绿江,顾名思义,因为水的颜色而得名,那碧绿的江水,犹如雄鸭脖颈的莹绿,先人们便称其为鸭绿江,沿袭至今,很早以前,鸭绿江的古称为马訾水。一般称之为坝水,汉称为訾水,唐朝始称鸭绿江,也正是因其水色青绿,恰如鸭头而得名。  相似文献   

10.
蒙古民族的马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民族的马文化波·少布马,作为家畜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蒙古族先民早在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就有养马的文化遗迹。这个时期大致为公元前第二千年中叶至第一千年后半叶。在蒙古人民居住区域,“青铜时代晚期已形成游牧经济;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普遍出土绵羊、马的遗...  相似文献   

11.
唐人崔沔在一份奏状中说:“养贤之禄,国用尤先”,一语道出了官员俸禄支出在唐朝财政计划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众所周知,唐前期官员俸禄构成计有禄米(一年分两次支领)、俸料钱(逐月领取,又称月俸)和经营职田的受益(一般是出佃收租)三项。不过,根据现代财政学的概念,我们还应该进而把这三者在唐朝财政分配活动中的计划形态,区分为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收支两种类型来加以认识。一方面,唐朝有计划地将通过预算内收入(在前期有租庸调、地税、户税和资课四项)所征集的那部份钱物进行再分配,就形成了预  相似文献   

12.
唐代国家教育机制是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多维组合体。在近三百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唐朝社会由盛到衰,教育机制也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的变化。唐前期,官学作为国家教育的主导,覆盖着中央及地方的各个区域空间;开元、天宝时社会变革的酝酿及安史之乱后政治离心力的出现,使官学局于社会因素的形格势禁而趑趄佁凝;中晚唐时期,国家教育的衰落已成阪上走丸之势,其教育的主导地位逐渐为民间的私学所替  相似文献   

13.
门荫与科学是唐朝主要的选官途径。唐前期,门荫尚为入仕的重要途径。此后,随着科举制的发展,门前开始衰微,士庶皆需藉科举而入仕。所谓科学出身的庶族与依靠门第的士族之间的对立营垒已不存在,牛李党争已非士、庶两阶层门前与科学的派别斗争。官僚政绩与品质的优劣亦不能用门荫出身与科学出身的不同来区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二元制构造”的角度解释党项势力于唐末崛起的事项。作者认为,唐朝疆域和民族(族群)是由农耕地区、汉人为核心的内层与非农地区(牧业、半农半牧等)、非汉群体的外层结合而成的。当内层力量强于外层的时候,向心力聚增而形成一统性的王朝;反之,外层有可能脱离内层的控制而自行其事。安史之乱削弱了内层实力,致使外层势力上升。党项的崛起即源自于此,其发展之盛,即在吐蕃衰微之时。党项崛起之实质,是地方势力分立的表现。其族性之张扬则依随于此并在唐朝消亡以后才膨胀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进入唐朝,是封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全盛时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影响着亚洲各国,同时,唐朝法律制度也达到了空前完备的程度.从唐律的篇章体例中可以看出,唐律的体例比较完整,其内容也相当广泛,涉及范围之广非历代所能比拟.唐律包括了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司法、军事、婚姻家庭、债权债务等各个方面,是一部综合性法典,而且作为封建国家的法律出现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条文,更是体现了唐朝物质文明已拓宽了范围,表现了其历史进步性.  相似文献   

16.
唐前期外戚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行为、社会生活上,其短期性特点较历朝历代更加突出。外戚特殊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政治命运的短暂周期及外戚权力所具有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这也使唐朝外戚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我行我素,不顾礼法,及时行乐,在伦理、道德观念上以自我为中心,在社会行为上倒行逆施,骄横不法,在社会生活上奢侈淫佚,竞相豪华,逞欲胡为。外戚短期行为导致官闱秽乱,暴虐腐化,使唐朝廷内官僚、士大夫结党营私,玩弄阴谋,使朝廷上层常处于血腥之中,由此形成唐前期政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动物哲学     
苟亚雷 《快乐青春》2014,(12):64-64
同槽喂猪,分槽喂马,这个道理还是第一次听百家讲坛赵玉平教授说的。据说有个人养了好多千里马,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养不壮,而且好多马身上都有伤,于是请了马博士来给看看。马博士看后指出,这马哪有同槽喂的?千里马都身怀异能,而且清高,所以到一起就掐,哪有心思吃草啊,你赶紧把它们分槽喂吧。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所有的马都迅速恢复了矫健的身姿,身强体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讨论了吐蕃王朝以前吐蕃部落联盟由前期的牧业经济生产方式逐步向后期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对这种经济生产方式的变迁与其政权发展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隋唐时期,太子册立主要依据的是西周以来的立嫡以长制度,太子废立的决定权大多时候掌握在皇帝手中,虽然有时受到大臣的支持或反对,但皇帝的意志仍占主导地位。而在隋朝和唐朝前期,对太子人选影响较大的是独孤皇后以及唐高宗时的则天皇后和唐中宗时的韦皇后,唐朝中后期,由于皇权的衰落,太子废立则主要被宦官控制。但这几种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通常是多种因素同时影响着太子的册立。  相似文献   

20.
唐朝前期,由于国势强盛,很多周边部族整体或慕道来归或从化内附,而散居的小规模蕃夷更是遍布贞观十道各地。对于大规模的内附部众,唐朝以羁縻制度统之。沙州依城而设的粟特人村、登州一带遍布山区的新罗人村则表明,唐王朝将散居的附贯蕃人的治理纳入县—乡—村(里)系列的行政体系之下。从唐初新推行的村制度的实施情况看,唐朝对正州地区归化部众的管理有章可循,归化部众没有治外法权性质的特权,所谓侨民村的自治情形在唐朝制度上则是不存在的。这些事实说明:对内地正州地区已经附贯的蕃人,在制度管理上已与土著百姓没有什么不同,附贯蕃人在居住身份上已完全成为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