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道教风水生态哲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失衡和环境恶化引起对生态环境理念的广泛关注。人们普遍认识到西方技术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造成的后果转而向东方寻求智慧。道教因追求成仙得道、长生不死,重视生命炼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受到关注。道教风水是对道教生态理念的集中体现。道教风水以修炼成仙和传道布教为目的,以环抱有情为其生态伦理观,重视手足完全的身体观和逢凶化吉的转化观,这些漫溢着生态环境理念的思想,有可能对当今生态环境观念的探索提供新线索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村落选址及其风水景观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风水是中国一门独特的文化和学说。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质是追求理想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趋利避害是风水的普遍原则,中国传统乡土聚落立村选址、营宅造院都遵循着这一原则,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因此传统村落中所体现的风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研究其合理含义,能让风水思想在当代乡村转型期的村镇建设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旭莉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1,(1):96-100
呈坎,属于歙县,这座古村始建于东汉,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呈为阳坎为阴,呈坎即为阴阳八卦之意,这是一座按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的古村落,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各种建筑活动无不受到风水理论的深刻影响。在阐述风水的内涵、渊源及对建筑选址、规划等的影响基础上,以丰富生动的图片资料,记述了古籍《尚书》中周初先民规划、营建新都洛阳的史实以及在对此实践经验理论总结基础上形成的《周礼》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风水理论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其在城市规划中资源考察和评估的方法、从环境容量出发的城市生态结构模式及选址中的“择中观”等,说明《尚书》和《周礼》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风水理论的坟典。 相似文献
5.
风水理论是中国传统的选择居住环境的学问,分析这一文化现象所具有的先进的生态思想与科学成分,指出现代社会逐渐认识到了风水理论所具有的生态观和科学内涵。研究风水理论,正视其合理性,引导它步入正确的方向,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营造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这对于现代景观环境学科的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树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风水在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营建方面有着重要影响,风水意象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的显著特色之一。在今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要求对历史的发展有一个准确、全面的反映。本文对古代风水文化、风水意象对古代城市的影响及如何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任何实践都会伴随着相应的心理活动,风水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地生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生存观念。透过风水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思维习惯,还可以发现中国传统建筑在环境、造型、装饰方面美学追求形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禄永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77-178,193
风水观念起源于人类对生态环境认识、选择与实践的结果。风水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是长期生态实践经验的积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对风水理论发展的探究及扬弃,进一步认识其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以形成科学的生态风水学,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1.
希腊的存在论哲学确立了知识论与人生论的统一模式,它以知识论为显性表现,而人生论则隐于知识论之中.从静态看,知识承诺着价值;从动态看,追求知识的行为就是追求价值的意义行为.其趋向不是知识的功利性,而是知识的人本性.这种知识境域在科学主义文化大行其势却又困难重重的今天,无疑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马汉钦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79-80
面对“五.四”以来西方诗学殖民我土、中国古代诗学日趋边缘化的局面,中国古代诗学应如何加速其现代化的进程,以改变其在文论界尤其是中国文论界的现状,赢得应有之地位,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推辞的历史使命。文章意在探讨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顾明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96-106
审美暗示是中国古代文论一个重要的命题,从远古时代起,中国思想家就已经开始着手探讨审美暗示与文艺创作的关系,并留下了许多时至今日仍然广为传诵的艺术思想,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和不尽之意等。在后现代理论的语境下,中国传统的审美暗示关心的其实是一种开放式创作,虽然其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深深烙下了中国美学思想直观和印象式的鲜明特征,但与后结构主义的文学开放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文并不企图系统研究中国传统的审美暗示在古代文艺领域的表现,而是要在后现代开放性理论的框架下探讨审美暗示的一些重要观点及其现代意义,并对中国古典文论中的一些核心观念进行现代转化,为建立中国的开放文论做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4.
追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演进和评述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归纳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理论与实践之间严重脱节、规划理论中基本信念与基本认识存在误区、城市规划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规划理论研究的特征困境,即人类价值系统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中存在的分歧。最后,分析了我国城市规划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认识和操作两个层面对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与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宋春香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4-16
狂欢节是欧洲宗教节日的一部分,在《圣经》中有所记载。从古希腊和中世纪的宗教活动,可看出狂欢节起源的宗教意义;巴赫金本人的世界观具有宗教性,由狂欢节衍生的狂欢理论起源于宗教仪式,如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祭仪式。在狂欢理论萌芽、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始终受到中世纪宗教环境的束缚,洋溢着浓厚的宗教色彩。狂欢理论的思想渊源、叙事方法、表现内容、精神诉求,都可以找到宗教仪式的影子,所以狂欢节自始至终都不仅仅是一种纯娱乐的活动,而是城邦政治生活和宗教生活的一部分,狂欢理论也是西方古希腊、中世纪宗教哲学的衍生物,只不过是在当代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原因,日益淡化了隐含其间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16.
秦廷国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6):65-68
哲学的价值论转向既是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更是时代与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事实向价值的不断转化,是哲学价值论转向的根据。马克思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论哲学,确认马克思哲学的价值论哲学属性,是时代给中国哲学提出的一个必然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适应现代哲学价值论转向的趋势和中国社会价值问题的日益突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应该是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邓小平价值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邱光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19-122
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古汉语教材“通论”部分的编次应当以“音韵”起首,因为“音韵”是“文字”、“词汇”、“语法”等语言性内容及“古代文体”等文化性内容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金属器、文字、礼仪性建筑物以及从大型环状壕沟聚落发展到城郭都市的真正出现,才能作为中国古代都市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所以说,其形成的上限年代并不是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而应是河南安阳殷墟文化的晚期. 相似文献
19.
杨天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0(5):31-36
《礼记》49篇的初本,为西汉今文礼家戴圣所编纂。自西汉至东汉,《礼记》在流传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的本子。东汉末年郑玄据诸本加以校勘,并为之作《注》,列之为《三礼》之一。三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除一度几为王学夺席,他皆惟郑学独尊,且唐于《三礼》独重《礼记》。宋元明时期,《礼记》学颇染宋学习气。清代号称经学复盛,然《礼记》学则未堪其称,诸经独《礼记》无新《疏》。 相似文献
20.
易雪玲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35-39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仅表明加工贸易能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并为确定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供理论指导;产业内贸易理论指明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跨国公司理论解释了加工贸易与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紧密联系;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指出建立国家竞争优势是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深入研究这些理论可以进一步明确如何开展加工贸易,确定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