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宇星 《学术研究》2007,(8):110-115
《三字经》自18世纪初为东正教驻京布道团成员知晓后,100年间在俄国共有四个译本,流传后世的是俾丘林1829年的汉俄文对照本。本文追溯了各个译本的产生及其在俄国引起的反响。20世纪以来,更多的俄国学者则不再依赖译本,而是直接把中文版《三字经》作为原始文献,相应地,对《三字经》的认知也更深入透彻。  相似文献   

2.
《拉失德史》汉译本在新疆出版并被学者们研究利用已有十多年。该书作者的表兄、曾收留抚养过他的巴布尔的著作《巴布尔回忆录》也于198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现在,是可以对这两部书进行一点比较研究了。我最早接触和研读《拉失德史》这部书是在1961年,后来虽曾...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的一句引语。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以后,马克思很希望有各种文字的译本出版。1872年3、4月间,《资本论》第一个外文译本——俄文版在彼得堡问世了。这件事引起了俄国学术界的广泛议论。年轻的俄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彼德堡大学教授伊·伊·考夫曼(1848—1916年)就是最早评论《资本论》的人物之一。他写了一篇题为《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观点》的评论,是专门论述《资本论》的方法的,发表在彼得堡的《欧洲通讯》1872年5月号上。  相似文献   

4.
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也是在十月革命后,才开始在中国传播。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三天,上海出版的《中华新报》上报导了十一月七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盛况,也报导了列宁在这次大会上的讲话摘要。一九一九年九月,北京出版的《解放与改造》杂志第一卷第一期上,译载了列宁写于一九一七年的《俄国的政党和无产阶级的任务》一文(译题为《鲍尔雪佛克之排斥与要求》)。在这篇文章中列宁以问答的方式阐明了当时俄国的政治形势和当时俄国的各个  相似文献   

5.
林耀华教授毕生致力于民族学、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作为一位颇多建树的学者,凉山彝族是他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书汇集了他半个世纪以来跟踪研究凉山彝族的主要成果,是这方面的总结性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探讨彝族文化变迁的力作。 一、该书的构成。本书分为四编:第一编“凉山彝家”曾作为一部专著,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作者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后,于1943年夏深入西南大小凉地区进行实地  相似文献   

6.
知行两相难:史禄国云南调查事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云 《学术探索》2007,4(4):112-117
俄国人类学家史禄国在中国早期人类学史上充当了要角。1928年,他奉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派,率队赴云南调查罗罗。这是中国首次有组织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但史禄国惧险,仅留在昆明作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调查,其表现引起中山大学同人的不满与质问,从而放弃了对他的聘作,因此他改为由中央研究院单独聘任。此事牵涉的并非仅仅是人事纠葛问题,更揭示了民国学人当时对诸如民俗学、人类学等新学科的认识存在个体差异。尽管许多学人的治学观念已有所转变,但在具体实行时,仍然难以摆脱自身固有知识的牵绊,导致学术认知与实作两难的境况。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三百多年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诗人、理论家祜巴勐的《论傣族诗歌》(汉译本)一书(以下简称《诗论》)。这部著作的出版,为研究傣族文学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同时,这部书用大量的篇幅谈到了宇宙的由来,人类的起源,思想、语言、诗歌、文字的产生和发  相似文献   

8.
列宁的《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这一著作,写于1918年3—4月,写成后曾由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讨论通过,并决定发表于4月28日《真理报》。 1918年初,俄国革命正处于一个重大的转变时期,即从夺取政权进入到巩固政权、  相似文献   

9.
1798年年迈的康德出版了他最后一部著作《实用人类学》。然而康德积二十多年“人类学”教学经验写成的著作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反响,哲学界都在埋头阐发他的“批判哲学”,以致康德哲学就等于“批判哲学”的公式得到了哲学界的公认。其影响也在于此。康德美学思想的阐发  相似文献   

10.
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董果良同志翻译的《1900——1901年俄国在华军事行动资料》,将由山东齐鲁书社陆续出版。该书是沙俄总参谋部军事档案馆作为内部资料于1902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对罗素思想的误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对罗素思想的误解袁伟时著名哲学家罗素(BertrandRusel)在中国有过广泛影响。据笔者极其粗略的统计,1949年以前,他的著作有20种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时至今日,他的71种主要著作,已有35种有了中文译本,其中9种有两种以上的译本。以...  相似文献   

12.
近1 000年以来,俄国作为一个欧洲国家在发展,并且这种发展的欧洲趋势一半是自发的,一半是国家和社会有意识努力的结果。接受基督教后,社会进化的共同因素———宗教、地理环境和共同的人类学祖先是俄罗斯人和欧洲其他民族所共有的。在当代,俄国的民族传统和价值观与西方的差异不是表现在质上,而是表现在量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俄国与西方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似。但是,与西欧国家相比,俄国经历的这些过程要晚,因为俄国处在另一个时间段上,西方和俄国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差。国家产生后,俄国飞速发展,因此,俄国和西方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在俄国国家建立的初期,这种滞差大约是300年;1 000年后,也就是20世纪初,这种滞差是50—100年,当然,这取决于和哪个国家相比;而现在,这种滞差是一两代人。  相似文献   

13.
赵旭东 《中国学术》2001,3(4):377-380
作为英国社会人类学界百科全书式人物的杰克&#183;古迪(Jack Goody)先是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花之文化》(The Culture of Flowers,1993)这本据说极为畅销的著作,两年之后,他又出版了这本讲述英国社会人类学学科史的著作。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学法律系编的《西方政治思想简史》第242页将《新社会观》的出版时间写成一八一二年。李凤鸣先生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第179页却写为一八一三年。这两种说法是不太准确的。据查:《新社会观》由四篇论文组成。第一篇论文于一八一二年写成,一八一三年初发表。第二篇论文于一八一三年底写成并发表。第三、四篇也于前后不久写成。再,《欧文著作目录》把该著作的出版时间定为一八一三——一八一四年。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5.
<正> 我省第一本比较全面而系统地介绍撒拉族历史的著作—《撒拉族简史》,最近已经编写完毕,即将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撒拉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长期以来,撒拉族就蕃衍生息于祖国的西北高原,同这一地区的汉、回、藏等各族人民一起用辛勤的劳动,开发出肥沃的土地,创造了自己  相似文献   

16.
鄂托·波特林克1815年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但波特林克是德国血统的荷兰公民,后来又加入俄国国籍.他最重要的著作是梵德词典,这部词典由俄罗斯科学院出版.以后他又离开俄国前往德国居住.科学院委托波特林克编写雅库特语法、  相似文献   

17.
英国著名史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Edward Hallet Carr),生于1892年,早年就学于剑桥大学特利尼蒂学院,曾先后在英国外交部、情报部门任职,担任过《泰晤士报》的助理编辑。四十年代起,在威尔士大学和牛津大学执教,直到1955年后被选为剑桥大学特利尼蒂学院的校务委员。他一生著作极丰,最有影响的是十四卷本的《俄国革命史》;其他重要著作有《巴枯宁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1919—1939)》、《从拿破仑到斯大林》、《共  相似文献   

18.
从17世纪以来,黑龙江的别名“阿穆尔”已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但对其由来,国内外学者至今尚未搞清。主要有五种说法:俄国学者史禄国认为,“阿穆尔”是达斡尔语“卡拉穆尔”的转音;俄国人马克认为,“阿穆尔”来自黑龙江的另外一种地方名称“玛穆”,是俄罗斯人发音变样的结果;苏联学者达斡尔斯基认为俄国科学院院士菲舍尔的见解比较真实,即通古斯人、基里亚克人称黑龙江为“阿玛尔”,“阿穆尔”来自“阿玛尔”;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编写的《沙俄侵华史简编》干脆认定“俄国人把黑龙江叫阿穆尔”;王鹏林在其《“阿穆尔”的由来》一文中写道:“达斡尔人对黑龙江的称谓有两种:卡拉穆尔和阿穆尔。前一名称是在历史上按照“黑水”的含义译而形成的传统称呼,后一名称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二、三十年代,武侠小说多达160余家,其中创作武侠小说在10部以上的作家,如顾明道、向恺然(平江不肖生)、赵焕亭、陆士谔、汪景星、还珠楼主、张箇侬、徐哲身、何一峰等人的作品,大都有马来文译本。当时鼎足而三的顾明道、向恺然与赵焕亭的代表作,如写郑昭与上暹逻国国王(1768)的《海外争霸记》,1937年由何希久翻译成马来文出版,全书七卷557页。《荒江女侠》的初、续集,有两种译本,一是由陆羽生于1937—1939年翻译出版,另一是由詹于1948—1949年翻译出版,全书分三册,239页。描写郑成功的《海上英雄》正、续集,1937年由谢  相似文献   

20.
布哈林于1888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小学教员家里。他在1906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接着在莫斯科大学学经济,同时从事革命活动,为此曾多次被捕,被判处苦役流放。后来,他逃往欧洲,在维也纳研究政治经济学,发表过两种批判奥地利资产阶级经济学派的著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他在瑞士研究帝国主义问题,写成《世界经济与帝国主义》一书,列宁曾为它写序,评价很高。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布哈林回到俄国,积极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