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成立于1989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的宗旨是: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探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战略,促进其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向城镇化建设转移,使其成为城乡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多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成立于1989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的宗旨是: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探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战略,促进其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向城镇化建设转移,使其成为城乡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多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在同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成立于1989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的宗旨是: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探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战略,促进其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向城镇化建设转移,使其成为城乡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多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在国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成立于1989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的宗旨是: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探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战略,促进其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向城镇化建设转移,使其成为城乡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多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在同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成立于1989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的宗旨是: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探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战略,促进其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向城镇化建设转移,使其成为城乡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多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下,围绕着国家精准扶贫、农民工创业就业、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绿色发展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撰写了大量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成立于1989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的宗旨是: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探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战略,促进其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向城镇化建设转移,使其成为城乡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多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下,围绕着国家精准扶贫、农民工创业就业、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绿色发展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撰写了大量研究报告。2016年9月,"2016首届中国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成功举办,来自国家相关部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下称"我会")成立于1989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我会的宗旨是: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探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战略。多年来,我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下,围绕国家精准扶贫、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工就业创业、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绿色发展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并撰写了大量有影响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下称"我会")成立于1989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我会的宗旨是: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探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战略。多年来,我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下,围绕国家精准扶贫、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工就业创业、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绿色发展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并撰写了大量有影响力的研究报告。因工作需要,现面向非应届毕业生招聘正式工作人员,享有事业单位同等职员待遇。  相似文献   

9.
容言 《决策通讯》2001,(1):27-30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劳动力作为农村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动力,其总量的增长,行业配置,供需态势,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整体素质的高低以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否合理,关系着农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系着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关系着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和粹的稳定,分析农村劳动力的数量,质量,结构,流向,供需态势,对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不断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证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虽然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上已经采取了一定措施,但这些措施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每年仍有大量劳动力剩余。本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指导下,从河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出发,探索适合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容言 《决策通讯》2001,(2):22-24
目前,中国有11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新疆以现有土地测算,农村实行劳动力剩余量为75-120万之间。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小城市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的需要。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新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就业、兴利除弊的指导思想,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是促进就近就地转移;二是鼓励城市化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12.
成都自2003年实施"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位于全国前列,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等。本文总结了在统筹发展过程中成都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探讨了影响其转移的因素,提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举措。这些研究对于其他地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金纬 《经营管理者》2011,(7X):255-255
当前我国户籍制度的不完善,农业发展的落后,城镇化进程的缓慢,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为此,应在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培养与开发,创造新的非农就业机会,以此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政策发生了积极变化,对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为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城市失业率增高、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等,应采取积极对策措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决策导刊》2006,(10):17-18
永川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按照汪洋书记关于“切实把劳动力作为第一资源,把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村第一产业”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和扩大城乡就业,真正把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永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城乡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8.7亿,占总人口数的62%:农村劳动力为48亿,占总劳动力数的66%.其中3.2亿多为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7%。从现有的农村资源情况看.农业生产只需要约1.7亿劳动力.其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其关键点是人的城镇化。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基数庞大,劳动力充足。但是农村人力资源水平低下,只有量的优势而缺乏质的优势。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点。该文在充分调研地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型城镇化关系的前提下,结合现状提出夯实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基础、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丰富农民的卫生保健知识等对策,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站在社会发展宏观角度和农村劳动者微观角度来引导全社会关注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大社会意义。一、重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使用价值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而言,劳动力资源是人的体能、技能、知识和经验的总和。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国7亿多劳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不均衡,因此,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空巢村”现象。“空巢村”现象导致农村主要劳动力的缺失、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空巢”老人和儿童等问题,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不良的深远影响。因此.必须要切实贯彻三衣主义,推动农村、农业、农民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1、牢固树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分割的发展观,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树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观念,把城市和工业的振兴,把农村、农业的繁荣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和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加以通盘考虑.要消除城乡间生产要素难以有效流动的障碍,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