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私有财产概念与异化劳动逻辑的关系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一条显性的但又一直被一般论者所忽视的线索。马克思从对私有财产的本质追问出发得出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的异化劳动逻辑,然后又用异化劳动逻辑透视私有财产的运动现象并力图示私有财产运动的秘密,最后通过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本质批判来论证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
3.
许多学者在翻译中对"归化"与"异化"的选择上存在争议,并提出许多不同观点,文中对有些观点提出了异议。文章认为,翻译应以交流为目的,译文要可接受、要传意,并要保持语言的鲜活。因此文中提出:语篇结构应追求归化,而内容应追求异化。  相似文献   

4.
浅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内在逻辑出发,从异化劳动的四个方面论证了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关系,分析了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什么在前苏联和中国会发生争论?一个原因就是研究者未能从工业化、现代化的视角进行阅读,而只是从阶级斗争的视角去阅读;另一个原因,就是研究者把它与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和斯大林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四章二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对立起来阅读,所以研究者们长期以来把马克思的这一手稿看作是早期的不成熟的著作,从而贬损了手稿的科学价值和现代意义。现在看来这是完全不对的。我们从资本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视觉来看,却能体会到另一番新意。马克思是从生产方式的变革上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把劳动、资本和土地作为生产力的要素和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资本创造利润,土地创造地租,工人劳动获得工资,资本家通过资本、土地不断地使资本增值,而工人通过劳动所得的工资,只能勉强维持其劳动力的再生产。资本家越来越富,工人越来越贫穷,两极对立贫富悬殊扩大,出现了工人运动。工人运动带领无产阶级展开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而要进行斗争必须要研究工人劳动现状,研究劳动异化;承认劳动异化就必须研究改变异化劳动这个经济事实;要改变异化劳动这个经济事实,就必须把工人当成社会的人;要把工人当成社会的人,而不是物,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不仅不能否认,而且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努力解决这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理论界在阐释青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时认为,异化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解读在今天看来还是值得沉思和反思的,本来是由人创造出来的无生命表征的定形物如何会奴役活生生的人呢?这种定形物真的具备奴役人的能力吗?在笔者看来,异化应当是这个日益碎片化世界中人奴役人的一种自否定机制。  相似文献   

7.
“劳动”在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中始终是一条主线,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充分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继而将异化劳动概括为四个方面,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最终揭示出作为扬弃了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人的解放的哲学主题,凸显了以“劳动”为核心的共同体思想以及鲜明的实践哲学的思想特征。扬弃异化劳动,也就意味着共同体中对象性关系的再造。共同体之中的个体通过相互承认的劳动确立了对象性关系,在马克思构建的劳动共同体中,劳动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是人与人从相互承认提升到相互成就的共同体的高级形态的塑造过程。  相似文献   

8.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着重探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问题。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反映出它对人的本质的扭曲。在当代,资本全球化的存在使人们仍深受资本的影响,存在异化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私营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也存在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异化观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即黑格尔主义异化观、人本主义异化观和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 1845年以后,马克思在历史观上已超越人本主义走向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异化观也超越了人本主义的异化观, 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化观。我们应该以马克思成熟时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化观而不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人本主义异化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主奴斗争篇章里描述了一种片面的和不平衡的承认,这种承认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主奴斗争之后产生了不对等的自我意识。后来在《法哲学原理》里黑格尔对承认理论做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由自由意志出发、以所有权为基础、以劳动为手段的市民社会,以此作为相互承认的主体交往活动的平台。马克思认为,黑格尔颠倒了私有财产与劳动之间的关系,黑格尔所谓人人平等、相互承认的市民社会实际包含着各种压迫和奴役。只要广泛地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社会分工还存在,人类还必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自然必然性而被迫从事劳动,平等而普遍的承认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在黑格尔将特殊性原则主导的市民社会趋向作为普遍性与特殊性伦理统一的国家看作必然性的地方,《论犹太人问题》时期的马克思则看到了"国家不能挽救市民社会于自身之中",并且"国家的秘密在市民社会之中"。因此,马克思开始从市民社会内部探索自由的障碍以及自由的实现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马克思将自由的障碍以及自由的实现表述为劳动异化、私有财产异化以及造成这一异化的深层根源的交往异化和"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积极扬弃的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2.
异化观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是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一把钥匙。随着马克思思想的进一步升华 ,他逐步放弃了这一提法。《德意志意识形态》可以称得上是他的异化观的收官之举。在他以后的著作中就很少再提及异化概念。在《形态》中他为这一观点作了最为科学 ,最为详细的解答。他在这篇文章中对有关异化的产生、前提、根源等问题的解答作了一定的分析 ,并以此来考察当代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现象以及走出异化的出路做了完整的论述,文化异化是工人和资本家的双重文化异化,从而阻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文化异化的出路在于实现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异化观的指导下看现在文化异化主要表现在大众传媒、网络文化异化和语言、文字文化异化,走出文化异化的出路:积极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与思想;依法加强对文化事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实践标准大讨论已然三十年,重提实践之真理标杆,是历史必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学术和实践问题,在中国80多年的革命和实践的历史境况中,中国化问题无法回避,亟需对其做出深层次的解读和诠释。在哲学视阈中,用实践的视角来审视和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摈弃形形色色的干扰,对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传统理论认为在"小国情形"中,小国获得了全部的贸易得益;因此进一步认为小国应该实施零关税和自由贸易政策.基于李嘉图模型对小国和"小国情形"进行的再分析,可得出同传统观点不同的结论:首先,小国仅仅是"小国情形"的必要条件,而"小国情形"的均衡则不可能存在.其次,在小国存在的情况下,会观测到贸易条件和相应生产模式的多重均衡.只要小国和贸易伙伴通过设定互利的谈判规则,就可以通过双方的贸易协商来找到唯一的贸易条件均衡解,以提高双方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的思想形成历程来把握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的。马克思从实际活动的人出发,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在人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并且由生产力来决定。人的本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人的本质的发展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具有一致性,这就是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发展规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一崭新论断,不仅具有时代的针对性,而且更鲜明更完整地表达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将成为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方法论命题.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际问题。我国学者在理论层面上已经作出了较多的讨论。其中,王锐生教授在《哲学研究》中2006年第二期上提出的"结合"视野有一些新意。但是,我们对王先生文中几个问题持有异议。我们认为,这些问题虽然是具体的理论问题,但是如果不辨清楚也会妨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具有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其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亟需以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为指导重构当代大学生消费观。一是要扬弃消费主义物质至上的观念,确立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相平衡的全面消费观;二要抛弃消费主义消费至上的观念,确立“生产确立人的本质”的人本消费观;三要摒弃消费主义个人利益至上观念,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消费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