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狄金森与陶渊明诗歌中的死亡意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月增 《中州学刊》2004,(4):115-117
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传统截然不同,在对死亡的同一主题的描写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对狄金森与陶渊明作品中所体现的死亡意识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明显看出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不同的思想文化渊源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运用"陌生化"理论分析狄金森的诗歌,探索其诗歌在形式、格律音韵以及语法语义上等各方面对传统的叛逆及其相应的陌生化效果,总结她的诗歌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语义含糊性的社会生活、思想感情和个人事业方面的基础,继而探讨了由此而迫使她去寻求如何在诗中隐藏、掩饰她的感情和思想,如何把它们包含在她的词汇和句法之中.因此语言成了狄金森思想感情的密码、符号和面具.诗歌语义的含糊性实际上是狄金森一种自觉的策略.正是这种含糊性,读者才得以在广袤的想象空间驰骋.  相似文献   

4.
:19世纪美国女诗人狄金森毕生抛弃婚姻生活、社会交往和一切功名利禄 ,始终与诗歌为伴。她的诗作展现了一位独特女性对生活表面形式的拒绝和对生活内在本质的恋慕之间矛盾的心路历程 ,也是最真实的狄金森精神世界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杜明甫 《学术探索》2013,(3):108-111
狄金森诗歌的想象艺术极具个性,富有“惊奇”特质,其想象艺术绚丽多彩。狄金森诗歌想象艺术包含了真与美的丰厚蕴涵。她的想象艺术的成功在于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诗歌想象艺术这一美学宗旨,并以此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揭示生活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诗歌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劳伦斯撰写的第一本诗集《爱情诗及其他》,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所著,由后人遍选的《更多的三色堇》和《最后的诗篇》两部诗集,死亡一直是劳伦斯挥之不去的主题之一。然而,越是读到最后人们越会发现劳伦斯笔下的死亡从无限哀怨的怅惘,逐渐转变成视死如归的坦然和坚定,以至于到最后期待死亡带来生命的重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劳伦斯不同时期的死亡诗歌,从而把握其对死亡的哲思。  相似文献   

7.
复义是狄金森诗歌中主要的艺术手法之一。狄金森诗歌中的复义主要包括词汇、修饰性短语和整首诗等。狄金森诗歌中的复义丰富了其诗歌的内涵和意蕴,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复义使狄金森的诗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产生了一种朦胧美,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狄金森诗歌中的复义是构成狄金森之谜的一个主要原因,正是她诗歌的多重性吸引着众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8.
1890年前美国文学大众对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普遍赞扬的事实及诗人文学界朋友对她诗歌的积极评论,说明1890年前的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批评是正面褒扬的,同时,作为诗人的艾米莉.狄金森,生前即已风靡一时,而非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9.
19世纪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短暂的一生、奇特的经历、丰富离奇的内心世界、饱受痛苦的心灵和由此激荡出的充满睿智的诗作,折射出诗人的艺术特质,勾勒出一幅独特的"心灵风景图"。  相似文献   

10.
孙加 《南方论刊》2007,(5):95-96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生命中不同阶段的诗作,探讨了诗人对待死亡态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狄金森的诗歌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孤独体验:信仰上不入流,尝尽分离及死亡带给生命的失落感;而作为女性,狄金森也深深感受到在父权制社会及父权诗学中所遭遇的身份焦虑.孤独带给诗人疏离感及痛苦,但同时也成为她追求精神自由、保存个性的一种策略,为美国个人主义思想做了新的诠释.狄金森在孤独中选择了另一种言说方式,以此挑战男性的主流话语权力、伦理规范及美学标准,从而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及世界的独特思考和顿悟.  相似文献   

12.
在漫长的世界文学史上,几乎没有第二位像狄金森这样在生前默默无闻而死后又让世界突然震撼的诗人。本文对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成长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她诗歌的主题意蕴并揭示诗人的成长经历对她诗歌的主题意蕴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艾略特的《荒原》所渲染的死亡意识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概括力,既展示了西方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荒芜,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终极意义的思考。作品所表现的死亡不是生命存在的否定形式,而是现代人实现形而上的生命永恒和形而下的灵魂救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77-82
狄金森诗歌中存在多个说话者,其中女孩、女人与女王的声音是诗人多重身份在不同阶段的化身,标志着诗人从借用小女孩声音挑战社会规约、坚持独身以抗议妻子角色到确立女王声音权威以重构乌托邦式诗意自我的升华。深度隐藏且未受重视的女巫声音则构成整个诗集中不和谐的音谱,却更能反映女诗人作为社会边缘存在的身份困境。狄金森赋予巫术以颠覆性隐喻意义,从中挖掘神圣与崇高,体现出诗人从边缘向中心的突破,实现精神上的反拨与超越。  相似文献   

15.
卢焱 《中州学刊》2006,(4):226-228
死亡是余华作品最突出的主题,它经历了对死亡表象的描绘、死亡思考和死亡承受的嬗变历程。余华在早期的作品中沉迷于对死亡表象的大肆渲染,小说充斥着“暴力”、“血腥”、“杀戮”;随后他遁入对死亡哲学层次上的思考;最后让人物感受死亡、咀嚼死亡、承受死亡的打击,逐渐的超脱使灵魂上升到一个平静自足的境界。余华关注死亡尤其是关注个体的死亡,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接近了文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17.
论萧红小说的死亡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论及萧红小说死亡主题的两个方面 :一是从死亡反观生命的情感表现 ;二是面对死亡不屈不挠的生存哲学。死亡主题也是生命主题。  相似文献   

18.
许多中国当代诗人对死亡的书写往往从死亡本能的角度切入,营造出诗人自身的精神幻象,从中透露出诗人们或具积极性、消极性和中性(中间状态)的无意识心理及情感体验,显示出诗人们死亡心理与情感体验内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结合有代表性的文本,对当代诗歌死亡书写中的精神幻象的具体内涵予以分析,是很有文化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家约瑟夫·海勒作品中的“黑色性”,主要是指小说中的死亡书写.海勒的小说人物展示了人类在精神对抗物质的生存困境中的挣扎,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死亡威胁面前挣扎着生存下去.由于对死亡的恐惧,小说人物产生了对时空的错乱感.尽管死亡是海勒小说的中心主题,但是死亡并不是其作品的最终归依点.海勒的小说总是蕴含了“再生”的希望,可以被称为“充满希望的黑色幽默小说”,这也是海勒区别于其他黑色幽默小说家最重要的一点.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3 0年代以来的现代文学 ,表现出对待死亡的自然主义态度 ,即一种对待个人生命终结不迎不拒、不喜不忧、随其自然的态度。这种生死观的产生有其现实原因和文化传统渊源。文章还在与五四文学的个性主义死亡观的比较中 ,阐释了自然主义死亡观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