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业界     
正太立德仁助力富力津门湖品牌价值盛典3月14日,在天津海河剧院举行了富力·津门湖七周年品牌盛典上,相声名家曹云金及刘云天来到现场,为津门湖的老朋友们奉上一场精彩的欢乐盛宴。活动中来宾不仅能领略到独具津味儿的相声文化魅力,更对富力品牌的理念及价值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开发商表示:"富力·津门湖以榜样的姿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寓居津门的江苏籍医家陆观虎、董晓初、杨达夫、郑静侯、陆观豹、华佩文、沈金山、周鼎勋、李振南、徐玉林、沈汉卿、沈肖卿等,继承了江苏如“吴门医派”“山阳医派”“孟河医派”等的流派特色,在温病、针灸、中药学和中西汇通等方面,与津门的医家流派交融合作,传道授业解惑,为天津地区的中医药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就藏区三大画派之一的“噶玛噶孜”画派唐卡的表现形式,构图特点,人物造型特色,赋色特点,装饰的图象性和图案化方面展开论述,从而得出“噶玛噶孜”画派不仅对藏区东部的文化建设和美术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开拓作用,而且也对藏民族整体的美术繁荣昌盛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敬:重拳出击,治理首都门户天津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的当天,成立了以黄克诚为主任,谭政、黄敬为副主任的人民解放军天津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了中共天津市委,黄克诚为书记,黄敬为副书记;成立了天津市人民政府,黄敬为市长。不久,黄克诚奉命率领部队南下,继续执行解放全中国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任命黄敬为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兼市长,主持天津的工作。国民党反动派给天津留下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百乱待理的破烂摊子。但是,黄敬坚信,只要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广大的人民群众,就没有过不了的“火焰山”,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1949年1月15…  相似文献   

5.
在清代画坛上,“扬州画派”是一个重要的流派,对近代画风有过重要的影响。我在一篇文章中曾谈过:清代,“在扬州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出现了对全国文化颇有影响的扬州画派和扬州学派,决不是偶然的。经济的繁荣,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学术空气上的相对自由,名流学者的相互切磋、交流,盐商的好客尊士都是重要的因素”,为进一步探讨“扬州画派”形成原因,本文拟从历史视角上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鲁迅和戏剧     
鲁迅先生在他的《呐喊·社戏》上说:“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这是只指旧戏而说的。《呐喊》写在一九一八年以后,照《鲁迅日记》,鲁迅先生于一九一二年五月五日跟教育部到达北京后,只过了一个月另五天,就“与齐君宗颐(寿山)赴天津”,“夕赴广和楼考察新剧。”齐宗颐并不研究戏剧,鲁迅先生要他同行,因为他在天津有亲戚可以寄寓;鲁迅先生和他友谊之深和久,是仅次于许寿裳的。  相似文献   

7.
郑板桥是清代的书画名家,同时也是一位独具风格的诗人。作为画家,他是“扬州画派”的主要成员,是“扬州八怪”之一。“扬州画派”在艺术上,不拘成法,敢于创新,反对宫廷正统画派的摹古守旧,在当时被视为“异端”;这派的画家也被称之为“怪”、为“狂”。作为诗人,郑板桥的思想和诗作也都不同于流俗。在宋明理学笼罩社会、拟古思想弥漫文坛的情况下,郑板桥敢于反对思想禁锢,敢于揭露社会黑暗,抒发不满现实的激愤。他的诗作为当时沉闷的文坛增加了生气。  相似文献   

8.
天津近代文化的双重性与西方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天津文化的特征是“开放”,还是“保守”?这是学术界长期争论、悬而未决的问题。近代天津文化实际上具有“开放-保守”的二重性格。这种性格的形成,与西方文化的影响有关。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天津民众产生了对西方的抵制情绪;而开放带来的交流与接触,又使天津民众更多地认识到西方文化的先进性。这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交流又抵抗的状况渗透在天津文化中,就形成了天津近代文化既开放又保守的双重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清代绘画,继续着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占据了画坛主流,画家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追求笔墨情趣方面,造成了形式面貌的多元发展,派系也愈加林立。清代绘画大致也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以“摹古”为宗旨的“四王”画派占据画坛的主体地位,江南则有以“四僧”和“金陵八家”为代表的创新派:清代中期,以宫廷绘画以及力主创新的扬州“八怪”为代表;晚清时期,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最具影响。《南山积翠图》是四王长者王时敏的晚年的代表作品。四王画派(主要指王时敏、王鉴、王晕、王原祁)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为金科玉律,致力于…  相似文献   

10.
中突美术学院美术馆将于2011年3月至6月在二层展厅向广大观众呈现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精选的82件油画作品。展览将分为“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三个部分。展品中包括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大师波提切利、文艺复兴盛期威尼斯画派大师丁托列托和提香的画作,  相似文献   

11.
“默会”既是一种知识类型,也可理解为一种知识习得方式。其诸多特点,在绘画艺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绘画艺术的主体性特征,绘画创作的心理活动过程,都表现出强烈的默会性,同时,默会也是美术知识传递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2.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的传统命题,中国现代艺术美学家宗白华和邓以蛰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前者从生命本体和艺术意境的角度认为,书者生命之如,画者笔墨之舞;后者从文字发生学和工具创造论层面认为,书(字)生于画,画如笔通心。本文提出“差异中汇通”的“书画同源”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外观,从视觉传达层面看,其本身也构成涵盖摄影、影视、DV等多元化文化形态中的一元。一般于其多元化的理解往往偏向于"新风格""新主义""新观念"等,而忽视了当代绘画的本体。在影视媒体等的强大冲击下,当代绘画艺术只有充分做到自足的一元,才能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4.
与谢芜村是近世俳句史上的著名诗人。在创作俳句之余,与谢芜村也进行着绘画的创作,被认为是日本文人画(南画)的集大成者。在创作俳句和绘画的同时,与谢芜村也渐渐地达到了俳画如一的境界。俳句和绘画原本是完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从俳句的用词、构图、构思等角度分析,探讨了与谢芜村将俳句和绘画之间的巧妙与运用联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油画由于早期异质文化源流的历史背景,在内在文化属性的认同方面经历了最初的“西洋画”到“民族化”再到“中国油画”的历史流程。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显露出来的自身文化身份意识对具体的艺术创作有着莫大的影响。以20世纪初西方现代艺术与非洲艺术之间的互动情态为参照,可以为当代中国油画中的文化身份问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绘画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理解与追求,文人画是绘画中一个重要的风格流派。文人画是文人创作的画,这些文人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独特的精神追求,不同于院体画与风俗画的画家,他们不注重所画物体的外形,只重视主观情感的表达,这就使文人画具有了特殊的美学内涵。我国古代文人画家利用各种美学原理,表现他们对"美"的独到见解,在画作中构建了文人画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7.
元代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以“元季四家”为代表的文人画家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成就的山水画境,在创作中以情构境,缘心立意,以笔情墨韵抒发人生信守和志向,表现出飘逸洒脱的生命意趣,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从古至今非常注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注重写意性是它区别于西方绘画的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画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独树一帜,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是因为这一特点,中国画经过历代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传统艺术文化,成为世界艺术文化之瑰宝,令世人惊叹。文章以花鸟画的发展为例,说明中国画写意性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重建文人画”首先要对文人画的历史源流进行梳理.文人画的美学话语起源远比现有的艺术史或绘画史立论要早得多,它起源于仰韶文明陶器绘画中的“象其物宜”的主体性;文人画以线条为重要的手段,进而提倡“书画同源”,将书法与绘画结合起来,形成诗文书画为总体的特性.文人画的美学观念集中于所谓的笔墨,文人画主张笔与墨结合,意在笔先。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思想是古代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世界关系的基本思想,同时也是古代审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画从唐代开始一直成为中国传统画派的主流,其审美价值常常凌驾于其他题材之上,析其原因,山水画不是单纯的风景画,而是具有其独特审美内涵,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关系,表现出宇宙精神与人格精神相统一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