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原有语言知识对新的语言系统的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它包括学习者的母语以及已经习得的其他外语对正在学习的另一门外语的语言迁移。对语言迁移的研究引发了两种乃至多种语言的对比分析。由于英语和法语悠久的历史渊源,因此本文是在中国的学习者在已经有一定英语基础上学习法语而进行的英语和法语的比较研究,以期给予中国的法语学习者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语言迁移一直是语言习得研究中的热点。在三语习得领域中,迁移不仅来源于学习者的母语,二语在三语习得过程中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本文从三语习得的角度,以语际迁移理论为指导,着重探讨我国英语专业学生在三语(二外法语)的学习过程中, 英语对法语学习的迁移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二外法语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词形学和句法学的角度总结了英语和法语存在的差异,并通过两种语言大量例句的对比来分析和强调了法语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使英专学生在二外法语的学习中有效地避免英文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语言迁移理论,分析英语在德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笔者认为在德语教学中有目地的使用英语,发挥英语的正迁移作用,可以使德语习得者更快地、更有效地学习德语。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 ,英语教学中如能较好地认识语言迁移规律 ,促进语言的正迁移 ,减少或回避语言的负迁移 ,能大大提高英语语言的教学效果。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语言迁移研究状况 ,分析和总结了英语学习过程中语言迁移的分类、迁移理论、影响因素、应用情况等。希望能对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母语文化的负迁移普遍存在于英语学习之中,它是影响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从词汇、句法和篇章段落三个方面分析母语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负迁移障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正迁移的积极性,减少负迁移带来的影响,更好地促进英语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7.
浅析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中语言迁移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和汉语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的语言迁移现象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了语言迁移在第三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希望从中得到一点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英语词汇量及相关词汇知识十分有助于法语词汇的学习。在法语词汇教学中,结合法语学习者对英语知识掌握的现状,利用英语正迁移,规避负迁移,能够显著地提高法语词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方法调查的基础上,从语言教学,思维方式及情感因素等方面阐述了迁移作用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指出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尽量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母语知识和社会经验来促进第二语言学习,克服干扰,增加正迁移,将学习语言和通过语言学习知识真正结合起来,提高在实际意义上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言迁移与法语习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化等层面分析、探讨了作为"中介语"的英语对法语习得的迁移。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与英语分属不同语系,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影响比较严重。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存在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双方面的影响。结合高职阶段英语的习得。从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及语言习惯四个方面对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负迁移进行了分析。以期运用好这些迁移规律.使母语最大限度地促进英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关系从句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句子结构,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众多语言学家和二语习得研究者们就对其进行过深入研究,而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语言迁移理论研究的不甚多。因此,通过对比分析英汉关系从句,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关系从句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进行探讨,并提出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关系从句的合理方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毕业论文是英语专业研究生三年学术研究和十多年英语学习结果的展示,语言错误过多无疑会影响整个论文质量,还可能引起答辩老师的反感.通过对504篇论文进行错误标注和数据分析得知:毕业论文中出现最多的错误依次是遗漏或衍出的冠词、分裂句、连写句和介系词上的错误,共占错误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普通学校、211学校和985学校论文中各种错误的分布情况大体一致,三组间并无显著差异;绝大部分语言错误会随语言知识水平提高而减少.研究生应积极发现自己知识体系的漏洞,并在教师指点帮助下,尝试不同的方法完善.加强英语规则意识,注意监控,努力减少语言错误,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基本理论观点是: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是对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语言有经济价值高低之分,其经济效用取决于诸多因素。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我国外语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全方位的变革,涉及课程设置、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符合学生的多元需求,实现学习的预期收益,体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学英语教材的可操作性要强,教材市场要有序竞争。师资结构要优化,科研能力要提高,科研成果要倍出。  相似文献   

15.
运用“名词短语可及性递进阶”、“感知难度假设”和“S0层级假设”理论,通过句子补全形式来探究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关系从句的知识与其英语语言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学习者关系从句知识的掌握与其语言水平相关,关系从句知识掌握得好的学生,其英语语言水平也高。(2)学习者主语关系从句、介词宾语关系从句和主语位置关系从句知识的变化对其语言水平有影响。(3)在宾语关系从句内,当从句主语为有生命语义特征的名词时,学习者宾语关系从句的掌握情况对其语言水平不显示影响力。(4)宾语位置关系从句、关系从句外置结构的掌握情况不对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构成预测力。  相似文献   

16.
认识一种语言,应首先从句子结构开始。汉语句的结构和英语句的结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汉语是意合型语言,英语是形合型语言,这就在很多句子结构上产生了不同。文章将从这个方面展开讨论,进而提高对汉语句和英语句特点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两者都是至为关键的,而反馈话语是其重要组成内容。本文探讨了反馈话语的分类、作用及如何改进为有效的反馈话语,以期引起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师同仁的重视,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一位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进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着重分析了教师非语言行为的支架功能以及语言与非语言行为在提供支架帮助方面的互补性。结果表明,教师的手势、面部表情、站立姿态、在教室内的走动主要起到情感支架的作用,教师能很好地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不同支架作用来实现教学和社会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