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1世纪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及其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将是“文化制胜”的时代。随着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应有凝聚和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塑造企业形象的功能。中国企业文化发展有八大趋势: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将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国际化对中国企业的文化沟通和管理方式提出新要求;企业文化要适应“合作竞争、互动双赢”新战略发展;企业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将受到关注;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更加富有个性特色和独具的文化底蕴;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的素质、决策力将越来越重要;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形象设计将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企业文化将与生态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贾春峰 《东岳论丛》2000,21(1):50-52
21世纪 ,企业将进入战略竞争时代。在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 ,有以下八个方面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 :一是“决策力”研究 ;二是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 ;三是开拓合作竞争或协作型竞争的新路子 ;四是确立“双赢模式”或“双赢观念” ;五是强化名牌创新战略 ;六是企业文化战略 ;七是企业形象战略 ;八是重视“服务增值”与服务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3.
陈颖 《南方论刊》2009,(11):97-98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人类文明越发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凸显。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和产业文化是国家文化创意战略的两个维度,企业文化作为产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在现代经济背景下与文化产业有密切关系。文化产业语境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其企业愿景要深刻关照百年中国梦的塑造,企业要更加重视企业的文化责任;企业文化的建设是落实我国文化创意国家战略的需要,是产业融合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构建企业软实力,实现企业精神文化的价值最大化;企业文化建设要更多地依赖文化产业的手段,要从形象建设上升到精神建设,要从产品营销上升到文化营销,用文化产业作为实施手段全方位多渠道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三创”文化是第九采油厂多年油田开发建设的实践结晶,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油田公司企业文化在九厂的传承与体现。“创业立基”,就是始终保持生生不息的创业激情,艰苦奋斗,永不懈怠;“创新立本”,就是始终保持孜孜以求的创新精神,攻坚克难,永不放弃;“创优立先”,就是始终保持源源无穷的创优斗志,勇站排头,永不言败。“三创”文化,调动了全厂广大干部员工工作积极性,有力地指导了油田生产管理,推动了第九采油厂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中的核心要素,在新形势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对外战略需要有效地运用文化软实力。但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很多缺点和不足,成为制约中国对外战略的“软肋”。因此,应注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维系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并通过灵活的外交手段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加大文化传播力度,重塑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7.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各方面具体的要求 ,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来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 ,就是要把一个低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本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目标 ,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要求。十六大报告所作出的“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 ,对我国来说 ,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要判断 ,是我们党确定用 2 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依据。“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应当建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因此 ,中国的现代化不能光看经济指标 ,还要看政治、文化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否全面发展了。  相似文献   

8.
胡穗 《船山学刊》2003,(4):178-181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没有文化的觉醒和发展,就难以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联合国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说:“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要么是文化的发展,要么就什么也不是。”(Developmentwillbeculturalintwenty-firstcenturyorwillnotbeatall.)江泽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着力从文化的角度展开了对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环境以及发展战略选择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和科学分析,逐渐形成了全面发展的发展思想。鲜明的文化取向成为江泽民发展思想的重要特色。发展目标的文化取向发展思想的文化取向首先…  相似文献   

9.
因中日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所处历史阶段及企业具体情况不同,中央企业对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创造的经验只能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即正确认识“文化”的特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确立经营“文化”的新视角;正确处理实施CI战略与实施CS战略的关系,及时导入CS战略,实现企业形象的新提升;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充分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三个特性”(前提性、历史性和整体性),从“三个特性”的要求出发落实以人为本,把落实以人为本原则推向一个新层次;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以构建“六种和谐关系”,即“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区(社会)、企业与环境、职工身体与心理之间的和谐关系”为目标,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自觉,尤其是要把提高企业家的文化领导力与提高职工的文化执行力有机结合起来, 增强企业的同向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站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前所未有地将文化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高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奋斗目标。新华书店作为文化战线的重要阵地,应该积极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创新机制,推进和谐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