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集中在语篇层面上,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对汉语的"尤其是"和英语的especially进行对比分析。句法功能比较涉及句法位置、特提句的省略形式和基于语料二者所连接的A、B项的句法形式的异同;语义功能比较主要提出了包含关系、并列关系、举例和进层;最后从语用功能角度总结出二者的焦点标记功能、强调功能和简练功能等。本文旨在探究二者的共同特点、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语序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不同语法平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表达不同的内容。古汉语句法层面的语序是对具体语言事实抽象的结果,语义层面的语序则要对动词进行“价”类分析,着眼于不同类动词的表层配置形式,语用层面的语序是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而呈现的动态的语法形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鉴"三个平面语法观"的分析方法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兼语式构成的句法、语义、语用条件。主要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对兼语式的形式特点和功能特点做出分析,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进行解释,在与类似句式比较中,进一步明晰了兼语式这种汉语特有句式的句法、语义、语用内涵。  相似文献   

4.
动词、形容词后加上"掉"记作"V掉",随着"V掉"这一句式使用频率增长,"掉"的意义有了虚实之分。文章对"掉"的研究从语义入手、结合句法结构、语用表达,分析其语义虚化,进而论证"掉"的虚化意义为"消失义"、"完成义"和"实现义"。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年英汉词语对比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回顾二十年来英汉词语在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上的研究成果 ,指出研究上的不足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加强词语在语用层面上的对比研究 ;加强创新意识 ,避免研究的静止性 ;加强解释性研究 ,提高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6.
在语法研究中存在三个平面,句法的、语义的、语用的。在不同平面可以分析出不同的句子成分。主语是句法平面的成分,它与语义平面的施事和语用平面的主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语法学界在主语上的分歧主要是混淆了语法的三个平面。确定主语要立足于句法平面。在句法平面上,主语的特征有两个:在形式上,表现为位置在谓语前;在意义上,表现为与谓语具有被陈述和陈述关系。根据这两个特征,本文分析了语法学界有分歧的几种主语。  相似文献   

7.
汉语语法界对"得"字句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均有较为细致的研究,特别是在句法结构层面上的研究基本达到了描写的充分性;生成语法领域对"得"字句的研究主要以"得"字的句法范畴为出发点,以解释的充分性为目标,对"得"字句的产生进行推导和诠释。  相似文献   

8.
语义和语用是语言学研究的两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且关系尤为密切。预设、蕴含、会话含义是语义学和语用学共同关注的对象,其中预设又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一般认为,语义预设和蕴含是语义层面的概念,而语用预设和会话含义是语用层面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分析预设、蕴含和会话含义之间的异同和联系,有助于人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上对介词短语作了分析。在句法分析中,指出了介词短语内部结构紧密,认为它是一种粘合式结构;评析了介词短语作主语和谓语的说法;还指出了介词短语在不同结构层次上的分布位置。在语义分析中,提出介词短语能够明确语义关系,但有的也会产生歧义,并从语义指向的角度,在介词短语的内部和外部对歧义现象加以分化。在语用分析中,指出句首的介词短语常作主题,但不一定都作主题;还指出介词短语可以作为焦点,可以在句子中易位,并对这些现象作了语用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10.
根据语言的经济原则,一种语言中也不应该有两个功能完全相同的人称代词,"我"和"吾"的区别是代词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三个平面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单音词研究的五个平面.对单音词分析既要区分文字、语音、语义、语法、语用这五个平面,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从文字、语音、语义、语法、语用五个平面考察了上古文献中第一人称代词"我""吾",比较了它们的发展变化,对前人时贤的一些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语音特征、语义结构、语义角色、语义特征、句法结构几个方面对歧义结构“写你的”进行了分析, 说明语音特征是分化歧义的关键因素, 由此论证了在句子分析时, 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考察近年来使用较为广泛的对外汉语初级教材,可以发现汉语被动句教学中存在着过分重视"被"字句作为一种特殊句式的教学,且对"被"及"被"字句的解释不当,对无标记被动句的教学地位和意义重视不足,没有对标记与无标记被动句进行语义、语用区分,练习中有效练习太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中立足于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作者认为教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培养学生主动发现、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重视语用练习,增强有效性;研究上要加大力度,扩大视野;教材编写上应科学排序,化整为零。  相似文献   

13.
以往有关汉语从综合到分析的研究中,有两组概念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词汇型综合和语用型综合、区别性语义和范畴性语义。《左传》《战国策》中“派遣”义“使”的用法变化证明了区分这两组概念的必要性。“使”的用法变化显示:(1)古汉语的综合性不但表现在词汇层面,也表现在语用层面。(2)汉语史上既存在区别性语义的从综合到分析,也存在范畴性语义的从综合到分析。(3)《左传》的语言面貌表现出守旧存古的特点,且不同形式之间在使用上存在语体差异。(4)从综合到分析的转变至迟在上古后期的《战国策》时代(公元前1世纪以前)就已显现出来。要之,区分不同类型的综合和分析,对进一步揭示汉语词汇系统演变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对进一步认识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分期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范围副词“光”“净”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汉语的范围副词中,"光"和"净"是两个比较常用且意义、用法都很相近的词,同时这两个词的区别也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较容易遇到的问题,需要从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套用是汉语的一个非常有特点的语法现象,它通过两个句式的杂糅使语言达到经济、简练的效果。本文尝试立足于汉日语言对比,侧重于翻译,从语法结构、语义特征和语用层面对汉语"把""被"套用句这一特殊句型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语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上对汉维语语法进行对比,试图找出汉语和维语句法上若干差异的内部联系。  相似文献   

17.
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从语义、语用以及句法功能等角度对助动词“能”和“可以”的用法进行全面考察,比较二者异同,指出它们各自宾语与语义关系的区别,逻辑平面和话语平面上的“能”、“可以”在语用、语义、句法角度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在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对上述助动词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句法、语义和语用平面,进一步分析了《吕叔湘译文三种》中《伊坦.弗洛美》的译文与原文主语相同,语义有别译例;译文与原文主语不等译例;译文与原文主语相同,语用变化译例。对三种情形分别进行译文与原文的比较研究,考察英汉两种语言转换时,主语的确定在语义和语用平面上对原文的影响和改变。  相似文献   

19.
从语法领域语义平面角度,对典型式兼语句"N1+V1+N2+V2"的第一个动词V1从语义类型,即祈使意义、认定意义、情态意义、协同意义、导致意义、交接意义和存在有无意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从语义价的角度,对V1的二价动词和三价动词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作为二价动词,V1主要表示及物动作、性质和部分感估意义。作为三价动词,V1是动作动词,连接三个强制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互参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结构是一个多层面整体系统,系统的内部成分以及不同平面之间构成互参互动的制约和对应关系.一定的句法形式总是对应于一定的语法意义和语用特征,反之亦然.句法、语义和语用任何一个平面中的现象,在其他平面都有相对应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