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圣外王既是儒家最高的理想人格、价值观念,也是其最高的政治目标和终极关怀。内圣以外王为依托,外王以内圣为基础。儒家强调内圣外王、由圣而王这样一种单向度的政治诉求,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很容易转化为其反面。理论上是圣者为王,实践中是胜者为王。理论上的圣王崇拜和实践中的胜者为王之间的张力,使得对道义的追求变得软弱无力,清官情结由此产生。清官情结不过是封建专制政治的必然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维持和延续封建专制统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企业能力理论从企业内部探寻决定企业成长的动力,它的发展经历了资源基础观和能力基础观两种流派。能力是基于人力资本能动作用形成的对资源的配置过程,而能力观又包含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两个研究分支,其中,核心能力是企业能力概念在组织实践层面上集中于技术和技能关键能力的更深入界定,动态能力则是对核心能力动态发展演化的深入诠释。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与海德格尔实现了关于真理观的思维方式的两次变革,这两次变革基于两个不同时代的不同需要,且又存着逻辑上的关联。本文在阐述这两次变革的必然因由及内容的同时,着重论说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4.
论庄子的内圣外王之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庄子》的《齐物论》到《天下》 ,再到《天道》的主要段落中 ,可以看出庄子内圣外王之道思想的逻辑发展过程。庄子内圣外王之道的主要特征是以道家的因顺自然为出发点 ,并汲取儒家的仁义说与人伦观 ,以及法家、阴阳家等学派的部分思想 ,最后又以道家的因顺自然为归宿。庄子的内圣外王之道 ,是庄子有关道术之全体大用思想的完整体现 ,因而可以看做是他晚年的思想定论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极为困难的背景下,农村和农民问题成为革命和现代化的中心问题。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土地革命,把农民对土地的需要与革命的价值取向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此举不仅在实践中有效地解决了革命的主要动力问题,而且还在理论上厘清了革命与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庄子>的<齐物论>到<天下>,再到<天道>的主要段落中,可以看出庄子内圣外王之道思想的逻辑发展过程.庄子内圣外王之道的主要特征是以道家的因顺自然为出发点,并汲取儒家的仁义说与人伦观,以及法家、阴阳家等学派的部分思想,最后又以道家的因顺自然为归宿.庄子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庄子有关道术之全体大用思想的完整体现,因而可以看做是他晚年的思想定论.  相似文献   

7.
元代清官戏是在元代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主要受到元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影响,不同于明清以后的清官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仅就元代清官戏的时代特征,从主題、清官形象及清官断案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粗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论元杂剧中的权力崇拜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权力的追求与驯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产物.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礼教的代代熏染、科举制度的反复筛选,形成了皇权至上、官本位以及男权中心的社会文化秩序.通过对元杂剧中鲜明的权力崇拜情结的解剖,可以使我们从一个历史的横断面清晰地看到这种社会文化秩序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人们喜欢用"内圣外王"来表达儒家的理想人格,概括儒家的人生哲学."内圣外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具有人格意义,而且还具有政治理想的含义,所体现的是既内在而又超越之旨.应予以批判与继承,至今它对"安身立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盐城历史上的清官言行与廉政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清官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及其廉政文化建设,对于以史为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官文学的成因是现实苦难的显影、民众诉说苦难心理以及文人拯救苦难情怀三者的合一。通过清官文 学的成因分析表明,清官文学的产生完全是文学自身生态机制作用下的结果。清官文学的合理价值集中表现为 它的现实品格。  相似文献   

12.
包公是中国清官文化的符号。清官文化在中国的形成和延续,反映了在君主专制的封建时代,无权无势的底层民众对清明政治的期待和对主持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的祈盼。中国清官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以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封建道统为核心。清官廉臣虽有缓和社会矛盾、为巩固封建帝制服务的一面,但他们刚正不阿、惩恶扬善的道德人格却有超越时代和阶级的普适价值。  相似文献   

13.
《老残游记》清官批判思想之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鹗自称 :历来小说“有揭清官之恶者 ,自《老残游记》始”。其实 ,《老残游记》对清宫的批判 ,一源于司马迁《史记》以及历代史书中的《酷吏传》 ,一源于李贽评点杨慎《党籍碑》之文章。李贽“君子而误国”、“清官之害大”的思想 ,以及对程朱理学的非议 ,对《老残游记》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清正廉洁以民为本--清代名臣陆陇其政绩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名臣陆陇其,在任嘉定、灵寿两邑县令时以清正廉洁而著称.他从"民为邦本"的传统儒家思想出发,锐意求治,积极为百姓减免赋税、打击豪强、移风易俗,堪称清代为官者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16.
为吏品格与执法公正是儒法两家思考的重要问题。韩非“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思想,推崇法治的根本意义,强调官吏执法教民的治国理念。睡虎地秦简中出现的两种不同“吏道”思想,以及汉代循吏与酷吏的急剧分化,则揭示了韩非“以法为教”思想的终结。《说苑》儒法结合的“为吏之道”为执法公正提供了坚实的人道基础。  相似文献   

17.
执政为民的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执政党的基础是人民群众,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性质、宗旨决定了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性。执政党唯有执政为民,其地位才能稳固持久。  相似文献   

18.
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是全社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廉政文化的内涵及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探讨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公案小说作为小说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明显的尚"清"、崇"法"、重"理"的精神风尚,它通过清官这一载体得以显现,从而赋予清官文化"激清扬浊"、"情法相容"、"循理而治"的美学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