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美大流行、针对包括华裔在内的亚裔群体的歧视和暴力事件不断升级以来,有美国华裔开始以身份政治维护权利,这既是针对右翼民粹主义浪潮的应变之举,也是对当前资本主义框架下少数边缘群体维权手段的承袭。然而,从身份政治以往的实践结果和美国当前社会环境来看,华裔此时转向身份政治并不能实现既定目标,反而会在实践中陷入诸多困境。在大量白人物质利益受损、经济议题重返社会运动中心的情况下,华裔投身于追求文化多元和平等的身份政治并不能回应资本主义造成的社会危机,也无法在现实中形成反抗资本主义的总体性力量。这启示我们,只有重回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路径当中,才能推动新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2.
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第一次给作为自然历史过程的人类的发展以唯物的解释,在那个过程中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最终将被另一种所代替。在资本主义越来越表现出衰退征兆的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作出下述结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胜利,是一切被压迫民族解放的先声。恩格斯指出:“只有当资本主义经济在自己故乡和在它达到繁荣昌盛的国家里被战胜的时候,只有当落后国家从这个实例中看到‘这是怎么回事’,看到怎样把现代工业的生产力作为社会财产来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时候——只有到那个时候,这些落后国家才能走上这种缩短的发展过程的道路。然而那时它们的成功则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能有朝一日不再是民族监狱了吗?民族压迫能被消灭吗?不同的民族能够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条件下共同生活吗?这完全是可能的,我党已在为它的实现而斗争。但要解决这些问题,决不能靠维持现状或通过宪法改革来实现。虽然通过我们不屈不挠的斗争完全有可能迫使资本主义制度做出一些让步,减轻一些民族压迫,然而资产阶级决不会从根本上放弃对于被压迫民族的反动政策。  相似文献   

4.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转向城市型的历史过程,城镇化发展之路,是边疆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一条必由之路,只有城镇化水平提高了,才能解决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才能解决广大农民离乡不离土的问题,才能解决当地经济发展的问题,才能真正使广大农民增收,也就是说,才能解决“三农”问题。本文结合云南的实际,就城镇化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实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对策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与民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东欧剧变中,爆发了严重的民族危机。这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主义与民族问题的关系产生严重关切。人们在思考:这种民族危机是不是社会主义造成的?社会主义能不能解决民族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对社会主义与民族问题作一番认真的探索,应当是必要和适时的。而为了便于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从资本主义与民族问题谈起。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的民族理论认为,民族(民族国家)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产物.这一理论判断在应用到中国的历史时发生了难题,这也是中国史学上汉民族形成问题之所以产生争论的原因.解决这一难题的出路在于对斯大林民族形成条件理论作出修正.笔者在比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论述和中西历史的基本特征之后认为,是市场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构成了民族国家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热点是影响人类和平进程的主要威胁。世界各国只有通过对内、对外协调,共同致力于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热点的解决,才能化解民族矛盾,消除民族隔阂,达成民族和解,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各国、各民族和各宗教集团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形式。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制度保障,在70余年的实践中展现出巨大治理效能。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继续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优势,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富裕。  相似文献   

9.
当前"民族-国家"理论正在成为某些国家瓦解和分裂其他国家的有效工具,对此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奥托·鲍威尔在其所阐发的"民族文化自治"理论中,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资产阶级本质上批判了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阶级性、历史性以及区域性,从而为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尽管这一理论由于没有意识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来临,从而在奥匈帝国遭到了失败,但是它为人们解决民族问题和审视民族国家模式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正是在这一视域中,才能透视西方民族国家内涵和其背后分裂其他国家的真实动机。  相似文献   

10.
"现代民族"的特征及形成的一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民族”是中外民族理论最为关注的民族类型。依存于近、现代社会制度是现代民族的首要特征,因而“资本主义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是它的基本形态。此外,鲜明的自觉性、政治性和可塑性也是这类民族的特点。近代以来,世界各民族获得现代属性的途径,既因所处国度的社会性质不同而不同,也因各自发展状况不同而有差异。但是,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少数民族或弱势民族完成了向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过渡,我们才能说这个国家完成了民族的现代性演变;只有当世界范围内的少数民族或弱势民族都完成了向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转变,我们才可以说人类社会完成了民族过程上的现代性改造。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代是我国商品经济空前发展,资本主义已经萌芽的时代。明清经济的发展证明:“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然而,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当时从全国来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只有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因而那里的资本主义萌芽也比较明显。而地处祖国南疆、经济文化历来比较落后的广西壮族地区,在汉族先进地区经济文化的帮助和影响下,其商品经济虽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比起先进地区来,发展的步子是十分缓慢的。本文拟就明清时  相似文献   

12.
一 民族概念问题,是民族理论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手这两个学科的发展。比如民族理论学,主要是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途径、方法等①。所以,民族概念问题,是民族理论学的基础理论,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进一步确定民族理论学的研究范围和方向。也只有解决了民族概念问题,才能进一步探讨民族形成的标志、民族形成的时间以及民族形成的过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民族的基本概念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未被解决的难题。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仍然有很大的分歧,尚难统一起来。如果民族的基本概念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认识分歧统一不了,不仅民族研究中存在的概念混乱现象无法杜绝,而且研究工作也很难深入下去,甚至连翻译界的同志们所遇到的具体困难也是不易解决的。因此,解决民族基本概念的问题是当务之急。只有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才有可能解决其他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然而人们所关注的城市化是如何扩大城市规模,如何改善城市环境,却忽视了其中所出现的农民问题,分离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与土地相分离成为新市民,但是我国征地制度尚不完善,对被征地的农民的安置办法也过于单一,安置费用相对过低,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等原因,致使农民在成为新市民之后,即失了地又失了业,生活失去了保障,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并且,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国家要推行城市化就必须解决好迁入的农民问题,即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只有改革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真正实现以土地换社保、以土地换就业才能妥善解决农民失地问题,才能稳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民族问题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正确处理和解决开发进程的民族关系问题是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解决少数民族问题,最终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民族问题在当今世界拥有很强的影响力,尤其在多民族国家中具有长期性和普遍性的特征。处理民族问题应该首先进行有效沟通,其次建立民族认同,最终实现国家认同,是民族问题解决和民族国家稳定繁荣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就民族贫困地区而言,它们大都存在着经济基础较差、资本积累不够、自主投资乏力、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紧紧围绕如何寻找和启动发展的“引擎”,增强动力做文章。结合我在保靖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我认为关键要巧用“四力”。一、更新观念,创新体制,激活“内”力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除了客观条件和外部环境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发展意识不强、体制不优、机制不活,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要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在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社会现象的变化空前加速。民族(民族社会)过程的强化,就是这种趋势的表现之一。人类民族构成的斑斓,使这种过程特别复杂。而且,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在资本主义体系和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这种过程远远不是同样发展的。阶级矛盾产生的民族对抗,是资本主义的典型  相似文献   

19.
清代以来,蒙古族与汉族在蒙古高原开拓了广泛的商贸空间,并创立了具有特点的商贸运作模式,促成文化耦合。这是清代蒙古高原的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交融与互动的标识之一。这一时期蒙古族与汉族商贸文化的交融与互动是在面对世界资本主义挑战的背景下发生的。其不仅推动了内蒙古地域商贸文化的发展,成为今日实现城镇化的前奏,而且说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在全世界造成的强势冲击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已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蒙古族与汉族在商贸文化的互动与合作中实现了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20.
<正>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执行的重要方针,就是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贫困地区提高经济素质的需要,是跳出贫困怪圈的需要,是促使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对接的需要。但由于贫困地区内在素质低劣,机体发育不良,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及时认真地研究解决这些难题,才能为贫困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铺平坦途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