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关于《昨日的猎手》 宝贵敏(以下简称宝):最初是在《收获》上读到您的《昨日的猎手》。那篇作品的文字震撼了我,我反复读了几遍,心里很受触动。有一种感觉,觉得作者就在那些猎人身边生活,亲眼看到了作品的主人公结束生命的瞬间及全过程。您是鄂温克族人,熟悉猎人的生活,您以前写小说比较多,那些小说很有活力,和这几篇作品不太一样。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触动了您写出这些作品?什么时候写的?  相似文献   

2.
《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编后洪声我对张承志的文学印象,始于早在80年代年轻时读过的小说《北方的河》,这篇充满激情的作品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汹涌──我从未见过哪篇作品像这篇作品这样,怀着如此高尚的情感,那么动人地抒写我们中国的北方大河。后来,我又断断续续地...  相似文献   

3.
福克纳是一位伟大的小说技巧实验家,<献给爱米丽的致瑰>是一篇结构复杂、精雕细琢的小说,故事内容与结构高度统一的典范.从叙事方式和时序安排两个方面来探讨这篇小说的艺术效果十分有意义.正是这独特的叙事技巧,渲染了故事恐怖气氛,并唤起了读者对爱米丽的同情.  相似文献   

4.
姜敬爱创作的21篇小说中,以东北为背景的小说就有12篇。以1935年为基准,这12篇小说可以分为前期小说和后期小说。前期东北背景小说又可以分为对知识分子的否定和批判为主题的小说和农民生活和斗争为主题的小说。到了1930年代中后期,随着周围环境的恶化,姜敬爱的文学作品倾向也发生急剧变化,主要表现为失落感和挫折感。在后期东北背景小说中,这种情绪主要通过社会主义者和他们家人的变化显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引言 我在50几年前写过一篇拙作《民族学与社会学》,刊登在1934年4月出版的《社会学刊》四卷三期。我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起因于1929年2月8日中国社会学社举行成立大会时蔡元培先生作过的一次学术讲演,题目叫作《社会学与民族学》。这篇讲演曾由杨炳勋国音速记,刊登在《社会学刊》一卷四期(1930年9月出版)。蔡先生这篇讲演是我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约我写一篇稿子,要求所写的内容,既与我从事的旅游工作有关。又与该杂志弘扬各民族文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宗旨有关。略加思索,我就拟就了这个题目。顺着这个题目去想,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就在我记忆深处涌现出来了。这些画面中,有对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的扫描。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对发展旅游业、振兴当地经济的期盼的目光,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后的歌声笑语,还有我对这一命题的思考与憧憬…… 就把这一切都记下来吧,管它是散文还是论文!  相似文献   

7.
我与叶梅相识很久了。在我的印象里,叶梅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然而,这一回,叶梅送我的却不是小说,而是一本由蒋子龙作序的散文集:《我的西兰卡普》。不怕叶梅骂我,初拿到这本书,我心淡然。小说家写散文是常有的事,但那常常是他  相似文献   

8.
正64年前,1938年清华十级毕业纪念刊,那一本简陋的石印的,而特别令人怀念的纪念刊上,关于我的一篇是黄明信写的。我认为是知我者的话。今年得知要编印毕业60周年纪念刊时,我就毛遂自荐,许下了一个愿,明信的一篇由我来写。为了写得准确些,我写信问过他几个问题,他作了详细的回答。我原准备去西岸看儿子时,在他家将这篇回忆写出来。到了西岸后,有各种活动,将他写来的资料放在儿子儿媳的书桌上,没有  相似文献   

9.
永远的怀念     
1998年的夏天,我刚从外地出差回来,主编给我两个稿子,说,昨天吉首大学的彭志明来送稿子,还问起你。后来我知道他此次来长沙是为了评审副教授的事情,交了论文,还要答辩。当晚回家在台灯下看完了他的两个小说,我择了其中一篇《三生无幸》。记得写审读报告时我有些激动。虽然只是短篇,但文中主人公与生俱来的苦闷和令人震撼的自我解脱之路,使我为之动容,我更愿意把这个小说理解为是作者对人生困境以及突围的隐喻。第二天我把编好的稿子和审稿意见给了主编。期间我未和彭志明联系,想等发稿的事情最后定下来再说。一晃几天过去了。一天傍晚,我和…  相似文献   

10.
何味包容     
满族作家赵大年写过一篇小说叫《西三旗》,说的是老派旗人佟二爷夫妻俩的故事。这老两口每年旧历二月初八,非得摆谱儿“当一回主子”;一天要把全年辛苦攒下的那点钱全花了,吃仿膳点心,雇小厮伺候,清水泼街,黄土漫道,拿着架子请客……这就是典型的老派北京旗人:有钱真讲究,没钱也要穷讲究。  相似文献   

11.
杂嘎的记忆     
北京到山西长治北的2163次列车是我记忆中最后一次乘坐那么慢的“快车”。从下午3点多在赵公口上车,经过一夜折磨,第二天快6点才能到晋城。再有近一个小时的高速,经过了牛王山等好几个隧道,到达阳城,正是日出时分,阳光明媚响亮地洒在晋南大地上。这是2005年盛夏的一天,我和女友去她老家玩。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味蕾的记忆是最深刻的。回忆自己在民族地区采访时的经历,很多的记忆片段,竟然是与美食连接起来的。 在湘西保靖的吕洞山苗寨采访,一席苗家百虫宴从起初让我不敢下筷,到最后大快朵颐,外皮酥焦脆香、内里细嫩甜软的口感让我回味无穷;在怀化通道的三省坡下,骆团侗寨的乡亲们准备的生鱼片鲜嫩可口,就着自酿的苦酒,和着悦耳动听的芦笙舞曲,  相似文献   

13.
壮族史研究管见白耀天(广西民族研究所)研究壮族史,我是个老兵,也是个新兵。1958年当我还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时,就学写了一篇(壮族源流试探》发表在(史学月刊)上。现在近四十年过去,两鬓似霜,已近花甲之年,当算得上老兵了。可是,自那以后近三十年中我却与...  相似文献   

14.
凡一平 《中国民族》2008,(12):88-90
这个宛如一口锅的村庄是我发现的。 我跟着摄制组,坐着车,在崎岖、蜿蜒、陡峭、刺激和危险的村级公路上爬行,去寻找一个跟我的小说描写一样的村庄。我的小说现在已经变成了剧本,马上要摄制为电影了。小说或剧本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封闭而又盛开着木棉花的村庄。我们要找到这样的村庄。  相似文献   

15.
周亮亮  张小平 《民族学刊》2022,13(7):86-93, 147
听觉叙事研究近年来逐渐成为文学研究新的增长点。莫里森小说中有许多关于声音和听觉的书写,这些听觉叙事不仅为读者带来别样的听觉感官体验,而且与黑人民族记忆紧密相连,是黑人摆脱白人主流文化冲击,回归黑人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关键途径。本文以《所罗门之歌》中的听觉叙事为切入点,探讨声音、倾听在人物回归和重建民族记忆中扮演的角色。听觉意象沉寂与歌声分别代表祖先的缺席与在场;破除种族主义听觉模式,学会因声而听是回归民族记忆的先决条件;因听而思到因听而行的听觉模式蜕变标志人物对民族记忆的反思与重建。听觉叙事是莫里森借助感官想象再现黑人内心世界,重构民族记忆这一创作思想的内在要求与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4月13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我最早知道这个节日,应是小时记忆中的一幅宣传画:一位扎着头巾的慈祥老人,与身穿民族服装的群众一起笑啊、泼啊,仿佛一个纯真的孩子。后来才知道,画中说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1961年那艰难的岁月里,在西双版纳,也曾从日理万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态中摆脱出来,做了一回傣族狂欢节日里的普通人。傣族泼水节,也许就因这动人的一幕而名扬全国。 长大以来,足迹一次次踏上原本离我很远的地方。我在不同的地方做着匆匆过客,也到过一回西双版纳。版纳旖旎的热带风光固然令人心怡,但留在…  相似文献   

17.
再次踏上这片故土时,我已参加工作多年。记忆在盘旋的公路上蔓延,脚下的路也不是以前那条九曲回肠的泥巴路,而是平坦开阔的乡村公路。抬眼望去,一排排新建的民房依偎在山脚  相似文献   

18.
刘群 《回族研究》2002,(3):62-63
2002年3月的一个下午,我见到了马丽蓉送我的新著——《踩在几片文化上:张承志新论》,封面上隐约闪现的黄土高原,一边被染成了深青色,一边则是略带灰白的苍茫,直觉告诉我,这似乎是在暗示着此书颇具有内涵深重而不失灵动之风的。它一下子把我的记忆拉回到读大学时的1993年,那时当我第一次阅读完张承志的《心灵史》时,我感受到一种近乎终结的力量,我发觉,文学走上信仰的那一瞬,就已经不存在了,剩下了的只是一片白茫茫的书页。  相似文献   

19.
黄泥堡的历史,是一个人群追求民族身份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在民族文化特征日趋模糊、身份危机时时存在的情况下,黄泥堡裕固族在文化记忆中采取了淡化农业文化特征、强化游牧文化特征的策略,将游牧文化作为挽救民族文化的救命稻草。 我想这就是黄泥堡裕固族历史梳理中出现的怪现象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20.
书坊     
《中国民族》2013,(7):80-80
《这边风景》 2013年4月底.作者酝酿于新疆的小说《这边风景》在广东得以付梓,揭开了一段尘封30余载的历史记忆,这段险些被埋葬的回忆是作者王蒙个人的,更是中国社会集体共有的。《这边风景》写于1974年至197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