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全 《决策与信息》2013,(11):163-164
数字传媒艺术专业是以摄影摄像制作、非线性编辑、视频设计与制作与流媒体交互设计为目的的工作室制的项目课程教学;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建设从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设置结构、工作室教学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与职业能力和专业培养要求等方面对其进行可操作性的分析阐述。进一步分析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为核心的多模块教学体系并行,打破艺术设计类课堂教学以往传统专业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强调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实用性和以学生未来职业定位的导向性作可行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专业,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驱动下,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创新局面。这主要体现为“行业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三大创新要素。三大创新要素看似具有一定独立性,其实是密切关联的,尤其体现在全国高等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课堂之上。然而,教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行业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来提升学生就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新时期环境以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才?文章就此展开,针对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展开,结合“理论与实践一并重视”“强化学生专业交流”和“建立校企协同机制”专业教育课堂之下的三大标准,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以重庆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为例,指出学校对学生专业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表明该创新教学模式在学生职业生涯过程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二十世纪后期互联网文化的快速发展,对于艺术设计乃至艺术设计的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课程数字化的管理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创意图像设计课程作为以图像为载体的艺术设计课程,通过互联网技术快速掌握世界图像设计发展的动向,身临其境的感受大师们的生活与创作,接轨国际;同时,互联网也使图像设计教学更加灵活,大量的设计信息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创作资源。创意图像设计课程结合教学需求,从优秀图像设计案例库、图像设计素材资源库以及优秀学生作品资源库对教学资源与教学成果进行数字化管理,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于居住环境也逐渐变的重视。在房屋设计这方面,艺术设计毕业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对艺术毕业生的培养重任就落在了各个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在校短暂的三年教育中,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学生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以下三个方面:现如今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特征和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模糊评判法、实验法对排球扣球技术教学法优化组合模式的设计过程和实验效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优化组合教学法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情感,实现了现代体育教育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总结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训的几个方法:感情的表达培养;情感的表达培养;情感的升华培养。  相似文献   

7.
周爽 《科学咨询》2009,(19):61-61
情感教育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数学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技能,更要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现代教学理论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知识输出——输入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关系融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徐方 《管理科学文摘》2009,(35):364-365
职业学校是以重点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应用人才为目标的,艺术设计专业也是如此。但如果学生设计职业技能素质不强,或者在就业后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适应用人单位的设计实践工作,就必然会影响其就业竞争力。加强艺术设计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已是当务之急。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别怡 《经营管理者》2013,(5X):374-374
<正>心理学上所谓的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体育教师要经常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进行更为直接、具体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当今高校进行教育改革的目的,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所在。对于我国的众多工科院校来说,培养高质量的艺术设计专业硕士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因此,如何构建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从当前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培养情况来看,可以发现大多都存在着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方案不完善、教学条件有所滞后等多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可以采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完善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整合各方资源改善教学条件等措施,推动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下进行小学数学的教与学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只有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新课程的目标。本文对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提出了要加强“四性”,即: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性;加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加强知识教学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2.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学科,它集科学、艺术和技术于一体,是科学与艺术的完整统一,而其中的造型基础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发挥着联接设计专业与设计理论课程的桥梁作用,对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方向引导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现状,指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情感的教育培养需要通过学校全部的教育教学、生活过程来实现。对农村小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就是从学生(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层面和小学生情感的稳定性层面出发,着力教育内容生活化、策略研究艺术化、情感评价人性化入手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乐观的态度,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真切促进学生成长,切实提高现代教育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中职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而职场情景教育是其很好的载体;职场情景教学法的科学运用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专业兴趣,提高动手能力,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对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特点的分析,在职场情景教学模式的整体框架思想指导下,遵循中职学生的阶段性学习规律,探索有效的职场情景教学法,以更好地指导专业实践教学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象语言表达的能力,传统的造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能否适应新的设计学科发展,已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界新的研究课题,设计学科的造型基础教学应具有其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培养方法,在有限的造型基础课程训练内达到一定的造型能力,并兼备独立的创新意识和无尽的艺术想象力。造型基础课程对以后的专业设计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在造型基础课程训练的初期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而不是单纯的技术训练或审美的训练,争取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造型基础能力与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艺术设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论述了创新意识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后,并探讨了艺术设计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计算机专业学生操作能力低下、专业设置太过笼统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三个方面指出了本专业教育存在的现状,并从教育教学方法、方式(实施项目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学生自我肯定-自信心培养)和教师技能实践能力改革两方面,论述了如何进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的改良。  相似文献   

18.
情感教育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日标之一.数学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技能,更要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现代教学理论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知识输出--输入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19.
《小学德育纲要》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各科教育应以思想品德教育为根本,一方面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会尊老爱幼互相团结;另一方面培养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热爱自己的祖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实行“教学工场”模式已成为许多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教学工场”实训教学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文章主要以我校商经专业“教学工场”实训课程入手,设计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动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为目标的实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