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桩土地抛荒案,有关部门本应把精力和重点放在调查和追究耕地抛荒的原因和责任上,反而却把敢于提意见的村民代表当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抓进牢房。这种以损害和侵犯村民权利和利益的代价换取所谓的“社会安定”,无论如何,对国家、对人民都会造成有害无利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其中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成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的重要实践.为健全和落实严格规范的农村十地管理制度,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法律政策框架内有序进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执法监察总队于去年底至今年初在成都市二、三圈层开展了巡畲和调研工作.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崇州市桤泉镇通过推进农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累了不少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对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基础上,我们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范和监管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甘肃地处中国西部内陆,是农业占比重很大的省份之一,人均耕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自然环境差、土地贫瘠、农村土地分散、生产力水平低、土地利用率不高.这一特征在陇中黄土高原贫困山区表现得更为明显,这里的土地流转速度不是在加快而是处在停滞状态,这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相适应.通过对陇中黄土高原贫困山村——吉山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分析,认为贫困山区在土地流转的萌芽阶段,村级组织启动流转土地,要因地制宜引导并发展适合本地的产业,从提高农地效益着手,培育土地需求主体,使土地流转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化,让农户有较高的流转收益,提高农户自觉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建立起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流转模式,提高土地流转活力,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4.
北京拟借鉴天津的"宅基地换房"模式,推行集体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其核心为农民整体拆迁,共同搬进新盖的楼房;农民原居住区域用于耕地保护和适度的商业开发.  相似文献   

5.
正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指法律规定的农村集体权属的所有土地(包含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农村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道路、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用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用、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和"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  相似文献   

6.
耕地保护如何创新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城镇化建设中,怎样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和发展权?代表委员们尤为关注"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武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出四条路径,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加大执法监察力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力保耕地占补平衡。武胜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职责,分别与辖区31个乡镇政府签订了《2012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62份,各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行政辖区耕地保护工作;对各乡镇进行认真考核,公布耕地保护责任目标  相似文献   

8.
大地回春,冬休后的土地,迎来翻新的季节。 56岁的李新达与往常一样,扛起常年累月使用的锄头,在春寒料峭的大中午,独自一人在宽阔的田间静静锄地。岁月蹉跎,他手中的锄头,在与泥土的“交手”中,也慢慢磨损了1/3。“种地,仅仅可以过过日子啊!”他念叨着说,这是自己种了一辈子地最大的感触。  相似文献   

9.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山东省汶上县南站镇的成村、西王、漕流、龙集、高家胡同5个村,打破传统村与村的界限,联合凑出5750亩优质的连片成方耕地,流转给企业,企业再流转给县供销合作社托管,由后者组织雇用农民零工进行统一耕种管理,各方优势得以充分利用和发挥,实现了各取所需、各偿所愿。企业对土地的需求促成了土地跨村界联合、流转。以面粉加工为主业的山东利生集团,一直在物色大面积的连片粮田,作为小麦新品种示范基地。在获得镇里的同意后,该公司经过考察划定了5750亩土地。企业给出的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0.
耕地资源质量安全评价——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耕地质量安全的相关概念和影响因素,结合研究区域山东省构建了耕地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出耕地质量综合指标值,根据多数原则和均数原则确定了耕地质量安全界限。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耕地资源质量整体水平较高。随着时间序列的延伸,山东省耕地质量水平先降后升,1999~2002年以前山东省耕地质量安全成下降趋势,2003年以后山东省耕地资源质量安全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邑县大力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把农用地整理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既有效保护了耕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又较好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补充耕地数量超建设占用耕地数量,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  相似文献   

12.
近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与各市国土资源局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要求违法占用耕地案件查处率达到95%以上,违法占用基本农田案件的查处率达到100%。为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江苏省分确了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的责任,实行双保双责。按照省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要求,每年各市政府与县政府、县政府与乡政府、乡政府与村委会,以及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之间,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据统计,  相似文献   

13.
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资源"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十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土地整理是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然而,我们为了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在进行土地整理的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忽略了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本文就这一实际问题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切实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土地管理法》的制度基础。自《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保护耕地就是我国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20多年过去了,耕地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耕地保护的任务却越来越重,耕地保护工作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耕地保护工作出路何在?找准问题,厘清成因,拓宽视野,跳出既有的认识,才能对症下药,祛除耕地保护工作之痛。  相似文献   

15.
国内新闻     
正最新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定主要成果出炉12月17日,国土资源部公布《关于发布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公告》显示,目前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等别总体偏低,中、低等耕地面积占耕地评定面积的70.6%。据介绍,这是自2009年国土资源部完成对全国耕地质量等级首次全面调查与评定后,第二次全面查清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及其分布状况。此次调查以基于第一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耕地质量等别成果为基础,通过开展补充调查和更新评价,形成了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更加精准地查清了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及其分布状况。此次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总面积为13507.2万公顷(202609万亩),其中优等地面积为385.2万公顷(5779万亩),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2.9%;高等地面积  相似文献   

16.
《老人世界》2010,(12):60-60
“目前我国耕地质量问题严重,而耕地又在逐年减少,如果不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解决耕地质量问题,势必将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张维理近日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中国耕地问题的焦虑。  相似文献   

17.
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标志着耕地数量、质量并重保护的理念与行动,已经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为深入把握这项政策,记者近日《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采访了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负责人,对《通知》的出台背景、重点政策、特点等进行解读。数量与质量并重,是耕地保护工作的内在要求记者:请问,出台这个文件,有什么背景?负责人:土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提高粮食供给、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保证耕地数量,同时必须在耕地质量上有所保障。只有统筹数量与质量,耕地保护的国策才能正确、全面地落到实处。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强耕地保护,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国土资源部2006年颁布了《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并于当年8月1日起施行。按照相关规定,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2006年度全国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工作。为督促各地进一步改进工作,完善制度,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2007年8月2日,国土资源部将2006年度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情况进行了通报。  相似文献   

19.
吴京戎 《现代妇女》2014,(12):I0036-I0036
该文从耕地红线政策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逻辑关系入手,探讨了耕地红线标准的理解误区,指出耕地红线对房地产市场的实质性影响。最后系统提出了在耕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耕地是农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耕地的有效利用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农村的发展及农民的增收。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基于利益的考虑在耕地利用问题上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就这一问题,对邓庄乡部分农户进行访问,对农户耕地利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邓庄乡的耕地面积处于不断减少的状态;(2)邓庄乡种植粮食的农户处于不断减少的状态;(3)邓庄乡农户出于利益的考虑,对耕地的利用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方式。针对邓庄乡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根据邓庄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