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研究近代泰国华人经济作业和历史资料,令人最感困惑的是有关华侨华人的人口数字。长期以来,海峡两岸传媒和海内外一般关心华侨情况人士,对泰国华侨华人数字所作的报导或估计并不相同,有的说有四百五十万人,有的说逾五百万人,有人甚至估高到一千万人。笔者学识有限,只想将手头搜集得到的近代泰国官方历年来公布的有关中国籍侨民统计数字,包括历年华侨移民数字、历年户口普查华侨人口数字、内务部华侨户籍登记数字、华侨归化泰籍数字、国内各府华侨人口分布概况以及三十年代泰国华族人口与华侨职业分类数字等,摘要篡辑,间或对某些问题,试作探讨,略陈管见,以供关心泰国侨情人士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去年十二月中,拙作《泰国华侨、华人现状的探讨》于曼谷华文报发表后,颇受到海内外关心泰国华侨、华人问题人士之注意。文中提及西方人士常讲到泰国华侨社会时,我列举一些事例以证明泰国华侨社会之不存在。但拙作发表后,我总觉得文中所引据的论证尚嫌简单,现特撰写本文作为补充,期望抛砖引玉,得到各界高明的指正。  相似文献   

3.
<正> 去年以来,泰国学者江白潮先生一再撰文,从泰国华侨华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从经济关系和人口组成等方面,进行深刻剖析,明确提出“泰国华侨社会非实质存在”的见解。他的论文发表后,在泰国各界引起强烈的反响。我细读其文,认为颇有新意,也有独到之处,对于江文的基本观点,我是赞成的,但也有一些不尽相同的或补充的个人意见,因而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共同研讨。本文主要是阐明在泰国这个国家,华侨华人的存在及其一切活动,虽然没有自成另一社会,但却不能因此而否定华侨、华人、华裔在历史上形成的活动实体的客观存在。这个实体可称为“华人社区”,而这个社区目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经过若干年代的不断演变,它终将逐步解体而融合于泰国社会。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泰两国民族意识觉醒,教育成为塑造泰国华侨民族认同的重要手段。语言是族群认同的核心要素,中泰两国就华侨教育的争夺集中体现在语言上。泰国政府在华侨学校推行泰语教育,通过语言塑造华侨对于泰国主体民族的认同,引发华侨社会大规模的反对运动。国民政府则推广国语教育,旨在通过国语普及构建统一的、认同中华民族的华侨社会。本文以1933年泰国华侨反对强迫教育运动为考察视角,分析中泰两国如何通过语言教育来塑造华侨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5.
正抗战时期,在云南,三千多南洋机工承担了滇缅公路战争物资的运输重担,出生入死,可歌可泣。在此期间,大量华侨子女读书的问题没有着落,在华侨领袖陈嘉庚、侯西反、白清泉等人的倡导和万余名在昆华侨的鼎力相助下,于1943年成立了侨光小学,泰国华侨梁佑贤担第一任校长,为广大在昆华侨子弟解决了上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徐州市举行海外华侨华人联络处签约及授牌仪式,中国徐州三个海外华侨华人联络处(泰国、柬埔寨、俄罗斯·圣彼得堡)成立。这是徐州市侨务工作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加上此前建立的7家,徐州海外华侨华人联络处已达10家。这些联络处成立以来广泛开展经贸、文化等合作交流活动,共协助引入重点投资项目23个,投资额约75亿元人民币;参与海外人才引进16人次;完成海外华文媒体宣传15个专版;  相似文献   

7.
<正> 一、潮汕华侨、华人捐资兴学的历史发展潮汕华侨、华人历来热心桑梓教育事业,素有为国为乡捐资兴学的传统。早在1916年,泰国侨领郑智勇(祖籍潮安)在家乡捐资兴建智勇高等小学,广招潮属各县学童入学,并解决学生的膳宿费问题,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扬,郑智勇可称潮汕侨胞捐资兴学第一人。二十年代,新文化运动兴起,捐资兴学者增多,有组织动员华侨捐资办学活动也不断展开。如1927年,潮阳旅泰侨胞陈耀衢在家乡捐资兴办养正、桂山两所学校;饶平  相似文献   

8.
<正> 泰国与汕头很早就有了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加之旅居泰国的潮汕籍华侨特别多,这一人文条件使汕泰关系一直获得比较稳定正常的发展。80年代,随着汕头经济特区的创办和整个汕头地区的对外开放,泰商在汕头的直接投资有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拟对泰商在汕头投资的现状和前景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汉民族移民在暹罗(泰国)与暹女通婚所生的混血儿称为"洛真(Luk Chin;Lukjin)"。汉民族移民在"下南洋"中,泰国就是一个重要的迁入地,与暹女通婚融合历史由来已久。对于不断迁入的汉民族移民,泰国采取了欢迎和厚待的政策。到了17世纪,汉民族移民在泰国的主要侨居地,以致今日泰国南部人大半含有华人血统。久而久之,今天泰国的华人比华侨多得多。据统计,泰国的华侨约30万左右,而华人(参加泰籍的)约有270万人,他们约占泰国总人口14%,居住遍及泰国各地城乡。虽然"洛真"之名并未广泛使用,也并没有成为泰国土生华人的专称。但既然吴凤斌先生在《东南亚华侨通史》中确称泰国土生华人为"洛真",文章顺着汉民族移民迁入泰国、建立早期社区的历史轨迹,对泰国的土生华人——洛真人略作钩沉。  相似文献   

10.
我认识旅泰华侨吴少雄先生纯属偶然。作为江苏省教育委员会与泰国伊桑联合学院首批交换教师的领队,我到位于色军府首府的沙功那空皇家学院(Rajabhat Institute Sakon Nakhon)教授汉语。两个月后,一位素昧平生的老先生一次次打电话邀我去作客。他自报家门:名叫吴少雄,华侨;言称从我的学生的口碑和泰国《亚洲日报》发表的我的文章和小传知道了我。 吴少雄何许人也?我问泰国同事。这一问不要紧,几乎每人都眉飞色舞地跟我说一两件他的故事。作为报告文学作家,这位同胞的侠义心肠对我颇有引力;而感慨尤深的,是隐于其传奇经历中的天道酬诚。  相似文献   

11.
潮汕地区移居暹罗的华侨华人在暹罗曼谷王朝时期经营的制糖业,对泰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这一历史过程:一是潮汕地区制糖业得以在泰国经营的历史背景;二是海外潮人在曼谷王朝经营制糖业的情况;三是海外潮人在曼谷王朝经营的制糖业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泰国华文报纸齐斥“台独” 泰国《亚洲日报》、《京华日报》、《星暹日报》和《新中原报》8月31日分别报道,称“台独”在泰国没有市场,泰国政府、人民不欢迎,泰国华侨华人更不欢迎。 报道说,台湾“行政院侨委会”委员长张富美上台1年多,到外国12次共91天,每天挥霍公款新台币6万元以上,肆意破坏当地政府与中国的关系和当地侨社的团结。泰国政府8月10日第二次拒发入境签  相似文献   

13.
5月的北京气候适中,前来参加科博会教育峰会的泰中教育促进中心主任刘文峰先生在会议期间向与会者介绍了泰国及东南亚教育的情况,他表示愿意在积极探索泰国与中国在教育领域的多方面交流上做出努力。刘先生介绍说,作为泰国教育部下属的一个机构,泰中教育促进中心是泰国唯一经中泰两国政府认可的官方权威教育促进和留学咨询专门机构,中心同时负责在整个东南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所以他也是作为东南亚的教育代表来到中国与大家沟通。谈到东南亚尤其是泰国的教育情况,刘先生说,泰国总共有4000万人口,整个东南亚有5亿人口,有华侨人口2000万人之多…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上半期,数万中国自由移民陆续进入古巴。受华侨华人人数变化、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古巴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等影响,古巴华侨华人经济经历了起伏兴衰。古巴华侨华人经济体现出鲜明特征:一、华侨华人商业高度集中在"衣食"领域;二、华侨华人商业地理分布范围极广;三、华侨华人多从事小商业,资本额不大;四、华侨华人经商者不断增多,但仍以做工为主。  相似文献   

15.
依据1934年至1940年荷属印尼万隆华侨公会出版的《华侨月刊》,试图对世界经济危机和中国进入抗战这一时代背景下该社团的日常活动进行细致考察。通过对共计59期《华侨月刊》的爬梳,可将万隆华侨公会的日常活动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促进华侨经营事业的发展;服务华侨日常生活;致力于提高华侨素质;支援祖国抗战和救灾。华侨公会的日常活动深刻折射出经济危机和中国抗战背景下华侨社会的迫切需求,南洋华侨与居住地政府、南洋华侨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9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华侨统战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从历时态看,党的历代领导人为团结广大华侨、归侨和侨眷,建立了广泛的华侨统一战线,相继提出了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的华侨统战思想;从共时态看,90年来党的华侨统战工作实践经验包括,党的领导是华侨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是华侨统战工作的宗旨,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是华侨统战工作的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华侨统战工作的中心内容;从现时态看,要最大限度地把华侨团结起来,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东台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东台市侨联联合组织侨界政协委员赴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建设专题视察活动。政协委员们先后参观了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盐城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卢秉枢烈士纪念馆、盐城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黄逸峰故居。近年来,梁垛镇政府加大对卢秉枢烈士纪念馆的保护工作,投入大量资金修缮故居房屋、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泰国外向型农业发展概况、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泰国近20年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一直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泰国经济的最大特色就是较成功地发展外向型农业,以农业带动工业化,实现农业与工业、商贸等部门之间的均衡发展。当然,泰国外向型农业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代华侨在汕头地区的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汕头地区不但是广东著名侨乡。而且也是全国著名侨乡。目前,该地区有人口九百万人,其中归侨、侨眷有一百多万人。据估计,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华人约有六百多万人,居住在香港、澳门的潮汕人也有一百多万人。因此,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和侨眷众多,是汕头地区发展经济的一个巨大优势,是当前振兴汕头地区经济一支可利用的重要力量。为了科研工作的需要,作者曾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到闽、粤、沪等省市的五十个市县调查近代华侨在国内的投资企业,获得了不少资料,并整理出《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资料选辑》书稿一部。现在,就其中涉及汕头地区的资料撰写成这篇文章。一、汕头地区在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中的地位要了解汕头地区在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的  相似文献   

20.
<正>历史上,很多国家大事都离不开华侨华人的参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改革开放,海外华侨华人做出过巨大贡献;现在,他们又在为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中国梦"继续无私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海外6000多万华侨华人,遍布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华商资金超5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