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小花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25-28
因为文化因素被纳入翻译的视野,直译意译之争被归化异化之争所取代。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强、文化意识的提高,跨文化翻译的观念逐渐为人所接受,以往翻译中占主导地位的归化译法必将让位于异化译法。 相似文献
2.
姜海清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23(3):74-77
翻译时采取何种手段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在处理外语文本时有的译者刻意采取归化的方法 ,有的则采取异化手段 ,旨在保留语言和文化异质。异化将成为发展趋势。但与此同时 ,归化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译者要把握好度 ,努力在异化和归化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王蕾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Z3)
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策略之选定 ,与文本类型密切相关。指示型文本适宜归化 ,信息型文本适宜异化 ,表达型文本则需综合考虑。无论采用哪种翻译策略 ,都应注意适度 相似文献
4.
晏小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因为文化因素被纳入翻译的视野 ,直译意译之争被归化异化之争所取代。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强、文化意识的提高 ,跨文化翻译的观念逐渐为人所接受 ,以往翻译中占主导地位的归化译法必将让位于异化译法。 相似文献
5.
陈颖宇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9,(10):124-126
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语际转换问题。而以目的语为归宿的归化和以源语为归宿的异化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文章从归化与异化的含义出发,介绍了中西方归化与异化的基本观点,并以翻译实践为基础,分析了具体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的处理,最后指出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6.
从归化异化角度谈商标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归化、异化理论角度对商标翻译进行了分析。文章联系实际,从语言规律、民族心理等多方面对归化、异化策略在商标翻译中的具体运用方法进行了阐释。同时,文章还较有新意地结合中文商标英译的实例,更加充分地论证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8.
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梅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
论述了归化与异化以及文学翻译的概念和特征,指出了归化译法的局限性,认为文学翻译应以异化为主,但同时也必须注意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9.
赵淑文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101-103
异化与归化是翻译的两种策略。有关异化与归化之争由来已久,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从异化与归化的历史研究状况着手,选取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性例句进行分析与比较,说明异化与归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学翻译的操纵性与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家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2):114-119
操纵学派翻译理论以其崭新的视角,指出翻译主体受到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操纵,它克服了语言学派只注重文本而忽视超文本因素的偏颇。但是,这种操纵性不仅包涵被动操纵,而且包涵主动操纵,译者的主体性毋庸忽视。本文用对比和实证的研究方法,探讨近代文学翻译的操纵性和主体性的隐显问题,以揭示操纵学派翻译理论的价值和局限。 相似文献
11.
译者主体性:从幕后到台前——从翻译理念的演变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翻译理念的历史演变,考察了译者身份在翻译活动中的变迁历程,译者主体经历了一个由隐蔽到彰显的过程,并从哲学层面剖析了译者身份变化的原因。译者主体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在译论研究中,应该恢复译者在文化构建中应有的、与作者平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文学翻译不可避免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本文从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内涵、译者的读者身份、译者的作者身份、译者的创造者身份等几个方面的关系探究译者的主体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艺术美,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3.
刘婷婷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4):147-149
归化和异化是译者在跨文化翻译中经常使用的两种主要翻译策略,关于两者孰优孰劣的问题在中西方翻译界一直争论不休。本文通过介绍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各自的优缺点,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更好地认识到两者其实是翻译中的矛盾统一体,各有其优劣。笔者建议译者在跨文化翻译时应根据翻译目的、翻译内容适时采用归化翻译或异化翻译... 相似文献
14.
归化异化与广告翻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瑾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8(4):27-32,64
对归化异化的研究不应只局限在语词、习语等小的语言单位的翻译 ,归化和异化应该是更大的概念 ,可以在句法、篇章结构、文体等层面上指导翻译实践。由于广告这种体裁的特殊性 ,翻译时讲求功能对等 ,所以主张广告翻译主要采用归化法。 相似文献
15.
蒋华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51-53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是建立在体验哲学基础上的翻译理论,对语篇翻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入手,分析了语言认知和体验对语篇翻译的影响,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了在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胡冬宁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2)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实用文体翻译可以说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有越来越的学者开始重视实用文体翻译的理论研究,其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关注.本文从实用文体翻译的目的、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以及实用文体文本的语言特点等三方面来说明实用文体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金妙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4)
西方兴起的认知语言学是建立在体验哲学基础上的语言观,是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研究语言的科学,对翻译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代翻译研究将语言学作为研究的基础学科,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认知观出发阐释了翻译的主体性,以期为分析和描写翻译主体性这一十分关键的翻译研究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主体性的界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4):26-31
近年来,翻译主体性作为一热点问题受到了译界的关注,同时在认识上存在很多分歧.本文试图针对这些分歧和争论,探讨该如何界定翻译的主体性,进而讨论翻译主体性的表现及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钱丽光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6-80
用翻译二分法来谈论直译与意译、显性翻译与隐性翻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等概念,着重对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进行探讨,并举例说明其所指。 相似文献
20.
齐媛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50-51,56
近几年关于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然而,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的成果。为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翻译研究应该从主体性研究走向主体间性研究,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达到翻译活动中三个主体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