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要经历一个“灵魂的改造”过程,可是从《青春之歌》这部地道的革命小说看来,灵魂的改造更深刻地表现为“身体的改造”。,《青春之歌》恰好展现了从“五四”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革命到阶级革命的身体改造和实践过程,是身体现代性进程的完整镜像,使人们看到了现代历史对于人的塑造的重要侧面。文章的论述是对红色经典小说《青春之歌》的另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2.
阿尔贝里克异象在中世纪流传甚广,影响巨大。19世纪以来,不少学者宣称《神曲》的创作结构及诸多细节均取自阿尔贝里克异象,但丁也被指控"剽窃"。尽管二者的确有大量相似之处,但《神曲》与阿尔贝里克异象中对"炼狱"的界定截然不同,异象中对冥界地形地貌的描绘极其混乱,尚未形成冥界三分法的清晰概念。异象中关于"炼狱赎罪"与"罪罚相当"的定义并未明确,此外,《神曲》与阿尔贝里克异象的主题及针对人群并不相同,《神曲》中的立意更为深远和升华,因此但丁"剽窃"此异象的推断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3.
身体写作是一种对身体经验感性的个性化抒写,它看重个人的身体体验与感觉,通过灵动的身体体验来传达、揭示人的灵魂矛盾和人生困境。海男就是这种个性化抒写的先行者,她的《妖娆罪》即是用这种身体与灵魂时而分离时而融合的矛盾追问与艰难挣扎,展开了一个令人思考的人生画卷,构筑着她独特的文学灵魂。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 概念在哲学史上以及在当代心灵哲学中有着巨大的影响,但他的灵魂定义似乎包含着难以解决的问题。阿克里尔(J.Ackrill)在一篇著名的文章中指出,他的灵魂定义包含着逻辑矛盾,并且与他的质料形式理论不一致。本文重新梳理了阿克里尔的论证,归纳和评价了亚里士多德学界对这个问题的两种主要解决方案,并提供了对灵魂定义问题的一个新解释。这个新解释表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定义没有逻辑矛盾;定义项中的“身体” 代表的是“第二潜在性”。“灵魂”概念是一个目的概念和原因概念,即灵魂是从质料之中发展出来的,它就是身体的目的和完善性,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本原。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心灵哲学跟一切与物理主义相兼容的当代心灵哲学理论是不相容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诗篇》中一些被寓意解经法解释为预表耶稣的受难与复活的章节,加尔文按照字义解经法,将其解释为关于大卫王的历史记载,从而消解了寓意解经传统对相关经文的反犹式解读。加尔文承认《旧约》与《新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肯定了《希伯来圣经》在基督教信仰中的地位;他坚持认为上帝与以色列人所立的"旧约"和与基督徒所立的"新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且他还超越了基督教传统中长久以来将福音与律法相对立的观念,认为犹太律法对基督徒的作用不仅停留在路德所认识的消极层面,也有积极层面的功用。与对待基督教的异端分子相比,其著作《回应某位犹太人对基督教的质疑与反对》也反映出他对犹太人的态度是相对宽容的。加尔文对字义解经方法的推崇则与他个人所接受的人文主义的教育背景密切相关;他的"启示神学观"认为上帝的启示是一种"渐进式"的启示,《希伯来圣经》和上帝与犹太人所立的"约"以及犹太律法都是上帝启示的一部分,这构成了他对犹太教相对宽容的神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英国小说家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和中国小说家残雪的《吕芳诗小姐》,都强调身体与精神的抗衡,并视之为人性的矛盾,但两个文本在自然、观念、社会三个层面上具体表达的身体性,彼此又相互矛盾。《达洛卫夫人》保留了性别事实,重新建立了愉悦化性欲;取消了身体的抽象普遍性,建立起身体的个体性;构建了无边界、有存亡的身体结构,将身体的意义最终归于精神。其蕴含着伍尔夫视身体为手段的倾向。与此相对,《吕芳诗小姐》则取消了性别事实,重建了激情化性欲;取消了身体的个体性,试图建立身体的深层普遍性;建立有边界、无存亡的身体普遍结构,视身体意义为身体本身。其表明,残雪把身体看作是一种目的性存在。《达洛卫夫人》与《吕芳诗小姐》互为正反命题的两种身体性,构成二律背反关系,体现出现代语境下身体审美化和身体生命化在差异中的并存。  相似文献   

7.
在《论灵魂》中,亚里士多德在梳理和辨析前辈哲学家关于灵魂问题论述的基础上,以实体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质料—形式"、"潜能—现实"问题的探究,引入了躯体与灵魂关系问题来解释生命现象,确定了"灵魂作为生命的本原"的观点。他认为:灵魂是潜在具有生命的自然躯体的第一现实。在灵魂与躯体的关系问题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灵魂的两个部分":一是使有生命的躯体实现的灵魂;一是使理智实现的灵魂。灵魂的这两个部分,既是感觉的实现又是思维和欲望的实现,形成了"灵魂作为第一重要的知识"的观点,建构起了古希腊确定的知识论。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描述了阿里斯托芬之爱与苏格拉底之爱。阿里斯托芬认为爱的本质在于追求完整和整合,在于自爱;苏格拉底认为爱的对象是美善。阿里斯托芬之爱侧重于人的身体;苏格拉底之爱侧重于人的灵魂。而笔者认为人类之爱是在身体与灵魂的张力下生存,这种张力体现于"渴望"之中。爱的存在一方面渴望并由此维系着个体的身体和灵魂;同时又以这种渴望为内容,自由地敞开而又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9.
《神曲》宗教超越主题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曲》记叙的是但丁的一次梦游。其梦游过程充满神秘奇异色彩,但这绝不是非理性的意识流动,而是有意识地在宗教世界里从地狱到炼狱、再向灿烂星空中天堂的超越过程。通过“身之超越”,即从罪恶的人到悔过的人再到光明的人的“复活”,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超越。  相似文献   

10.
在苏格拉底看来,作为最接近于神性存在的灵魂也会具有二重性,这就使恶的出现有了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恶在灵魂中有其本根性的存在,它不过产生于灵魂的一种缺欠,即道德智慧的缺欠.这种缺欠源于灵魂与身体的结合及身体对灵魂的禁锢和污染.灵魂的这种存在境况表明了净化灵魂以摆脱轮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哲学就是最高的净化形式.苏格拉底对灵魂二重性及救赎的论说,兼有哲学与宗教的双重性质,其根本取向是确立理性在灵魂与实践生活中的主导性.  相似文献   

11.
在但丁的《神曲》中,水与土所象征的自然元素再现了但丁心目中救赎历史的图景,也参与了朝圣者的心灵旅程.因此在但丁的史诗中,关心水与土就意味着关心人的处境.这种为自然元素赋予精神寓意的写法来自《忏悔录》,在本质上,《神曲》是与《忏悔录》一样的精神自传,二者都隐含着螺旋式上升的结构.其中《神曲》中的上升方式是柏拉图的灵魂小宇宙学说与亚里士多德天体宇宙论结合的产物,在其中,心灵之旅的最后结局是人与自然的合一.  相似文献   

12.
借鉴原型批评理论,通过论证《鲁滨逊漂流记》"星期五"与《圣经》中耶稣受难情节的一致性,指出《圣经》中耶稣受难的形象就是"星期五"的原型。从而得出结论,鲁滨逊对"星期五"的同化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殖民现象。  相似文献   

13.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历史序幕是但丁拉开的 ,赋予他勇气和决心的是他对人生的透彻深思 ,这深思的底蕴便凝定在他的划时代的著作《神曲》中。《神曲》记述的其实是人生的“心灵”之游 ,是以象征的方式探索了人生的深邃与复杂。人需要两种文化形态 :理性与信仰。但丁所说的理性是人类历史中的人的自由意志 ,是普照着上帝创世之光的人生实践。但丁所张扬的信仰获救是一种超越物质的有限、进入纯精神无限的审美的人生理想 ,耶稣受难所打开的人类精神的飞升是纯精神的允诺 ,它赋予人以信仰的勇气和执着性。但丁《神曲》的二重性与其说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与新时期最初一位诗人的二重性 ,毋宁说是西方人文艺术精神所包含的希腊异教精神的理性意识与基督精神的信仰思想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包孕着人生永恒的矛盾与困惑 ,包孕着但丁对这种矛盾与困惑的深邃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不朽的灵魂     
远古时期,人类没有真正死亡的概念,原始人在创造灵魂的同时也就赋予了生命的永恒。几乎所有民族都曾有灵魂崇拜意识,他们相信灵魂的存在,并且认为灵魂与躯体是可以分离的,人的死去只是肉体的死亡,灵魂却能离开躯体继续存在,即灵魂不灭。如《礼记·郊特牲》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在中国人眼中,一个有生命的人是由肉体(形魄)和精神(魂气)两部分组成的;在埃及,人们也认为人有灵魂并有双重灵魂,人死后他的护卫灵魂守候在尸体旁,另一个身魂则前往阴间;希伯莱人和古希腊人也同样相信人是有灵魂的;犹太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的身体-灵魂观源自苏格拉底临刑之前对身体死亡与灵魂永生的探讨,他据此把世界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在身体与灵魂的关系上,他认为灵魂统治身体,并通过灵魂的三重结构来论证灵魂统治身体的过程。他还在身体与灵魂的关系论中探讨美的本质问题,并且指出绝对的关源自灵魂的善。他在本体和主体两种角度来使用灵魂的概念,对后来的本体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身体是性别文化的载体,男作家关于女性的身体叙事往往呈现了男性对女性肉身的"窥视",情色意味较浓.而女作家的身体叙事则往往与女性自身的整体存在密切相关,强调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与意义的表达,呈示了审美体验的身体性,是一种非"私人化"的"集体型叙述声音";传统色情文学基本上是男性创作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男性读者的"窥视欲",呈现了明显的男性中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7.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的代表长诗《老水手之歌》,以老水手和婚宴客人的对话为主要内容,通过老水手的叙述营造了特殊的“炼狱”环境意象,而诗中的人物形象更是蕴含着独特的宗教原型,是一首蕴含浓厚宗教神话色彩的诗歌。在诗中,以红色为底色的航海过程象征着耶稣由受难到死亡再到重生的过程。老水手、信天翁、水手们所代表的人物意象,则是整个基督教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人物原型形象。解读这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柯勒律治的宗教情怀。  相似文献   

18.
在《文心雕龙》的风格论中,《定势》可看作《体性》的姊妹篇。《体性》篇论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定势》篇则论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 《体性》篇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文如其人”的概念的发展,所谓“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刘勰以贾谊等一大批怍家来做例子,证明了这点。二是语言修辞风格的提出,即: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等八  相似文献   

19.
最近见到几篇关于分析鲁迅先生作的《湘灵歌》文章,解释较新,讲到《湘灵歌》是与“长沙事件”有关的。我曾在一九七七年第六期《杭州文艺》上,发表了一篇拙作,谈了《湘灵歌》诗的史实和粗浅的看法。现在想将进一步收集到的材料进行补充说明,并对目前某些同志发表的文章中与史实有出入的地方,提出一些看法。如有不当,望大家指正。一、关于《文艺新闻》上的编者按语  相似文献   

20.
《九歌》是屈原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别具格调和特殊内容的抒情诗集。它是屈原在“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的基础上加工改写而成的祭神歌舞,其辞则是宗教祭祀诗。《九歌》包括十一篇诗歌:第一篇《东皇太一》为迎神曲,最后一篇《礼魂》为送神曲,中间九篇每篇各祭一神(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