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7,(1):20-23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尤为重要。以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体系中"自愿的同意"、"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以及"阵地战"思想内涵为依托,分析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四重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进行四重维度架构。  相似文献   

2.
辽初确立"尊孔崇儒"文教政策后,官学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但仍不能满足各族民众的需求,而没有统一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育内容因需而宜的私学教育在契丹社会向慕华风的历史背景下获得较大发展.私学教育模式灵活多样,既有以家庭为背景的家学教育、以庠校为依托的私塾教育,也有以私人组织为核心的讲学教育和以士人为主体的自学教育.与官学教育相比,私学教育对象面向契丹社会各族各阶层,使更多的普通民众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为儒家文化以及医学、天文等诸学在我国北方游牧地区普及、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OBE是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往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效果没能足够重视,随着OBE教学理念的全面实施,研究改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将评价指标从重"教"转向重"学",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和感受出发去设计评价内容,使教与学相结合,真正促进教和学的共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法国政界和教育界人士围绕着教育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目前,这场论战已达到白热化程度,并形成了"自由与专制"和"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两大派.但是,仅用这两种观点来解释和鉴别教育工作是很不够的,因为这样做一方面会忽视和掩盖教  相似文献   

5.
李立 《唐都学刊》2003,19(3):146-148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历史过程中存在"重理轻文"现象,高等教育应当有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和在科学指导下的人文精神,真正的科学精神本身就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而完善的大学教育的基础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年,北京社会各界开办了公众补习学校、半日学校和露天学校,以"教育救济"的方式,向失学民众提供文化教育。这些教育救济活动为失学民众开辟了一条接受知识的新途径,在提高民众素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张宁渤 《社会工作》2012,(12):32-36
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甚至更早,却被1952年院系调整中断。1981年,中山大学在全国首批复办社会学专业。自此之后,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重新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一系列影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大事件足以被业界铭记:1986年,"广州会议"接纳开设社会工作课程的方案;1986~1989年,与香港大学合作全国最早的社会工作课程;1989年,举办全国首届"社会工作师资培训班"……此外,中山大学社会学系还在发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整体设想下,不断探索自主开设大学课程和举办民政干部成人教育和培训。迈入新千年,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更是因其所处的独特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而得到迅猛发展,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开创"南派"社会工作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8.
有什么样的法学院就有什么样的法律人,有什么样的法律人就有什么样的法治社会。法学教育不仅仅传授法律知识,而且培养法律信仰,提高全社会的法律观念,促进法治化进程,因而,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建设问题,而是事关依法治国和社会公正的根本问题。目前,广东省法学教育存在着重规模、重速度、重招生,轻培养、轻质量、轻信仰等储多问题,但首要问题是法学教育的规模失控、起点太低、层次太杂,严重影响了培养具有统一法律信仰、统一法律知识背景和法律实务操作能力的人才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这一突出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证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必须尽快取消大专及以下层次的法学教育,以本科教育为法学教育的统一起点,加强研究生教育,引入评估机制,切实保证法学教育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9.
宋丽萍 《唐都学刊》2008,24(6):91-96
印度人民党的意识形态是以整体人本主义和印度教特性为主体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的主旨在于强调印度民族就是印度教民族,强调印度教文化价值体系.由于政党的意识形态受制于社会环境,因此,要不断作出调整.印度人民党的意识形态经历了五项政策原则、整体人本主义和印度教特性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印度政治和社会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和谐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婷 《社科纵横》2008,23(6):144-145
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建构在"和谐"基础之上的一种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在高校政治理论教学中要从和谐的角度出发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教育以"和谐"的理念作为出发点.以和谐的人文关怀为先导,以和谐的人性化课堂为保障,以和谐的社会实践为途径,通过分析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推行高校思政课的和谐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人的教育"受益于现代性启蒙.自现代性发端,教育就开始了文化价值的现代性转向,迈向了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启蒙运动所确立的"理性"、"主体性",经过康德、黑格尔的强化,"人"的主宰力量空前地获得了推崇,教育现代化也确立了以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为原则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开始脱离社会政治和世俗功利主义的束缚,转而关注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价值.人的主体存在成为教育聚集的重心."人的教育"的提出,捍卫的是人的哲学价值和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及人的尊严和主体的独立性.然而,"人的教育"在高扬"人性"、"主体性"旗帜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社会哲学的诟病:远离社会现实和教育现状,片面地追求个体自由、心灵信仰和精神世界的完美,走向一种纯粹的精神生活.反映到教育生活中,其实就是"精神"与"现实"两种哲学视野的对立,"科学"与"人文"两种教育价值的分歧.这种对立与分歧,如果不予澄清,就会影响到"人的教育"在价值判断上失去理性的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12.
新史学兴起的积极效果之一便是淡化了历史学与社会学的边界,人力车夫、舞女、传染病人等"小人物"或"弱势群体"都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拟根据学界尚未使用过的新资料,对民国初年青年会在浙江的扫盲运动,做一详细的论证.文章认为,从董景安到晏阳初、陶行知,民国初年浙江基督教社会公益教育从单纯依赖社会发展到社会和国家共同参与,建构了一个以社会公益教育为主题的公共领域.在此公共领域中,随着失学的贫儿和贫民受教育权利的被满足,平民教育的倡导者们所期待的一个真正的"国民"正在形成中,由此,真正的"民国"亦在形成中.  相似文献   

13.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依托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立足广州,坚持以"服务产业、服务社区、服务市民"的服务理念,实施"一核、双体、三级、四方"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校企社政"创新模式,在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高职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标新文科建设目标要求,研究发现我国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双创"教育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体系单一、师资力量短缺、培养模式滞后等问题,制约了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双创"教育质量提升.为此,研究提出应当完善"双创"教育组织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是我国当前及以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包含的内容深刻而广泛.使我感受到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建立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5,(4):155-159
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规避的视域,其二者有着良好的耦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构过程中,文化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特定文化成果的传播、传递为基本载体,以个体由"自由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政治人"、"文化人"的发展为基本取向,是文化"化人"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依托文化,同时,它还是一项有意识的文化选择活动,它善于撷取文化的精华,依据社会、政治要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身特性,传递适应生活的理想、态度、知识、技能,再借助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传授给大众。  相似文献   

17.
"双创"教育既能强化专业教育效果,也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日益受到高校重视.该文首先介绍了"双创"教育实践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双向递进式产教融合促"双创"的教育实践探索思路,最后对实践的未来发展做了进一步分析.研究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张苗苗 《创新》2013,(4):102-104,117
传统教化思想以"上施下效"为主要途径,以"内圣外王"为核心,是集政治性、社会性、阶级性特征于一身的概念。实现深刻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内涵,汲取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启示,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促成"显"与"隐"、软与硬、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在职业技术教育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和当前教学现状下,指出了基于OBE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建立了高校、中职和企业"三位一体"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指出了新的课程模式、课程规划管理和毕业生数据监测方法.提出了通过多方提取信息和试点教学的方式跟进评价体系,以保证课程的开展遵循"教-学-评"持续改进循环机制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驱动力,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与要求不尽相同.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主题,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贴近生活,体现时代性、主体性、时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