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评述了有关第二语言形式的习得顺序、第二语言学习者对普遍语法是否可及、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和第二语言学习者是否能达到本族语水平等问题研究的新进展。其趋势是,重视对语言习得的认知解释,关注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共性。  相似文献   

2.
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的有关问题:一、正确处理词汇与语法的关系,确立词汇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二、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与第一语言词汇习得的差异;三、第二语言词汇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普遍语法中邻接原则为例,引述国内外有关实验研究,证实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可及性,并指出普遍语法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语法习得模式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特征突出体现在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语法词素、否定句和疑问句的习得过程中。追根溯源,这种相似性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人脑天生具有内化语法规则的习得机制。在外语语法教学中,创建高质量的课堂习得环境,有利于内化语法规则。在学习外语语法时,增强学习语法的意识,有助于加快语法体系的习得。外语教材编写者和外语教师在编写教材和教授语法时,要尽量与语法的自然习得规律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5.
人类语言的能力通过后天努力习得 ,语言习得分为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比第一语言困难得多 ,复杂得多。人们在进行第二语言习得时往往会受到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 ,这些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人格、社会环境、学习动机及学习态度 ,其中学习动机对人们的第二语言习得影响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学习水平组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特殊疑问句习得的测试,以普遍语法中邻接原则为理论依据,对第二语言习得中普遍语法的可及性以及在特殊疑问句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受到母语知识及第二语言输入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成人“语言习得机制(LAD)”或“普遍语法(UG)”是否仍然起作用?当成人有机会运用所学的第二语言 进行自然地交流时,能否有效地习得这门语言?语言课堂怎样给学生提供一个模仿自然的习得环境使学生更有效 地进行语言学习?本文回顾了有关成人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得出成人二语学生的天生的语言资质或普遍语法 (UG)仍然有效的结论,并提出采用交互式语言教学的方法能够使语言习得机制发挥作用,促进有效的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8.
是关于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可及性问题四假说的综述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普遍语法可及性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概述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完全可及、不可及、部分可及以及间接可及,但这几种观点均无法完全反映二语习得的全部事实。事实上,不存在普遍语法是否可及的问题,普遍语法是恒定的,它在二语习得或外语学习中以某种方式起作用。因而,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语言输入以及某些具体的语法现象和文化知识,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外语。  相似文献   

10.
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疑问结构习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乔姆斯基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原则与参数理论,普遍语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等相关研究领域。目前,国内研究主要以第二语言疑问结构的习得为研究对象,探讨生成语法框架下疑问结构习得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制约母语迁移的多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迁移研究是二语习得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母语迁移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从语言、社会和心理三个角度探讨制约母语迁移的多重因素。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临界期前后的语言习得者在大脑发育、认知模式及语言输入等方面的差异如何决定了临界期前后语言习得的差异 ,指出临界期是决定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 ,进而提出第二语言习得同第一语言习得一样存在临界期 ,而这个临界期同第一语言习得临界期一样 ,也应存在于青春期以前  相似文献   

13.
学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自身的心理内在发展和心智能力,要使外语教育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就必须回答外语学习过程与儿童母语习得的异同。本文对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理论作了综述,并对二者的逻辑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自然语言环境中语料输入的特征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分析了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中语料输入的特点,挖掘了自然语言环境中语料输入的基本特征.指出在自然条件下,语料输入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可理解性和无序性特征.联系外语教学,探讨了在课堂语言环境下,如何调整语料输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创建自然语言环境,促进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语法化与母语习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儿童母语的虚词习得和儿童母语习得中语言结构的语法化过程特征两个方面研究语法化与母语习得在过程上的正相关,从而证明母语习得实际上是语言发展过程的重演。语法化研究语言结构的产生过程,而这一过程与个人母语习得的过程相当。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言迁移理论、语言习得理论,特别是二语习得理论一直是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借助二语习得研究的成果,三语习得研究成为应用语言学新的研究热点。三语习得探究在一语、二语的同时影响下所涉及的更为复杂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快速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制约母语迁移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尽可能地让学习者们在今后的二语习得过程中促进正迁移,避免负迁移,保证语言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儿童母语习得研究是语言习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人类的思维运作和认知发展。其中,对儿童语义系统习得的研究揭示了儿童早期的概念获得和语义发展的紧密联系。概念的形成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基础,而对概念和概念形成的研究属于认知科学的范畴。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阐释了儿童语义系统习得和概念发展的关系,讨论了儿童语义习得过程中语义知识形成、概念范畴化以及儿童词语语义中的认知学特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母语习得研究中出现的“先天后天”论之争的学术背景和原始资料的分析 ,剖析了涉及这场争论的某些误解产生的主要原因 ,并针对语言习得研究的实际需要 ,进行了研究方略和理论评价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以频率为中心的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输入频率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的重要因素,并对语言结构的能产性起着决定作用。投射假设则认为,语言习得并不完全以语言输入为基础,学习者对某个语言参数的习得往往蕴含着对另外一个相关参数的习得。频率和投射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利用这种互补有利于促进语言习得的进程,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