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城乡小学儿童认知风格与创造力关系。方法:使用“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和创造力主观测试。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舟山市定海区城乡不同认知风格儿童160名,男生80人,女生80人。结果:客观测量中冲动型儿童独创性高于思考型儿童,且年级越低创造性越高;思考型儿童有创造潜能,但不够主动。儿童创造力主观评价方面差异不显著。结论:儿童创造力水平与认知风格呈一定关联,应引起重视,保护冲动型认知风格儿童的创造欲望,鼓励思考型认知风格儿童大胆提出见解。全社会共同营造一种积极创新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情境中的协作认知和意义建构,抛锚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策略之一,它以真实学习情境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高级英语学习者围绕教师依据真实环境所设计的锚可激发学习动机,有利于开展符合学习风格的创造性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和协作学习,学习者可构成“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迁移问题”学习链,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人格培养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性人格特质体现在人生态度、创造动机、认知风格和意志品质四个方面,是创造性人才最重要的人格特征。通过对人格动力结构的研究,可以看出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是环境刺激和人格动机、人格行为共同作用、反复强化的结果。高校德育要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以塑造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为切入点,营造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产生创造性行为,塑造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从而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思维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创造性思维在动机,兴趣,意志,情绪以及认知风格,个性角色等方面所具有的个体品质,并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个性品质的一些重要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写作”一词古已有之,“写”“作”二字更是源远流长,并各有若干不同的渊源。作为民族文化的凝结,“写作”蕴意丰富,而又可与中西现代写作观念相融通。今天我们对写作反映客观世界、抒发主观情志性质的认知,对写作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点的肯定,其间均已悄然可见。“写作”含义的形成和演进,正是我们的古人对汉语语言材料的聪慧选择和精当塑造。  相似文献   

6.
认知风格的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存在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更依存于场。本文将针对女子的“场依存”和“场独立”的不同认知风格来探讨如何营造二语习得环境,设计多样性的言语活动。让具有场依存型的人和场独立型的人互相渗透,并达到性格优势互补,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7.
后人评论魏晋的书法风格往往以“韵”概括,但魏晋的书法风格是复杂的,在“韵”的主导风格之下,还包含着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这就是“清”。魏晋玄学思想的盛行、魏晋人自我价值的发现、魏晋时期书法的自觉等,是形成魏晋书法“清”的风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寒”“冷”词义辩证发展的认知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域形容词“寒”与“冷”,在词义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彼消此长,互动互补,形成了各具特色、表情丰富的词义系统,发挥了同中有异的表达功能。从感知突出、范畴典型性、认知隐喻性三个认知角度,可以考察这一格局形成的认知动力。  相似文献   

9.
认知风格对中学物理教学实践有着深远地指导意义。作为教师,如何整合认知风格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并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风格开发合适的学习策略、从而做到“学会学习”就成了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享有“北蔡南马”称誉的马君武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担任广西大学等大学校长期间,创造性学习借鉴欧洲现代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并在中国发扬光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办学风格,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用语言世界观来观照汉语语序,汉人由于受传统哲学思维的影响,在运用语言上形成了“不尽言”、“不明言”“不直言”的风格。这种风格在汉语各类句型中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两晋150余年间,文艺美学风格、精神一方面承继汉魏遗产,另一方面创造出自己的风格、精神。西晋文艺以诗文为主形成集大成的“华美”风格,它在西晋文艺堕入卑俗的描写中起着消极作用,而又在西晋文艺回归凡俗的抒写中发挥积极作用。东晋文艺综合呈现出“清”“淡”“雅”之美,铸成“晋人的美”的同时开启唐宋文艺美学风格。西晋文艺“华美”到东晋文艺“清”“淡”“雅”之美其实是西晋世俗精神向东晋超越精神的转向的外在显现,两晋文艺美学风格及其精神的转变提示着晋人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3.
台湾作家张大春在小说中充分运用中国传统“说书体”的叙事技巧、语言风格和美学特征,并将此融入其后现代写作实验中,在“传统”与“现代”中建立起一种相得益彰的文学话语空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这一创作风格的形成,也为探讨汉语言文学在与世界文学对话时,如何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活动,在强调认知、概念、意义、推理、理解等具有体验性的同时,也强调了人在翻译过程中创造性的灵感和艺术性想象力的主体作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的艺术性和创造性,要做到“艺而有节,创而有度”。  相似文献   

15.
何镜堂,1938年出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全国政协第九、第十届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1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被誉为“东方之冠”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与何镜堂院士亲切握手。称赞中国馆“很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6.
何镜堂,1938年出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全国政协第九、第十届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1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被誉为“东方之冠”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与何镜堂院士亲切握手。称赞中国馆“很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小说家莫言作品在海外得以传播,并于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译者功不可没。选取受西方读者欢迎的《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个案研究对象,探究莫言“御用”英译者葛浩文的个性化翻译。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文学作品被引入一个新的接受环境而导致了“叛逆”,翻译的“创造性”赋予了作品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使得原作跨越国界得以传播。个性化翻译是创造性叛逆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研究《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的个性化翻译,包括对原作的背叛、删减等,指出该英译本的英译特点和风格,并非有悖于传统的“忠实”原则,而是一种深度忠实,是现阶段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接受不平衡这一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融会佛教哲理,植根儒、道经义形成的禅艺术,并非仅只为一种创作风格与生活艺术,而是对整体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之形成产生了影响。禅的独特的创造性之一在于将儒学被动艰难之人格完善、道家玄远虚幻之生命探索,通过审美重构和价值创新,转化为一种企慕的、主动的、审美的心灵实感。传统文人经由儒学、玄学、禅宗而完成了审美“蝉蜕”,由此形成的内敛、祥和、稳定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具备自然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之雏形,并成为东方文明饱受争议的基本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9.
1、“量力性和可接受性”、“高难度、高速度”、“最近发展区”,是适于不同学生和不同学习材料的学习原则。2、有些学习需要以学生的直观的生活经验作为起点,不断向教材中的理性知识渗透;有些学习是以教材中的理性知识为起点,不断向后续直观经验进行扩散。3、对“顺应”概念的解释形成四种类型。从另一角度,又分为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4、个体即可认知外部世界存在的秩序与规律,又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主建构知识。5、知识系统的稳定是相对的,不稳定是绝对的;完整性和封闭性是相对的,不完整性和开放性是绝对的。6、人类社会中的一些成果是合作互动形成的,另一些成果则是独立思考形成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形成这两种学习和工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将认知分析应用于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中的隐喻中。将根据意象图式和隐喻过程中所涉及的映射的认知功能描述不同类型的隐喻。莎士比亚利用意义的复杂性,使用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创造了常规、非常规甚至是创造性隐喻,尤其是此悲剧中的“自然”和“身体”隐喻的概念。分析显示,我们不少日常概念可为常规隐喻所组织,而文学话语中的新鲜隐喻可分析为常规隐喻的新引伸和新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