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努力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路子,在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形势下,有效做到将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其主要做法是"六到位":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西省浮梁县充分认识到性别比失衡带来的严重危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通过加强领导、强化宣传、规范制度、完善利导、严厉查处等有力措施,初步实现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综合治理,使全县出生人口性别连续多年保持在110以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西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摆上突出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统筹发展,突出做好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的组织领导、真情关爱和强力制约三篇文章,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景德镇市形成强大的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新余市将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作为市委、市政府的一件大事来抓,并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以实施八大工程为载体,促进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实现了人口计生工作科学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西省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以查处"两非"大案要案为突破口,不断加大打击"两非"力度,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据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25,与上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西省高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整治工作,以优质服务为保障,加强领导,注重宣传,加重奖扶,完善制度,综合治理,形成了一套高效运转的长效工作机制,出生人口性别比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观察数据基础上,描述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现象,并对其内在机理做出解释。研究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周期性波动是一个普遍规律,其波动周期与生育间隔相关。正常情况下,周期成分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影响较小并且稳定。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周期成分明显大于其他国家,这与中国强烈的性别偏好有关。周期成分不是影响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主要因素,性别选择行为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尊重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的客观规律,关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中长期变化趋势。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拐点"已经出现,在继续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的条件下,出生人口性别比将进入下降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韩国出生性别比问题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持续升高的势头。2000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9.92。地区间、城乡间出生人口性别比差异也较大。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起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1990年高达116.5。但经过韩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2004年韩国出生性别比下降至108.2,接近正常水平。韩国应对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成功经验对解决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会昌县建立政府牵头、部门主导、社会联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加强领导。成立了由人口计生、公安、卫生、药监、纪检、妇联等部门组成的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小组,建立和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将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纳入全县人口计生工作目标考核。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的人口性别结构主要由出生人口性别比、死亡人口性别比、国际迁移人口性别比共同决定。中国并非移民国家,人口性别比结构主要由出生人口性别比和死亡人口性别比共同决定。本文利用各年普查数据进行估算和预测,构建连续的出生队列并以此数据对我国人口性别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人口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而在我国的生育文化特征下女性人口在低龄组更容易被瞒报,所以统计数据的瞒报、漏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低龄组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程度,但不能把瞒报、漏报认定为性别比偏高的主因。根据生物学一般规律,在同等客观条件下男性的死亡概率在任何年龄均高于女性,总体上同一出生队列的人口从出生到进入婚龄,男性死亡人口规模大于女性,所以婚龄人口性别比在没有国际人口迁移影响的前提下必然要小于出生人口性别比。低年龄组死亡人口性别比对于婚龄人口性别比具有重要影响,但由于科技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不断降低,死亡人口性别比不会给婚龄人口性别比带来决定性的影响,不会改变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会导致婚龄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基本事实。通过对2020年婚龄人口相应出生队列的分析,认为无论采用哪种数据来源和方法计算,持续偏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必然会导致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衡,进而导致一系列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反映,我国出生人口的性别比是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116.86提高了1.2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全国许多地方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的情况下,浙江省湖州市却连续24年保持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  相似文献   

13.
人口自然出生性别比是分析和评价人口出生性别比偏离的重要指标,中国对人口自然出生性别比的研究一直比较缺乏。人的出生性别比正常范围为102~107,国内一般都是以其上限作为标准判断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程度。但是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利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双生子信息探讨双生子出生性别比特征。研究表明,中国1989年双生子出生性别比为104.87,在女性主要生育年龄阶段生育的双生子出生性别比是相当稳定的,比较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出生性别比。相比较而言,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不仅普遍偏高,而且随女性生育年龄变化的模式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新洲区、蔡甸区、江夏区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这4个区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5%,若按正常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推算,其对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贡献率达57%,使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7.4。因此,这4个远城区可谓是武汉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重点区域。在这4个远城区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引导群众树立性别平等意识,不仅可以遏制武汉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而且可以对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综合治理提供典型示范经验。2009年,武汉市人口计生委制定"‘武汉市  相似文献   

15.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切实促进社会性别平等,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重要任务。2000~2010年间,在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湖北省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比"五普"下降了4.01个单位值,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从本期开始,我们聚焦湖北省生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邀请湖北省人口计生委主任杨云彦介绍湖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经验及思路,并分期刊登部分地市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长达20多年。"六普"显示,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06,显著高于正常值上限107。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普遍、显著偏高,已成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浙江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先于全国,在1990年"四普"时就高达118.09,为当时全国之最。后经全省上下积极努力,至2000年"五普"降至113.86。此后,全省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徘徊在113左右。然而,近几年又出现了升高趋势,"六普"统计,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8,相当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面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  相似文献   

17.
为切实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河北省黄骅市大力开展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发展趋势的分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坚  孙克 《西北人口》2008,29(5):93-97
人口出生性别比是人口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章采用非线性分形分析R/S法,对1950—2003年间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发展演变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发展演变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发展趋势存在很强的持续性,即出生性别比在未来的53年间持续偏高的概率将很大;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发展演变可能存在一个大约27年的周期。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滦南县坚持统筹推动、宣传引导、制度规范、优惠帮扶“四到位”,不断强化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良好态势,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统筹推动到位为综合治理提供坚强保障滦南县始终高度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研究出台了《关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的意见》,明确了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的目标、措施以及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县委、县政府将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  相似文献   

20.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出生人口信息,推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工作的深入开展,江西省贵溪市在2009年推行出生实名登记制的基础上,2010年又在全市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和医疗卫生、保健单位全面推广应用“出生实名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建立以出生实名登记信息为主,涵盖孕妇终止妊娠在内的信息资源库,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全市人口出生情况,而且及时掌握了全市人口出生陛别比情况,有利于全面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