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环境问题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一直采取资源开发导向战略,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工业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国能源和原材料短缺状况,也比较明显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近年来,我国东西部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之际,民营企业仍存在体制上的弊端并影响其进一步发展 壮大。在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之时,我国应着力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 中,主要面临着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贷款与担保难、政策不公平以及体制的不完善与法治的不健全等一系列 法律问题。为此,应通过依法营造民营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以进一步保障民营企业顺利、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环境公平问题在农村社会凸显,严重威胁着农村社会的环境安全和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城乡环境不公更成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村居民在环境资源的分配使用、环境污染后果的承担等方面都明显处于不公平的境遇。因此应当结合环境公平理论的新要求以环境公平为基本理念构建新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实现城乡环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新疆怎么办?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很多,其中,如何学习和借鉴东部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一个应引起党政部门和理论界、企业界深思的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的经济社会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其发展速度之快、制度变革之深,有目共睹,举世公认。但是相比较而言,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西部的增长和发展在总体上要明显落后于东部,甚至在90年代以后,东西部原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反而被进一步拉大了。遏制东西部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从多方面努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这正是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5.
陈新 《学术探索》2003,(6):29-31
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收法制环境是我国对应WTO挑战的一项重要税制建设及其社会公民素质培养问题。当前 ,相对严重滞后的税收环境 ,直接地制约和影响着税收征管活动 ,如何从税务制度建设与市场运作机制的环境中 ,把握和处理好这一关系和难题 ,是税务体制深化改革与实践探索的新任务和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公平与补偿:环境政治与环境伦理的结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谋昌 《文史哲》2005,(6):5-11
“环境政治学”的提出,把环境问题提高到政治高度;“环境伦理学”的提出,把环境问题上升到伦理(哲学)高度。环境问题成为政治和伦理问题,是20世纪中叶一场伟大的社会运动——环境运动的结果,它导致政治学和伦理学的现代化。环境公平与补偿是环境政治与环境伦理的结合点,而合理有效的生态补偿原则与机制的确立是其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一、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差距与机遇(一 )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差距东西部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远远超过了东西部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我国现有的贫困人口基本上是农村人口 ,大部分生活在西部农村 ,应该说东西部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是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主要标志。东西部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最主要的原因是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具体来说 ,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与东部地区相比 ,其差距至少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总体规模上的差距。东部地区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国的 64.9% ,几乎是中西部两地区总和的 2倍。而西部地区产值只…  相似文献   

8.
环境与发展--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与发展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但正是在这一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立场存在着根本的分歧。本文通过论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发展经济的必要性,以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理论为基础,展示了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王宏 《理论界》2005,(3):74-76
环境侵权精神损害是环境侵权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其适用范围、归责原则等都有自己的特点,我国环境民事责任制度理应规定和完善这一内容,以救济受害人的精神损失。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平现状测评的内容包括社会资源的实际分配状况和民众的公平认知状况。在现代社会,环境逐渐成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分配客体之一,因此社会公平认知状况的研究应当对民众的环境公平认知给予充分重视。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民众的环境认知状况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从社会公平视角对民众的环境认知问题进行的研究仍显不足。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从对环境优美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环境公平的感受两个方面对当前民众环境公平认知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户籍类型对于环境重要性的认知影响显著,与农村户籍人口相比,城镇户籍人口更加看重环境优美的重要性。受教育程度和所在地区对民众的环境公平感受也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认为一些人居住在环境污染地区是不公平的;从所在地区看,与西部地区相比,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居民更倾向于认为一些人居住在环境污染地区是不公平的。因此,相关研究发现对于进一步促进环境公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