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20日到访菲律宾,在马尼拉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举行会谈,双方一致决定建立中菲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中菲领导人共同见证两国多项协议的签署,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以及关于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国家元首13年来首次对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这意味着中  相似文献   

2.
尕维 《新天地》2012,(6):25
几个月来,在阿基诺三世的精心谋划下,菲律宾在对华政策上大玩"边缘游戏",多次在南海生出事端,先是无理扣押了25艘被菲方称为"闯入者"的中国渔船,后提出"第三方介入"的要求,又大张旗鼓地和美国搞军事的上"肩并肩"。4月10日,一艘菲律宾"德尔皮拉尔"巡逻舰对在黄岩岛避风的中国渔船进行袭扰,由此引发中菲舰船黄岩岛对峙。一个月以来,菲律宾接连向黄岩岛派遣舰船,菲个别官员及媒体在菲律宾  相似文献   

3.
卡特时期美国与菲律宾的军事基地谈判,是后越战时代影响美菲关系的重要事务和牵扯美国在东南亚核心利益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检验美国“人权外交”效力的试验域场。在东南亚,卡特政府以人权问题迫使作为“民主橱窗”的菲律宾改善国内政治环境,却受到美菲军事基地谈判和传统安全利益的束缚。人权目标与军事安全目标的抵牾,导致卡特政府在军事基地谈判的政策上摇摆不定。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苏越同盟、柬越战争所带来的地缘政治压力,美国政府决策层强调人权优先的呼声日益式微。在经历了围绕人权原则的内部争论,以及与国会的政治博弈后,美国对菲政策事实上重新回归传统安全轨道。卡特政府试图通过人权外交来重新诠释美国的对外政策,但在对菲关系上未能成功调和道义追求与传统冷战利益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美菲军事同盟关系经历了由低谷到高峰的发展.虽然两国的同盟关系持续时间较长,但两国在综合国力上的巨大差异使这个军事同盟与规范性的军事同盟有所区别.实质上看,菲律宾是美国亚洲战略的一枚棋子而非严格意义上的盟友,中菲黄岩岛争端中美国的立场也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南海局势持续紧张,中菲南海对峙是南海问题恶化的表现。此次对峙原因多样,其中菲律宾借机转移国内激烈的矛盾和美国的支持是其持续强硬的动力,而中国方面的原因同样令人深思。中菲南海对峙影响深远,尤其是对东盟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对峙造成了东盟一定程度上的分裂。另一方面,对峙又促进了东盟某种程度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1月21日,美国和菲律宾两国高层官员在马尼拉举行年度战略对话时,针对中国在南沙群岛的永暑礁填海造地一事,肆意渲染、妄加评论,美菲批评中国此举是挑衅行为,要求中国立即停止在南海的一切行动. 近年来,南海各周边国家围绕我南海海域归属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各声索国之间争端四起,南海一度成为世界热点地区.自古以来,永暑礁就属于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永暑礁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美菲之所以对我在这一地区的工程建设反应如此强烈,是因为其抱有深层目的.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是我国的近邻。在菲律宾的华侨和菲籍华人有一百多万人,大多数来自福建省闽南地区。1975年6月中菲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后,菲律宾华侨、菲籍华人与他们中国亲属的联系日益密切,由此而产生的涉菲民事关系,包括继承关系,值得我们重视并加以研究. 涉菲继承,是指我国在民事审判或民事事务中涉及菲律宾共和国的继承关系,例如被继承人或继承人中有菲律宾公民,或者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遗产位于菲律宾,或者继承关系与菲律宾有一定的连结因素(例如与该继承关系有关的某一事实发生于菲律宾)。许多菲律宾华侨或菲籍华人去世后,在菲律宾或中国留有遗产(包括动产与不动产);有的留有遗嘱,有的未有  相似文献   

8.
随着美国一步步推行其"亚太再平衡"战略、更多地卷入南海之争,与中国有着领海之争的菲律宾和越南不仅与美国进行战略互动,而且还借此机会相互间在外交、军事、海上安全等领域进行着密集的区域互动。由于菲律宾是一个军事弱国,越南更多地则选择在政治层面及外交上与菲律宾进行着互动,剑指南海问题,而双方同为东盟成员国则为他们的互动提供了难得的便利条件。在海上争端愈演愈烈之际,他们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频繁。因此,准确判断、分析他们之间互动的特点、利弊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知己知彼,继而采取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长和东南亚地区国家对于南海争夺的不断加剧,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南海争端逐渐成为了双方关系发展中的重要障碍。尤其是以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为主的东南亚国家更是不断地挑衅和侵犯中国南海的主权与领土完整,造成双方之间的关系不断紧张。本文主要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南海争端的历史与现状出发,论述南海争端的特点以及中菲双方对于南海仲裁的态度、立场和依据,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法律角度分析中国的应对之策,并对中菲南海仲裁问题的发展前景做出预测与判断。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上半期美国对菲律宾的殖民统治,是形成菲律宾社会制度的重要外在因素。作为菲律宾社会结构的一部分,菲律宾人与菲律宾华人之间族际关系始终以美在菲的利益为导向,并通过具有两面性的菲律宾民族资产阶级予以贯彻和实施,造成菲华族际间和谐关系遮蔽于紧张氛围中,导致两族关系时而紧张,时而和谐。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是菲华两族认知混乱和菲华两族关系紧张的重要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11.
美统时期,在美对菲关税与贸易政策主导下,菲律宾以糖、麻、椰、烟等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强化,并集中于对美出口;美工业制成品则构成菲进口商品的主体。此种对外贸易结构虽使菲律宾民族经济发展繁荣一时,却造成其经济结构的失衡与脆弱,以及社会问题的积累与社会发展的滞后。由此可见,具有新殖民主义特征的美菲贸易关系,对菲律宾民族经济的影响是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2.
全球海洋治理的提出与发展推动了中国与菲律宾的海上安全合作。在双方合作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意识的强化与能力的提升、中菲关系的正常化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双方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南海主权争端、双方海上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美日等第三方势力的干预因素又不利于双方海上安全合作的发展。这要求中菲双方加强战略互信,积极实施战略对接,以双边磋商的方式解决南海争端,推动海上安全合作,共同推进全球海洋治理。  相似文献   

13.
作为南海争端的声索国之一,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矛盾相对比较突出。为侵占中国岛礁、突破“九段线”的限制从而扩大管辖海域的范围,菲律宾近期动作不断。论题拟从分析南海成为困扰中菲两国关系症结的原因人手,归纳、分析菲律宾一系列政策选择的内容及目的,最后尝试找出破解中国所面临的南海困局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纵观唐纳德·特朗普执政至今的国内外政策,涉及了政治、经济、国防、移民、外交等诸多问题,体现了"美国优先"的核心思想。与民主党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希拉里任国务卿时在南海问题上的高调有所不同,共和党特朗普政府在贸易问题上非常高调,似乎掩盖了其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行为,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特朗普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表现。这主要包括:南海巡航定期化、频繁化,其捍卫美国在南海的军事行动可置信性的决心并不比前任政府弱;将南海问题与其他问题相挂钩,如南海问题与"美国优先"政策相挂钩,在南海问题、经贸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等方面实行挂钩政策;在印太战略背景下,凸显中国在南海的威胁,强化美国既有的安全同盟关系。美国特朗普政府南海政策的实质在于:以航行自由原则维护美国海上霸权;既有对奥巴马政府政策内涵的继承,也打上具有特朗普及其团队行事风格的政策独特性;权力炫耀与对美国的霸权护持。尽管如此,本文通过论证认为,我们仍应看到中美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依赖仍是主流,现阶段特朗普政府在南海的行动并不构成"全面遏制中国"的一部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全球新兴大国,应当保持审慎的态度,避免与特朗普政府在南海问题上进行正面冲突,加大经济投入、重点发展海权,强化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关系,加强海洋法律建设,加强海洋话语权的构建,努力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做好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2016年以前,柬美关系基本上保持了稳定。但自2017年初以来,柬美两国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两国关系有趋冷的倾向。这与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亲华以来东南亚国家纷纷加强与中国友好关系的大趋势保持一致,可以认为这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挫败。其实,“亚太再平衡”战略本身就是冷战思维的一个产物,为的是维持其霸权的一己之私,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大趋势、大格局格格不入,注定不可能成功,相信东南亚各国人民能够看清。柬美关系的趋冷客观上有利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顺利实施。然而,在中美对弈东南亚的棋局中,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柬美关系仍存在很大的变数,这给“一带一路”合作带来潜在的风险。我们可以从分析柬美之间的利益关切入手,分析造成柬美关系趋冷的原因,并从中查找风险点,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并非南海争端的相关方,却积极追随美国介入南海争端,在南海问题上反应强烈。澳大利亚学界、媒体和政府在对南海争端的认知与回应中表面持"不选边站队"的中立立场,但实际上明显偏向菲律宾、越南等东盟国家。南海仲裁案后,澳大利亚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的表态虽有缓和,但其借"保护澳大利亚南海国家利益"之名,行"跟随美国共同遏制中国崛起"之实的实质目的并未发生改变。澳大利亚对南海争端的认知受单元和体系层次因素的影响,其中澳大利亚对中国崛起不确定性的担忧及美国因素是影响其介入南海及对南海争端认知变化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17.
独立后的菲律宾,因经济重建及冷战时期安全防卫需要,成为美国的政治仆从和经济附庸。受世界民族运动影响,菲律宾国内反对美国控制,要求政治、经济独立的要求也十分强烈。由此,菲美关系经历了从依附、仆从到矛盾渐生,乃至逐渐疏远的变化。菲律宾华人因特殊的经济地位,以及与中国的渊源,亦受此影响。  相似文献   

18.
邵建平 《国际论坛》2013,(6):15-20,77
作为南海争端的"局外人",柬埔寨在2012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从中国—东盟关系大局出发,坚决抵制了菲律宾、越南用南海问题绑架东盟的战略企图。从2012年的表现来看,柬埔寨在南海争端上奉行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不希望南海问题东盟化和国际化、希望争端各方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柬埔寨对南海争端的态度与其自身的外交传统、中柬双边友好关系、越南曾对柬埔寨造成"受害者"的历史记忆等因素有关。探讨柬埔寨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对于解决南海争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独立后的菲律宾,因经济重建及冷战时期安全防卫需要,成为美国的政治仆从和经济附庸。受世界民族运动影响,菲律宾国内反对美国控制,要求政治、经济独立的要求也十分强烈。由此,菲美关系经历了从依附、仆从到矛盾渐生,乃至逐渐疏远的变化。深处其问的菲律宾华人因特殊的经济地位以及与中国的渊源,亦受此影响。相应地,华菲族际关系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20.
5月12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两艘驱逐舰与菲律宾最先进的护卫舰在南海地区进行了联合军演.在南海问题处于僵持阶段时,日菲两国在这个具有争议的敏感地区进行联合军演,无疑加剧了南海地区局势的紧张.加之前一日,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卡塔庞率领大批记者和军官登上菲侵占的中国南沙群岛中业岛,平静的南海问题再次升温,引起了中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