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井伏鳟二是战后派作家,他作为立足于自然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作家,在日本文坛上独树一帜,巧妙灵活地运用戏谑、幽默、市民性等各种要素构建起别具异彩的艺术世界。《黑雨》是日本战后家喻户晓的最具代表性的"原子弹文学"的"纪念碑",被称为是井伏鳟二的文学创作生涯中最杰出的一部作品。也是井伏鳟二战后作品的最高峰,小说的文学魅力表现在含蓄冷静的写实手法,幽默讽刺中的悲哀,趣味飘逸的叙事风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契诃夫小说不同时期的幽默与讽刺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娜 《肇庆学院学报》2009,30(3):34-36,72
幽默与讽刺是贯穿契诃夫小说创作始终的艺术风格,在契诃夫一生三个创作时期,幽默与讽刺艺术完美交融。使作品呈现出不同的创作特色。选取契诃夫在不同创作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对其创作的幽默与讽刺艺术进行分析论述,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契诃夫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3.
《山椒鱼》和《黑雨》是日本现代作家井伏鳟二前期文学和后期文学的最高杰作.这两部作品风格截然不同,创作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人生经历下,但在作者现察社会的第三者立场、肯定现实的平和态度和追求未来的美好希望这些方面极具不谋而合之处,而且作者的态度更彰显了小说特有的主题精神.  相似文献   

4.
日本近代作家井伏鳟二,其作品以幽默中夹杂着淡淡哀伤的文风和用小人物讲述大道理的选材特点,在日本文坛占据了一席之地。他的文坛处女作《山椒鱼》,讲述了因头脑肥大而被困岩洞的一只山椒鱼的悲剧故事。小说虽然以小动物为主人公展开叙述,却从中刻画出了行走在现实社会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的姿态。以"自我"与"他者"的角度来分析造成山椒鱼悲剧形成的原因,并通过此视角得出了作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国作家乔治·奥韦尔不仅是一名伟大的讽刺小说家,而且在散文创作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贡献。在《马拉喀什》这篇短小精悍的散文中,他以鲜明的反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主题、冷静客观的叙事笔墨、平易清晰的语言风格、及运用得当的对比反衬艺术手法,赋予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实现了他自己提出的“把政治写作变成一门艺术”的创作目标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的风格与礼乐文化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文学史一般认为《西游记》的风格是幽默和诙谐,然而,风格应是作者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体现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各种要素中,而幽默和诙谐只能概括作品的艺术特色,不能概括作者玩世不恭的创作个性,注意的是作品的形式而忽视了作品的内容。本文从分析作者玩世不恭的创作个性入手,通过对礼乐文化的发展变迁的历史考察,揭示了《西游记》的游戏风格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老舍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幽默艺术,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他的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剧本、曲艺,还是杂文,字里行间都透出一股浓浓的幽默气息,闪烁着强烈的幽默光芒。其独特的幽默风格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蕴涵辛酸的幽默;饱含同情的幽默;婉而多讽的幽默。  相似文献   

8.
日本著名小说家井伏鳟二一生贯穿了日本大正、明治、昭和、平成四个时期。因此,可以说他既是著名的文学家,又是历史的见证人。一生创作的小说、散文多达千篇。特别是在昭和这一日本军国主义疯狂向外侵略扩张的重要历史时期,他不仅作为征用作家去了东南亚战场,而且作为新加坡《昭南日报》的总编和昭南日本学园的日语教师,直接协助了日本占领军在新加坡的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9.
《伙计》因其精深的思想主题和完美的艺术形式而被推崇为马拉默德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 ,马拉默德运用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犹太幽默。通过分析小说中犹太幽默在人物塑造、主题揭示方面的作用 ,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展示马拉默德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0.
张天翼是在威人文学和儿童文学方面均取得重要成就的作家之一,幽默的语言是实现严肃主题的一种艺术技巧。他在童话和小说中运用幽默艺术各有取舍和侧重:其童话作品多采用明快的红色幽默和荒诞的黑色幽默;而小说则更多地运用单纯明晰的原色幽默和沉郁犀利的灰色幽默。  相似文献   

11.
约翰·斯坦贝克小说世界相当奇特 ,在这个奇特世界里的人物是当时大多数美国读者不很熟悉的普通人。他的作品富有强烈的抒情性 ,带有一层淡淡的感伤色彩。人物描写的个性化、风趣幽默的语言以及对动物形象的描绘 ,构成了他那自然而幽默的文笔。  相似文献   

12.
汪曾祺是一位连接现当代文学的作家,20世纪40年代师从沈从文,新时期发表大量作品,与废名、沈从文、阿成、贾平凹、何立伟等作家同属一脉。他的小说以疏散平和的观念、平淡的叙述方式、散文化的结构、简洁准确的语言和“淡中有味,飘而不散”的风格显示了一种成熟的小说文体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的写作风格、语言特色、作品主题及其不同时期作品的同质性和异质性都表征了作者在其创作中以幽默讥讽的语言、合理巧妙的情节构建寓意深刻的主题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实质和表达对生命意义的解读及对人性复归的渴望。  相似文献   

14.
李健吾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现代喜剧作家 ,他的喜剧成就建立在性格塑造和世态描摹这两块坚实的基石之上 ;结构精巧、语言俏皮、寓悲于喜、启人深思 ,是其喜剧的主要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时代精神与个性心理--高晓声农村小说艺术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声作品的突出特征是结合作者自身的命运遭际,将时代精神、社会变迁、民族文化与农民个性心理完美结合,形成一种高度浓缩的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真实和美学上的浑然大气,再现出中国农民在时代变革中的艰难历程和心态轨迹.同时他的小说在"系列化写作"、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以及对幽默语言风格的追求等方面,都开了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先河,达到了新的高度,对后来的小说创作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海明威是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他的写作风格影响了几代人。作为一位自传性很强的作家,他的人生经历完整的折射在他的作品中。在不同的时期,海明威适时的用他的作品反映他的人生感悟。他痛苦的战争经历,充满冒险的生活,捕鱼打猎拳击等等爱好,都成为他作品中真实的一部分。海明威的作品伴随着他的人生经历一起成长和成熟。  相似文献   

17.
老舍的幽默风格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在他的初期创作中,悲剧性人物与喜剧性人物界限分明,分工明确。从《离婚》开始,其小说在时势变迁的背景之上通过两种处世方式、两种命运模式的描绘,揭示了社会与个体之间以及他们自身的种种矛盾的纠结。由此使得小说中那类命运步步下滑的人生类型中内蕴着深沉的时代悲剧性,同时在此基础上又逐渐生发出喜剧性;而那些喜剧性的人生类型因这种深沉的时代悲剧意识观照也透露出普泛的悲剧性。但在这种普遍的悲剧性中,老舍又在出走或坚守等生命姿态中带着超然的笑声,其幽默艺术因之逐渐形成内在对话性。  相似文献   

18.
梁实秋的创作与翻译相得益彰,其代表作“雅舍”系列散文和汉译《莎士比亚全集》恪守“中庸”之道,体现了“隔”与“不隔”的文化心态。一方面,梁实秋的散文在闲适、幽默的氛围中描摹人性,匡救世风,他的莎剧译文注重文学的艺术性和“陌生化”效应,这种“隔”的文化心态有助于形成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多元化局面;另一方面,梁实秋的散文倡导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和文学的道德价值,他的莎剧译文传递了“信”、“仁”、“中”、“和”等伦理观念,这种“不隔”的文化心态有助于弘扬中西传统文化中的某些优良特质,促进中外文学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张天翼的讽刺小说显示了特独的艺术个性。它是通过戏剧性的片断构思讽刺典型 ,通过夸张和对比手法揭示人物内涵 ,运用了幽默、尖峭的讽刺语言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讽刺作品因不同的创作时期而有两种风格: 早期诙谐幽默的和后期庄严含蓄的。从讽刺对象、讽刺手法等方面具体分析了第二类讽刺作品主观性强、 悲剧意识浓郁等特点以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