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辫子”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是鲁迅对中国文化保守性特征的典型概括的结果,是鲁迅情感和思想借以表达的对象物,它使鲁迅作品讽刺和幽默的色彩更加鲜明,也体现了鲁迅创作中取材与加工的个性特征,研究“辫子”对鲁迅创作的影响,可以加深对鲁迅作品美学及思想意义的体验与理解。  相似文献   

2.
萧红以其女作家特有的细腻和敏感,观察和记叙了作为战士、师长的鲁迅,也描绘了作为父亲和朋友的鲁迅。表现了文学青年对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敬仰  相似文献   

3.
从“杂感”到“杂文”——鲁迅杂文的文体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鲁迅杂文的创作动机和现实环境影响出发,从体制、内容、表现、风格等方面分析鲁迅杂文的文体属性及特征,提出了鲁迅杂文作为新型的文学体裁的文体依据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笔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情境和文化意蕴,其中几个笔名与《周易》有着深刻的联系。鲁迅巧妙地化用《周易》的卦名作为自己的笔名,这些笔名不仅与署此笔名的文章内容密切相关,暗示着鲁迅的立场和态度,而且传达着鲁迅对《周易》精神的继承。  相似文献   

5.
进化论与泛神论对鲁迅、郭沫若而言不仅是作为理论学说而更是作为思维方式从而在“五四”文坛发挥巨大作用的,它们使鲁迅、郭沫若的思维矢量分别指向未来和远古。由此也便产生了“五四”“为人生”与“为艺术”的两大分野。作为人类种族性记忆的集体无意识原型的原始思维方式,在鲁迅那里凝成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代表——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郭沫若那里则化为其前期新诗的艺术构思,创作出“别有天地非人间”的伟大诗篇——《女神》。思维方式的变革是文学革命最根本的内因。鲁迅、郭沫若研究的最终出路不是局限于学术圈子内的花样翻新,而在于开放——在民族巨人的定位下进行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哲学视角是孙郁的鲁迅研究中起步早、且一以贯之的一个方向,他独创性地将鲁迅与康德进行比较,认为在强调认识的有限性这一点上,二人不乏相似性。孙郁强调怀疑意识作为鲁迅思想的“内核”,并指出其在文化史上的意义。他以“主体性”思想为参照,对鲁迅思想和作品进行了深度解读,进而指出传统的“主奴文化”是形成“相互主体性”思想的障碍。概而言之,孙郁对于哲学视角的运用,并非纯粹的知识生产,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鲁迅的思想发展特征,探讨了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本文指出,鲁迅处在思想发展的质变时期,"反抗绝望"是他创作散文诗集《野草》的主导思想.鲁迅的这种思想特点反映在散文诗集《野草》的具体创作之中,就是把反抗命运的挑战和表白独立、坚强的人格意志,作为了散文诗的独特意象,并且着意刻划出《野草》所特有的象征与朦胧美的艺术境界.本文认为,《野草》是鲁迅反抗绝望的心灵浩歌,它显示出鲁迅的心灵力度、生命力度,透露着鲁迅探求真理的光芒,追求卓越和崇高的艺术美的光芒.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一件小事》是带有崇尚自然意识的作品。其价值一方面是在于它对封建文化的否定,另一方面则在于它作为一种终极价值,在历史之外为鲁迅提供了一个绝对的价值标准,成为鲁迅战斗精神的深刻的基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出色的文学家,鲁迅总能在小说中精准地把握色彩描写,用简单的色彩词语折射出丰富的文学意蕴和思想内涵。黑色与白色是鲁迅小说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颜色。本文试以黑白两色为切入点,从社会背景和鲁迅个人经历、个性角度对鲁迅小说进行分析,讨论鲁迅小说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0.
娱乐怡性启蒙增识──简论鲁迅的电影观刘棣华(湛江师院湛江524048)鲁迅不仅喜欢戏曲,在他的各类文章和作品中,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和描写,同时他也非常喜欢看电影。许广平说;"如果作为挥霍或浪费的话,鲁迅先生一生最奢华的生活怕是坐汽车,看电影"了。坐汽车...  相似文献   

11.
萧军是“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第三代》代表了他创作的最高成就。作为鲁迅弟子,萧军创作深受其影响。与鲁迅相识相交时,萧军仅是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没有形成成熟完备的技巧与风格,创作上有着较强的可塑性,鲁迅巨大的人格精神魅力和具体入微的指导,对萧军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代表作《第三代》尤其在人物塑造方面不乏“鲁迅式”的闪光。  相似文献   

12.
鲁迅作品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教育作用,包括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和批判、倡导博采众长、反对全盘西化、马列主义文艺观教育等等。必须充分发挥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作用,认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联系现实认识鲁迅作品,结合教学发挥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3.
鲁迅在世时,留存、收藏了不同美术家创作的七幅鲁迅肖像。这一行为可视作鲁迅体认自我、“自塑”形象的一种方式。1936年之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鲁迅图像创作从私人情感的表达转为政治话语建构之诉求,逐渐演变为一种“图像政治”。由于图像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和魅惑性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进行意识形态建构,创作鲁迅图像自然是阐释和“争取”鲁迅的绝佳方式。经由美术家们一次次的呈现、改写和重塑,“鲁迅”游离于历史本体,而成为某种政治表征和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14.
陆耀东在《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1期撰文《“五四”时期的鲁迅与传统文化》指出,“五四”时期的鲁迅,在家庭中,作为长子、长兄,在教育部,作为分管文化工作的官员,其言行大多未逾传统文化规范。作为大学教师,他在教学和学术活动中的“反传统”,主要表现为:敢于赞许文学中的创新和在研究中敢于发表创见。作为作家、思想家的鲁迅,则激烈地“反传统”,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文化急剧转型的必需,是创建新文化的必需。他的“反传统”内涵,在社会制度、封建等级观念、政教观念方面,主要是“破除”;在文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以鲁迅批判为基点,条分缕析出张弦作为新时期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他自觉承继了鲁迅所开创的民族反判精神,在爱情婚姻领域内揭开封建余毒留下的伤疤,深剖出新时期国民软弱、麻木的劣根性。同时,在揭示底层人物与知识分子劣根性的基础上,将笔触伸向了新的批判对象领域,在批判所产生的影响、基调上进行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拓新,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鲁迅民族反判精神。  相似文献   

16.
姚文元是个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阶级异己分子,是鲁迅鞭挞的叛徒、特务姚蓬子的“世家子弟”。他出于反动的阶级本性,一贯以研究鲁迅为名,大肆进行攻击、诬蔑鲁迅的罪恶活动。这个反动文痞,为了反革命需要,有时表面上不得不恭维几句鲁迅,骨子里对鲁迅恨得要死,怕得要命,施展种种阴谋诡计来歪曲、低毁鲁迅。一九七二年九月,姚文元在一个黑批示中,狂妄地叫嚷对鲁迅著作要“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加以批判”。其实,他早就干了许多歪曲和攻击鲁迅的勾当。一九五九年,他写了一本《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此书…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文学道路选择始终是众说纷纭的热门话题。传统文学史认为,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幻灯片”事件。但悖论在于,相比传统的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学创作,鲁迅应该切身体会到了以幻灯片或电影为代表的视觉传播的巨大普及传播效果,但鲁迅却最终选择了传统的文学写作。以文本梳理为出发点,分析鲁迅所具有的现代性悖论,并推断正是基于对以影像为主的大众消费文化的清醒认识,并在中国传统精英主义的影响和尼采超人哲学的合力下,鲁迅的文学道路才最终以传统的文字为中心,建构了对中国国民性的深刻批判。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杂文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在内忧外患的交织中诞生并走向丰富和成熟的。鲁迅把现代杂文称为“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鉴于鲁迅毕生致力于用杂文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经国大业,留下了宝贵的理论经验和杂文作品,此文旨在梳理鲁迅对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性贡献,探索中国现代杂文中的鲁迅精神,及其对鲁迅杂文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思想家的鲁迅,杂文是他最得心应手的武器,他对这种文体确实有某种程度的偏爱。他认定杂文是“和人生有关”的一项“严肃的工作”,因为有人需要,也“有人憎恶”。鲁迅的杂文具有巨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它撕去旧社会的假面,展现光怪陆离的人生百态;它总结了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提供了返观历史的一部“信史”;它还着力于对作为民族心理特征的国民性的解剖,更使鲁迅杂文具有极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于鲁迅文章生涩难懂,很多学生不爱学习,语文教师应注重小学鲁迅语文教学,由浅入深,逐层深入,从整体上梳理鲁迅小说主题,把握鲁迅作品学习的整体脉络。虽然时代在变迁,课程改革在进行,但鲁迅精神却一直与我们培育青年学子的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