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元时期,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海外贸易空前繁荣,河漕与海漕也十分发达。作为航运及贸易的主体——船员的需求剧增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航运及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船员职业体系的形成。通过对宋元时期航运发展背景因素的分析,阐述船员职务体系形成过程与职责分工状况,探究船员管理制度以及航海科技发展与船员职业发展变化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壮举,发生在世界“变革的序幕”尚未到来的十五世纪上半叶,发生在位于世界东方的中国,这当然不是偶然的。一方面是郑和航海时代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所提供的客观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古代海外交通事业发展趋势的必然,尤其是宋元以来我国海外交通事业的跃进,为郑和远洋航行奠定了基础。但归根结底,客观发展的可能是通过明初时期主观的各种现实因素呈现于历史舞台,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时期国内富强与推行开放政策的结果。以下,我们试作一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集中体现在郑和下西洋的明初海外政策,其核心是朝贡制度和海禁政策.郑和下西洋的动机,既是为了营造"万国来朝、四夷咸服"天朝"的气势,也是中央集权政府打击东南沿海民间贸易和海上流民的措施.其结果是"倾国力"进行的"下西洋"活动因国库告罄而无力继续."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随之烟消云散,宋元时期国人方兴未艾的海外拓殖也为之中断.明朝政府也因此背向海洋,继续维持海禁政策.中央政府对东南沿海人民的海外拓殖事业的敌视,是明清时期国人海外贸易与移民扩张的最主要障碍,它使中国多次丧失向海洋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明代实行海禁的原因,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突发历史事件造成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明政府终止宋元以来鼓励航海贸易政策的原因,进而阐明在不同时期海禁政策体系的强化过程,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红色区域所创造的革命业绩,有了一定的正确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上的地位,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卖国贼,并且为海外华侨华人及世界各国人民以后支持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一次规模大影响广的海上交通活动,本世纪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郑和下西洋引发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影响。郑和下西洋虽然被世界各国视为中国航海史上的一次盛举,但是不论其影响多大,似乎都难以改变中国是"内陆文明国家"的观点。从泉州海外交通与郑和下西洋的关系来论述中国古代航海背景与能力,关注的不在于郑和下西洋本身,而在于说明它是在中国古代深厚的航海文化底蕴基础上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元代官营航海贸易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朝推行大规模的官营航海贸易活动,其航海贸易制度主要有三种:使臣贸易、斡脱贸易和官本船贸易。它们各有渊源,其形成、发展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私人贸易的发展,阻碍了海外贸易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肇始于西汉,并有其发生、发展、繁荣和衰微的过程,而每个时期又都受到当时的经济、政治等诸条件之约束。两汉是其开拓时期;魏晋南北朝是其继续发展时期;隋唐为其兴盛繁荣时期;宋元则为其高度发达时期;明清时海外贸易出现了断层与终结现象,乃是封建社会日趋没落和西方列强侵略的必然结果。然而海外贸易作为中外交往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古代中外关系发展史上仍占有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宋代的海外交通情况,在南宋赵汝适的《诸蕃志》、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徐竞竞的《宣和奉使高丽图径》中有具体反映。而元代的海外交通情况则多见于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和汪大渊的《岛夷志略》。宋元时期,中国与正南诸国、东南诸国、中南半岛、印尼、大食、日本、非洲等地的交通贸易已相当发达。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的明朝时期,著名航海家郑和开创并完成了中国第一次远洋贸易外交的战略行动,不仅将丰富的中国产品"传播"到海外沿海的国家,而且通过贸易往来活动,带回了东南亚、南亚、东非等国家的珍奇物品,同时拓展了与上述广大地区的文明文化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浙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见证了其首次东渡、保存了大量活动遗迹;作为拥有丰富航运经验、造船工艺的浙江,有力地支持了郑和下西洋的远洋航海活动。  相似文献   

11.
考察宋元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科教文化政策,进而追溯宋元数学发展的诱因,研究认为,导致宋元数学发展的诱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朝政唯才是举,提高了学者的社会地位及数学的学术价值;二是经济的发展,商业、手工业的繁荣,海外贸易的发达,这是促进科学乃至数学发展的社会动力;三是崇尚“格物致知”的学术自由探求之风,从而引导数学走向高层次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破国民党对中国抗战真实情况的封锁,争取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援助,特别是“争取世界人民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先锋力量——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以及解放区人民”,宋庆龄以其崇高威望和巨大感召力发起并领导了保卫中国同盟,承担起对外宣传中国抗战、争取各国人民和海外华侨的积极援助这一特殊使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破国民党对中国抗战真实情况的封锁,争取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援助,特别是“争取世界人民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先锋力量——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以及解放区人民”,宋庆龄以其崇高威望和巨大感召力发起并领导了保卫中国同盟,承担起对外宣传中国抗战、争取各国人民和海外华侨的积极援助这一特殊使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宋元时期的手工技术代表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顶峰,成为中国科技史的骄傲.但宋元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光彩一直被隋唐和明清所遮掩.本研究以隋唐和明清作为比较对象,从区域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稳定程度以及价值情感等因素对手工技术的影响出发,定位了宋元时期手工技术在质与量上的突出性与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华商海上贸易网络的初步形成,至迟在明初已呈现,此说可纠正国际史学界长期以来认为的华商海上网络是欧人东来以后才建立的观点。华商海上贸易网络的形成条件,在于宋元时期中国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航海、造船业的兴起,以及朝廷鼓励海上贸易的政策;还在于东南沿海,尤其是闽南海商的崛起和海外中国移民的逐渐增多。华商贸易网络形成,不但一改宋以前中外贸易主要由蕃商蕃舶主导的局面,而且形成以中国商品、中国帆船和中国市场为依托,华商初步主导东亚、东南亚的海上贸易网络的格局  相似文献   

16.
略论中国人对澳洲的早期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洲人看来,澳洲是他们发现的。其实根据中国史籍记载,早在唐宋时期,中国人就对澳洲有所认识。最初中国人对澳洲的知识是通过与马来人和阿拉伯人的接触得来的,其中难免掺杂了道听途说的成分。随着海外交通的发展,中国人对澳洲的认识也从模糊到逐渐清晰。宋元时期,中国帆船远航澳洲海岸,与澳洲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对当地风土人情有了较为翔实的记载。史实表明,尽管郑和下西洋未到过澳洲,但是在郑和之前的遥远时代,中国人早已航抵澳洲大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自夏朝开始造船并在汉代开通海外贸易以来 ,官私外贸以双轨制的形式随造船与航海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到宋元时期达到极盛后被明清的海禁政策所改变 ,从而导致了中国造船与外贸的整体性衰落 ,使中国减少大量转口利润和丧失走向世界机会的同时 ,延长了封建社会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拥有辽阔的海洋国土,也有着历史悠久的海洋文明。我国海洋文明萌芽期可上溯至七千年以前,春秋时期我国海洋文明已步入了成熟期。古文献所记载的齐吴琅琊海战、越王勾践的船队跨海北上至琅琊等大规模海上活动,昭示着以发达航海术为标志的我国古代海洋文明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尤其唐宋时期,因钢铁炼制术与木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的造船业和航海术,与我国其他杰出的科学成就一样,充分反映出“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远在三四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逐步掌握了造船和航海技术,开辟了海上交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交换的扩大,促进了造船工业的日益发展,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劳动人民对中国以至世界造船、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亨利王子是葡萄牙航海探险事业的组织者和开拓者,也是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开创者。本文通过对亨利王子航海原因及其历史地位的论述,说明了葡萄牙早期海外扩张和地理大发现时代最初发生的情况,肯定了亨利王子在地理大发现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