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实的美国     
正2008年至2011年,我在美国待了整整三年半的时间。说实话,我自己非常享受这段时光。现在,十分荣幸受《成才与就业》杂志的邀请,为"看世界"栏目撰写一篇关于国外留学的文章。在此,我想通过自己在求学阶段去美国留学的生活与学习经历,向大家展现一个真实的美国,献给即将赴美求学的莘莘学子,也献给所有的读者朋友们。  相似文献   

2.
海湾地区因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71年至今,美国在海湾地区的经营可分为四个阶段:1971年至1978年,美国实施"两根支柱"政策,主要是依靠那些装备了美式武器并接受美国教官军事训练的地区代理人来维护自己在海湾地区的利益;1979年伊朗巴列维国王倒台后,美国采取"卡特主义"波斯湾战略,强调在海湾地区建立自己的军事存在;1991年海湾战争后,美国海湾战略中心转变为对付对抗国家,伊朗和伊拉克成为美国"双重遏制"政策的目标;1998年底,美国海湾战略转变为独遏伊拉克,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结束了伊拉克的萨达姆时代。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赴海外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中,留学美国者人数最多、质量最高。留美博士90%以上集中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绝大多数留美博士毕业后选择留在美国发展,成为美国学术与科技队伍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回国发展的留美博士在中国教育、科技与工业领域均有杰出贡献,是"海归"中的佼佼者。作为高端智力人才,留美博士群体在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江苏迈迪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530"企业,其董事长、无锡市生物医药协会副会长邵棠博士,邵棠出生于湖北仙桃,1986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随后在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任内科医师。1989年赴美国留学,并成为美国南加州大学分子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博士后,从事生物医学的基础研究。于2003年开始创办了美国加州Genetech USA技术公司,并先后担任首席科学家及总裁。他和团队利用最先进的基因重组和分子克隆技术,在美国研发出了最新一代的基因工程非处方药品,并通过严格的人体临床试验后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同时,美国公司重点研发心血管疾病生物标记物和血液系统肿瘤基因的液相芯片检测产品,并且完成了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和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5.
朱波  刘巧  珍陈瑜 《社区》2012,(13):5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桂社区,是2003年建起的武大教工宿舍区,980户居民中有700多位高校教师、高工,其中博士就有200多人,被称为"博士社区"。社区书记吴凤仙进修获得中级心理咨询师证,利用自己所学,在这个"博士社区"中已为60多位有心结的居民解开"烦心锁"。五旬书记爱蹦迪,心理年龄19岁今年52岁的吴凤仙,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后多年在外地从事律师工作。后来为照顾家庭,辞职回汉,当了一名社区书记。2003年,在上海工作的丈夫向她  相似文献   

6.
正回首过往岁月,检视走过的人生旅程,伴随着感慨,我头脑里隐然出现八个大字:你若努力,便是晴天。求学之路:惊险往复锲而不舍回视我的求学之路,一路走来看似顺畅,但也险象环生、一波三折。先说顺畅:湖南师范大学本科、复旦大学硕士、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纵向来看,我的求学之路可谓一路绿灯、畅快淋漓;此外,我还赴加拿大接受培训3个月、去美国参加"加州影子校长"培训两个月、参加教育部专题培训和上海市名校长培训等,诸多培训与学习不仅让我夯实学科基础、洞悉前沿的教育理论,还取回了众多"真经",这一切都为我的专业教学工作与学校管理工作做了扎实的铺垫。  相似文献   

7.
《21世纪》2007,(10)
被采访人:Jessica罗(以下简称罗),2002年随念博士的丈夫持配偶签证(F2)赴美,在一年之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美国注册会计师(CPA)的考试,并随后进入美国著名的普华永道公司从事公司审计和美国税收工作。2006年和合伙人一道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本次访谈,是她对在美国5年求学考试和工作的一个总结和经验谈。  相似文献   

8.
比较研究     
正主持人语:本栏目韦伯教授的《美国非本土博士与本土博士的工作角色与薪酬比较》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博士获得者的调查数据中发现从1999—2008年10年间,非美国本土出生的博士、女性相对在美国本土出生的博士和男性的工资增长要低。另外所毕业的院校如果是I类研究型大学、在医学或者工程学专业获得学位、在商业或工业领域就业的博士而言,他们的工资增长更明显。而与美国本土出生博士  相似文献   

9.
康小强,湖北荆门人。1978年毕业于荆门市龙泉中学,那时的他一心想读工学院,但阴差阳错,前两次高考都没能如愿。经过冷静思考,他觉得对研究人有兴趣、于是报考了医学院,1980年被湖北医学院录取。因在高考上白白耽误了两年很觉可惜,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一点也不敢怠慢。1985年毕业的同时,他考人原同济医科大学协和医院血液病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时,他又收到美国北得克萨斯州大学医学健康中心(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HealthScien Center)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1989年1月,他开始了他的异国求学生活,课题是免疫细胞因子研究,苦读五年后拿到生物医学博士学位,并幸运地成为全校唯一的优秀博士毕业生。他毕业后的第二个星期,就进入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做肿瘤免疫治疗的博士后,导师是现代肿瘤免疫治疗的创始人、曾给里根总统做过私人医生的Stephen Rosenberg。康小强现  相似文献   

10.
一份,两份,三份……陈海雷趴着腰数着面前堆积如山的简历,他要一一过目,然后挑出自己比较中意的简历当场安排笔试,笔试之后还要进行面试。这显然不是一个企业CEO该做的,但是陈海雷没有办法,因为自己仍然处在创业的初级阶段,什么事都得亲力亲为。对于陈海雷来说,那个2009年的冬天在六朝古都南京发生的"招工难"事件依然历历在目。一年后的今天,陈海雷再也不用为寻找人才而亲自劳累了,因为企业已经步入正确的轨道了。结合这几年走过来的一路艰辛,他感叹道"世界不变的是永远在变"。就像三年前,他还在美国的硅谷,而今次已经身在"塞上江南"无锡了。  相似文献   

11.
王造林  汪者 《华人时刊》2008,(10):22-27
面前的瞿晓铧博士温文尔雅,颇有学者风范。说到"儒商",他当之无愧。一番寒暄之后,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能进入光伏行业,我很幸运"。说是幸运,实际上,从求学清华到出国留学,从投身光伏行业从事研究开发到经营管理、从自主创业到在纳斯达克上市,每一次嬗变的背后都有他的汗水、他的激情、他的睿智和他的执着。  相似文献   

12.
贝壳 《今日南国》2007,(24):22-23
从中国北大到美国哈佛,从哈佛博士到该院历史上首位中国籍学生会主席,再到首位获哈佛大学"杰出工作奖"的中国学生,直至2006年5月当选为哈佛大学研究生院首位中国籍学生会总会主席,宁波女孩朱成以令人惊羡的一系列成绩,轰动了大洋彼岸的这所世界名校。最近记者采访了朱成的母亲成佩华女士。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育女历程中的点滴故事,也许会给众多渴盼儿女成材的父母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3.
求学之路     
我一辈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阶段是读书,后阶段:是教书。读书是地地道道的求学,教书在我看来也是求学,一是要向受教育者学习,二是要充电自学,才能胜任教学的任务。所以我一辈子都在求学,谈谈求学之路,也许对自己今后的求学,对别人的治学,都有一些参考作用。主要是一勤、二挤、三创、四恒、五虚。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真正懂得用合适的方法做咨询的心理咨询师还很少,而一个糟糕的心理咨询师只能让来访者承受更大的伤害"好的心理咨询师可以让困惑的人茅塞顿开,如沐春风;而一个糟糕的咨询师可能会让人在做完咨询后自杀。"美国威灵基金会董事长、原北京大学心理系客座教授徐浩渊博士如是说。曾在美国学习了四年临床心理学的徐浩渊,1998年回国后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通"徐博士  相似文献   

15.
中药神了     
华裔科学家孙士(?)博士潜心研制中药,硬是把患了晚期肺癌的母亲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今年已86岁的孙老太太目前依然健在,且耳聪目明,行动自如。美国人惊呼:中药神了!1967年去了美国喝了30多年洋墨水的华裔科学家孙士(?)在美国原先是主修植物学的,然而几年后.孙先生的父亲中风病故,从此也改变了他的想法:“我当时觉得自己毫无用处,植物学不能帮助我挽救亲人的性命。于是,我决定改学医学。”1971年,孙先生转到纽约一所大学主修医学,毕业后,就职於以癌病研究著称的纽约西奈医院。并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癌症专家。  相似文献   

16.
杨晔 《21世纪》2009,(6):16-18
被采访人:Simon顾,2002年本科毕业于美国佩斯大学计算机系,同年回国,在国内某大型信息技术公司工作五年。2006年又回到美国,在德克萨斯大学攻读MBA。2008年毕业后进入美国AT&T公司做技术管理工作。顾先生在美国两次求学的毕业阶段,都碰到了北美的经济衰退,来学校招聘的雇主比往年少很多,可以说是非常不走运。但他两次毕业后找工作的结果却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7.
当有的海归还在单枪匹马努力克服回国创业"水土不服"的时候,海归朱沁和他的创业团队已渐入佳境,联手圆了创业梦。虽然创办仅一年半时间,朱沁的昆成新材料有线公司已在业内小有名气,今年产值预计突破2000万元。目前客户企业已有百余个,一举打破了美国3M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在电力、通信密封材料领域的销售垄断。一个江苏无锡版"中国合伙人"的成功故事正在上演。从加拿大学习通信专业回国后,朱沁先在深圳工作了一年。他发现,通信、  相似文献   

18.
金奖!2021年10月,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江西南昌落下帷幕,东华大学博士毕业生赵兴雷率领的团队,凭借"热管理用柔性陶瓷纳米纤维/超轻、超弹陶瓷纤维气凝胶耐高温隔热材料"项目勇夺全国金奖。这是东华大学首次在该项全国性赛事中斩获金奖。消息传来,整个校园沸腾了!这枚沉甸甸的奖牌,不仅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展现。  相似文献   

19.
吴敬东是个倔强的人,我们没有篇幅详述他是怎样从一个东北农村孩子成长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屈指可数的华裔教授,我们只讲讲他屡败屡战回国创业记。记者:你第一次回国是什么时候?吴敬东:我1993年第一次回国,那时我刚拿到博士。记者:刚拿到博士就回来了?吴敬东:对,就那个时候最愿意回来了,而且特想回来。在美国因为学业成功了,在自己的领域已经走出了一条路了,就想  相似文献   

20.
正从科学家向企业家华丽转身,他用了五年。他说,镇江圆了他的梦,让人生有了质的飞跃。他就是国家"千人计划"、镇江市"331计划"领军人才,江苏安德信超导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安。孙安,1971年出生在甘肃临洮农村。1989年拿到兰州大学物理系录取通知书,才第一次走出县城。在兰州大学十年寒窗苦读,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读完博士后参加了工作。2002年他远渡重洋,到了首颗原子弹的研发地——美国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