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学好声乐的诸多因素中,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其重要因素之一。自我意识的应用,在声乐的学习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歌唱时的感觉、情绪、情感和意志,对自我意识都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学习声乐的开始,就是自我意识培养的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应该是其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歌唱感觉是指歌唱发声过程中的有预谋的生理、心理准备和生理、心理期待,是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发声器官所进行的"感觉预谋"。在声乐教学中,歌唱感觉的作用是可以把歌唱中的方法和技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动作、习惯联系起来,从而摆脱纯理论性术语带来的困惑,帮助学习歌唱的人更好、更快地提高声乐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3.
联觉效应在声乐艺术实践中普遍存在,是声乐学习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联觉的运用可以帮助学习者通过形象的语言来理解抽象的概念,借助于肌体外部感觉辅助对歌唱内感的理解,能有效解决声乐学习中的一些难题。歌唱技巧的发展、声音情感的表现、艺术形象的塑造、作品画面的构建都离不开联觉的帮助。联觉增强了声乐学习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挖掘了声乐艺术的隐喻性,延展了声乐艺术的空间和深度。  相似文献   

4.
歌唱发声训练是声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歌唱学习的基础。声乐教师对歌唱发声的训练主要靠听觉和感觉来帮助学生树立声音形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需要有一套兼容并蓄、化繁为简、方法具体、目的明确、简单易行的练声方法和步骤,能对声乐教学的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声乐二度创作中的联觉机理普遍存在,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论述了声乐二度创作中的不同的联觉体验,解剖了联觉在声乐二度创作过程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感觉之间的组合引发的联觉感受。  相似文献   

6.
声乐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和音响学。正由于声音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只能靠耳朵去听,去感觉,去捉摸,去体会,所以,它也完全区别于其它姊妹艺术,诸如舞蹈、美术等视觉艺术。在声乐教学中,常常讲到声音扁白挤捏,声音的位置高低前后,声音的色彩明暗厚薄等,这只是在教学中为了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把声音有形化。而这种由抽象到形象,无形到有形,完全是听神经的相对感觉而已,因此,声乐艺术又称之为听觉艺术、感觉艺术,这也就给声乐的教和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声乐曲目选择是声乐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选择不当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更有可能导致学习演唱的失败或损坏嗓音.从哲学上讲,解决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声乐学>-7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声部、不同场合下的曲目选择也应有其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如何针对学生学习声乐技能、技巧的多层次性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声乐课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声乐教师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经过几年的探讨与教学实践,声乐课大小课结合分层教学就是一种比较适合的声乐课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进行分层教学的目的  目前音乐班声乐教学有三种形式。一是小课,即一对一个别辅导;二是采用小组课教学;三是上大课,教师面对全体学生授课。  由于学生个性生活的教育环境不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  相似文献   

9.
歌唱是检验声乐教学的唯一标准和途径.学习声乐技巧,接受严格的声乐训练,最终目的是完美的演唱好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歌曲.通过演唱,把歌曲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艺术形象、丰富的感情有创造性的展现给观众.用声音技巧来充分体现声乐作品丰富的内涵,感染观众,在观众面前展现一幅美好的音乐画卷.  相似文献   

10.
专科师范的声乐教学,因为学生基础差,歌唱起点低,所以训练扎实的基本功是首要的问题。在基本功这一涵义中以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为先。声音概念又分“外部感觉”和“内心感觉”两个方面。专科师范的声乐教学要有一套自身的教学方法和进程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新型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及建构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新型的声乐教学理念,必须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立足本民族声乐艺术基础,借鉴西洋声乐艺术教学的先进经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自然地、优美地歌唱.  相似文献   

12.
声乐演唱时的过分紧张,不仅会严重影响演唱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引起不健康的演唱心理,歌唱艺术是人声与语言相结合的音乐艺术,歌唱的最大目的是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那么,要想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就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声乐演唱方法。在声乐学习中,心理因素就占有格外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的意念引导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和舞台实践。本文对紧张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明了良好的歌唱心理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消除紧张心理提出建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怎样培养歌唱者良好的歌唱心理,提高歌唱效果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对呼吸方法的正确领悟是歌唱者重要的基本功,呼吸方法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歌唱发声质量。在整个歌唱训练中,歌唱器官的发声基本训练也很重要,如喉头的稳定就离不开呼吸的支撑力,想得到丰富而又美的共鸣,更离不开深呼吸的支撑,只有恰当用好呼吸,自如地使用呼吸,声音才能松驰、表情才能自如,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4.
"咽音"作为意大利传统美声唱法的一种妙方,是歌唱教学中应该吸收和借鉴的优秀经验成果。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咽音",科学地处理好气息、声带和发音管的平衡与配套关系,就能使他们的歌声变得明亮结实、通透优美,在演唱中完美地把高、中、低音贯通,从而起到大大增强声音穿透力、持久力和表现力的作用。"咽音"不仅对美声唱法有特效,同时也可为民族唱法所用,把"咽音"练唱法融入歌唱教学,将对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中国声乐学派的建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歌唱与书法同属于艺术的范畴。歌唱是一种基本的、以人的嗓音来表达感情的音乐形式,它源远流长.与人类文化一样的久远。书法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艺术,它与音乐也有着不解之缘。正如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所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有画图的灿烂,无音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旷神怡”。因此,歌唱跟书法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美。  相似文献   

16.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高师声乐教学除了要重视歌唱技能技巧训练外,还必须注重"声、情、理、心"的训练,即:重视发声练习,处理好技巧与情感的平衡,加强学生对歌唱原理的认识和把握,培养学生良好歌唱心理等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声区统一问题一直是声乐教学中探讨的话题 ,只有声区达到了统一 ,才能使歌唱技巧更加完善 ,同时也使所要表达的艺术作品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18.
对于以语言为重要工具的教师而言 ,在工作中应了解发声器的特点 ,掌握用声规律 ,巧妙地运用嗓音进行课堂教学。训练的方法是 :用歌唱的气息练习声音的持久力 ,用话剧拖音训练控制声音的能力 ,用绕口令解决吐字问题 ,等等。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 ,音乐是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 ,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情感抒发。要做到歌唱时声情并茂有情而发首先要明白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 ,正确理解歌词的含义和做好教师的范唱。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歌唱方法和正确的情感培养 ,并进行音乐的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20.
声乐教学术语的应用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感觉与协调的歌唱状态,将普通的发声器官塑造成优良的人声乐器所必需的重要教学手段.本文通过对声乐教学中常用术语实际内涵的具体分析,从科学性、理论性的角度阐述了笔者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对促进声乐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