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孟子所谓的人性的善主要指人性的"四心",即四个"善端"。孟子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性善论"作了规定和论证,并指出了后天道德修养对保持人之善性的必要性;"性善论"思想中对人的社会属性、道德自觉性的重视等思想,为后世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当代哲学一种基本思潮是对普遍人性进行彻底解构,宣告人要死、人该死和人不得不死。然而,当代哲学宣布人之死并未带来个体的真正诞生,脱离普遍性的孤独个体仍然不是人的真实存在,其同样导致了人的虚无化并走向了虚无主义。走出人性虚无主义困境,既要反对和批判脱离特殊性的普遍人性,也要反对和批判脱离普遍性的原子化个体,坚持普遍人性与特殊个人的统一,坚持特殊性包含于自身内的普遍人性。1  相似文献   

3.
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底层民众的真正关注、了解,重在塑造春桃这个扣人心弦的女性形象。小说《春桃》中"一女二男"的婚姻模式有悖于"神性爱"这一个古往今来文学作品的传统母题;李茂、刘向高在伦理婚姻观念上沿袭着中国传统伦理婚姻的重负,春桃具有新的伦理婚姻观念因素,但现代伦理婚姻观念的光芒始终遮不住春桃传统的观念。最后,人性善和人道主义的情怀,使三人冲破了一切传统封建伦理观念和风俗习惯的束缚,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小世界,这种善良的人性人情寄托了许地山人道主义的关怀。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由于人道主义更多的是一种实践哲学、道德哲学,当下我们更需要把关注点集中于它的实践价值与道德价值之上。其次,我们在研究评价"五四"现代人道主义之时,既不能过于炫耀自己时代的历史高度,也不能以成败得失枉论这一观念的价值,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历史与现实的复杂性,以冀寻找它真正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西方学术界的核心议题之一,其讨论中展示的对普遍人性的肯定、对自由、平等、博爱等的颂扬,反衬出中国传统文化以家庭为本位、忽视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的结构缺陷,刺激了中国学者对历史资源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梳理与诠释。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完成了人与神的剥离、人与自然界的剥离,以及对人的尊严的强调、对人的作用与价值的推崇,并从人与人相处时的原则推广到了社会治理的实践层面,表现为"以仁为本",并借由"仁"的实践属性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积极而切实的作用。经由西方学术思想的梳理得以逆向建构的"以人为本"思想所面临的严苛的价值评判也提醒我们,以更包容的心态、更客观的立场,全面评价传统文化的历史形态及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表现之一,在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纪中,传统孝文化由祭祀祖宗的宗教意义,发展到敬养祖亲的人伦意义,最后泛化为一切封建道德的基点和准则。传统孝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由单一到泛化的转换,从而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和扭曲人性的思想武器。鲁迅解构了传统孝道泛化后的愚孝以及孝文化对女性和孩子的戕害,在解构批判的同时,提倡平等、自由、民主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了鲁迅的非孝意识。  相似文献   

7.
在柏克、夏夫兹博里和哈奇生等人美学思想和基督教精神的启发和影响下,康德将"崇高"作为与"优美"并列的美学范畴提出并加以系统、细致地考察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它不仅进一步拓展了美学研究的疆域,而且极大地提升了美学的人文性内涵。此外,康德的"崇高论"美学思想也显示出了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于"美育"的理解和解释;而且可以唤起和平时期的当今人们对于"崇高感"的希冀和期盼;进而培养一种与"优美"范畴所引发的"爱"的情感相对的"敬"的情感,从而真正地使人活得有价值和尊严,最终完成"人"自身的本体建构。  相似文献   

8.
低碳标志着人开始自觉地从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出发,其出场不仅仅在于谋得经济社会的继续发展,在更重要的意义上,它标志的是人自身实现的一种超越。马克思主义学说当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有着详尽的论述,完成的人道主义揭示的是真正本质意义上的人也即复归到合乎人性的人面对自然的态度,这种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集中在人性理论之中,反映了先哲前贤对人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深切关怀。但是,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限制,人对自己以外的外部世界有着太多的依赖,无法实现人的真正独立自主,因而也无法真正把握人的本质。所以,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人性论实质上属于德性论,是讲的人的德性平等、德性觉悟与德性完善。进入近代社会之后,中国的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都发生了历史形态的转变,人从对自然与他人的依赖中逐渐独立出来,对人性的认识也随之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促进了传统伦理思想入川;许从德…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终生探究资本主义社会向未来社会的过渡问题。如何过渡?答案有三:哲学性革命图式、暴力革命图式和和平过渡图式。图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历史情势的重大变化。马克思过渡图式思想的变化引来争议和不满,这与忽略马克思过渡图式思想的哲学基础——劳动哲学本体论、劳动者主权论、线性社会历史观和劳动人道主义的价值立场——有直接关系,也是未解马克思实现过渡的判断标准——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合乎人类本性——的必然结果。结合特定社会历史情势地理解马克思的原生态思想,他真正做到了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人性论"是欧文·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白璧德针对"人性"做了系统的阐述,他基于"一"与"多"的关系哲学提出了"适度平衡"的完美人性标准,并提出通过"内在制约"与"道德想象"两条途径来引导人们不断地向古典道德典范学习,实现自我完善,成为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并提出"人性善恶二元说"与"人天生好学"的思想分别作为两条途径得以实现的基础。白璧德的"人性论"也有诸多不足,但其仍有当代人借鉴和学习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只有在中国百余年的现代化的历史脉络下,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特质才能被鲜明地凸显出来.这一明显的思想特质就是打破旧有社会的等级秩序,建构精神世界的价值追求,试图在"重塑人性"的过程中"改造社会".毛泽东的目的显然是试图制造中国武的并且是现代性的理念,尽管它没有真正成功,但还是留下了一些值得进行学术分析的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在"过程"之中统摄事实与价值,这是怀特海与中国道家在宇宙论构建上的契合之处,但怀特海过于客观化的描述使得其作品中主体性丧失,这就无法同道家一样,将事实与价值之融合贯彻到生活实践本身之中。因此,事实与价值,以及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问题,最后归结到能否从当前破碎分裂的人性现状之上发展出丰满圆融的生命存在。这不是一个制度或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人道主义一直是每个哲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早期很多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人为地将人道主义置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直到马克思的遗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后,人们才开始关注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当代中国倡导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因而对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正确理解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立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人的本质的异化出发,分析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从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这一飞跃过程,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回到人的存在,就是回到了原初",就是"回到了美学的真正起点"。可以说我国新时期三十(1978~2008)年学术界以此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人学范式与美学建构的"实践论"、"审美自律轮"、"感性生存论"等,对于突破"工具论"、"反映论"等寻求多元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美学贡献了极大的理论建树和话语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建构当下全面人学美学终极意义的审美之维无不指向人的全面存在。  相似文献   

16.
张炜是新时期最为重要的小说作家之一 ,在其小说创作中对于人的“个体”存在意义的发现和肯定贯彻始终 ,在封建文化的阴霾中闪露出对于“个体”价值的呼唤 ,在集体主义的时代氛围中凸显个体的存在的意义 ,在现代性的迷幛中认识到个体价值被解构的困惑 ,这些都折射出张炜小说对于“个体”价值存在丰富而深刻的思想 ,是他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代历史变革中,西方近代人道主义人格价值观传入中国,与中国古代儒家传统的道德人格价值现发生冲突.康有为作为近代启蒙思想家开风气之先宣传人道主义思想,从唯物本体论、自然人性论诸方面论证了肯定人自身价值的人道主义人格价值现,批判了封建社会“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人格价值既.但康有为不同意否定中国儒学传统,认为儒学是中国重要的思想资源,他把人道主义的“博爱之德”作为新的儒家道德核心内容,并系统地从本体论、道德人性论诸方面论证“以仁为本”,仁义道德至高无上,试图重构新的儒家道德人格价值观.康有为思想中这种人格价值观的二重性,标志着儒学在近代的蜕变、转化,同时反映了中国近代启蒙中两种人格价值现的冲突与困惑.  相似文献   

18.
巴金的人道主义思想是追求真善美的完美人性和人的自由平等幸福。这一人的理想源于成长经历和时代因素。他将文学作为实践这一理想的途径。从《家》、《寒夜》到《随想录》 ,其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巴金以自己的方式为文学注入了人的因素 ,达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人性的开掘 ,从而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获得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巴金作为文学家和思想家是既属于历史又属于中国 ,既属于当下也属于世界的。  相似文献   

19.
在加缪的写作中 ,“荒谬”和“反抗”是一对中心概念。前者概括了他对人在世界、存在面前无能为力的清明意识 ,是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人的自信观念的一种解构 ;后者表明了面对如此存在的人应该具备的人生态度 ,即西西弗斯的方式 ,又是对传统人文思想中关于人的尊严、人性道德追求的一种重构和现代阐释。在现代虚无主义的浪潮中 ,加缪的思考是对价值人生的一种坚守 ,同时也是对 2 0世纪人类精神文化资源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阿Q正传》向我们传达的人文信息可以说是无限丰富的。在表现"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中,小说完整地展示出:一个在挣扎中逐渐觉醒的灵魂;一个中国现代寓言式的"人文需要图谱";传统中国人"自我设计与选择的艰难"。阿Q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最本真的生命存在与形式,其深层结构向世人昭示出一个基本的人本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