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西藏教育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现代化是“超前规划教育的发展 ,制定新的教育政策 ,全面改革教育制度 ,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 ,即从教育思想、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建立一种开放的、全信息的、着眼于未来的系统化教育新模式。”教育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是 ,把传统的学校教育转变到适应现代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轨道上来 ,培养出能够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一区域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国家教育的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健康教育的含义,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素质教育的内涵,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措施,以及当前高校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等。阐述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民族教育经过加强统筹,优化教育资源等措施,呈现出良好的教育格局,民族教育表现出很强的原生态性和深厚的文化意韵.民族教育本质上的原生态性是社会主义时期特有的,凭借最初的根本的民族教育理念,达到教书育人的原始初衷的一种教育特性.主要表现为“幸福”教育,“人性”教育和教育回归,尊重少数民族教育,把我国民族教育事业推向更高、更好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双语和多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教育中较独特的重要问题。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区双语和多语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在过去30多年里日趋成熟和完善。其中,当地政府语言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和大量物力支持发挥了核心作用。巴斯克自治区双语和多语教育的先进经验,对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双语乃至多语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登洲作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奠基人,对中国伊斯兰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方式的建立和人才培养,做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随着历史的发展,经堂教育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我们今天应在发扬经堂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扬长避短,大胆探索和改革,使经堂教育焕发出时代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邹阳 《中国民族博览》2017,(18):118-119
众所周知,教育戏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西方的戏剧教育起源较早,中国的戏剧教育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很多基本问题,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戏剧教育对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戏剧教育的重要性做了充分的剖析,并论述了戏剧教育的渊源和发展,同时对戏剧教育和教育戏剧以及儿童戏剧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充分分析,并阐述了戏剧教育的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全面推进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理论与实践建设,对于保障和促进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维护少数民族平等的受教育权益,不断提升少数民族教育的品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意义。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非常薄弱、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其意义更为彰显。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现状及问题,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内容,少数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甘宁青地区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成效影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甘宁青地处边疆,其教育方式、内容与内地有所不同,民国政府也根据甘宁青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政策和措施.本文试以民国时期为时间段,对民国前后甘宁青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对甘宁青地区民族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规模等的发展进行具体分析,以为甘宁青民族教育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论现代教育视野下苗族“锦鸡舞”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锦鸡舞”源于锦鸡的动人传说,经过苗族人民世世代代的丰富和发展,如今已成为苗族文化的代表.从现代教育视角观之,“锦鸡舞”集感恩教育、智力开发、体格教育、合作教育、审美教育、环境教育和民族情感教育于一身,值得挖掘、借鉴、继承和弘扬.在现代教育背景下,需要通过保护与传承、弘扬与丰富、融合与繁荣等策略,以提供保障基础、动力基础和竞争氛围,从而优化“锦鸡舞”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哭嫁习俗孕育了内容丰富的哭嫁歌,独特的教育时间、鲜明的教育特征,公开的教育场域、亲密的教育关系和实用的教育内容构成了土家族哭嫁歌的教育内涵,是土家族传统教育的特殊形式,实现了生存智慧和道德伦理的世代传递,维系了土家族的传统社会,具有突出的研究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索穷 《中国藏学》2011,(4):107-119,161
公元7世纪,随着藏文的出现,藏族教育由原始的口耳相传走向了文字。之后通过千百年的历史进程,藏族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较大发展变化。到20世纪上半叶时,传统的西藏教育基本分为寺院教育、官办教育和私塾教育三种方式。相比而言,私塾一直是世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的根基和源头。本文就西藏传统私塾教育的渊源与特性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自由教育作为一种大学教育的传统,一直为世界许多著名大学所葆有和坚持。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专业化的教学,使大学教育狭隘,违背大学教育的“教育”之义,通才教育(自由教育)被普遍接受。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呼唤自由教育。  相似文献   

13.
民族教育三疑三议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 ,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源泉 ,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民族教育的概念、政策和实践进行了审视和思考后发现 ,针对少数民族的民族教育并没有或很少对本民族文化进行选择和传递 ,民族教育其实成为民族地区的现代性教育。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贯彻民族教育的“多元一体”的教育理念 ,培养出具有本民族文化特点 ,又能适应普遍文化和全球化发展需要的人才 ?为此 ,我们需要在理念上进行争鸣 ,获得共识。  相似文献   

14.
新式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所有公民进行有关少数民族的基本教育和再教育.单向度的市场经济会忽视和鄙视弱势群体,也会忽视和鄙视少数民族,而具有人伦基础的市场经济能够避免之.民族教育中的人伦基础是关于自守尊严和互守尊严的再教育.我们的祖训中有最基本的人伦教育,但是我们正在忘记,或者已经忘记.社会需要再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本文梳理了国外双语教育模式理论和种类,分析了新疆双语教育模式的现状,结合双语教育理论和新疆双语教育现状,对不同文化生态环境下的双语教育进行了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6.
金政权建立后,女真统治者逐渐认识到科举与官学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在承袭唐、宋科举和教育旧制建立汉族科举和官学教育体系的同时,还仿汉制大肆兴办女真学校,设立女真进士科,建立了与汉族科举和官学教育体系并行的女真科举和官学教育体系。女真科举和女真官学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为巩固女真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研究范式的角度看中国改革开放后30年来少数民族教育研究的图景,发现: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思想是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制订的指导思想,强调国家统一和爱国主义。多元文化教育范式在中国体现为多元一体化教育。民族认同研究范式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地区教育不均衡发展研究范式认为,在中国,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和阶层差别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要远远显著于族群差别。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质量研究范式从教育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这些研究范式充分反映了30年来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变化。少数民族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在不断改进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旨在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中国回族教育,其发展与特定历史阶段的国家政治环境、民族内部的主体性与文化自觉息息相关。相对国家主流教育,回族教育始终属于少数民族民间教育,具有与生俱来的民族性、宗教性、民间内敛性与调试工具性。回族教育通过自身与时俱进的调适和发展,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始终起到积极作用。当下云南回族民间教育的调适与发展,表现为不同层次民间教育文化圈的回族文化再生产。在现代民族国家体系和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力量和国际环境对中国回族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为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回族教育危机,应加强回族民间社团的组织与机制建设,全面开展回族民间教育体制创新,积极谋求社会化的民族教育渠道和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人类学研究在我国获得长足发展,主要集中在:对西方教育人类学理论、流派和方法的引进及其比较与评析性研究;教育人类学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教育现实的关联性研究;教育人类学方法何以用于中国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如何从本土视角探讨教育人类学学科体系建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以及学科发展的研究等几个方面。本文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当前我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加强调国民的政治归属与政治认同,核心在于引导各族人民加强“五个认同”,落脚点是增强国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强调中华民族统一性的意义。理念教育是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依托归属教育、认同教育和意识教育分别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身份认知、信仰认知和行为认知,成为认知与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的重要维度。因此,理念教育、归属教育、认同教育和意识教育要从认知、情感、信念、行动上引导各族人民树立起“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都要为伟大梦想而努力”的坚定信念,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