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级博士研究生刘旌在《警惕不良贷款监管陷入数字误区》来稿中指出:多年来,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一直是金融监管部门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监管的两个重点指标,这种以数字为杠杆的监管思路客观上并没有达到治本的效果,反而在—定程度上助长了数字的水分,掩盖了真实的风险状况。国有商业银行在处置存量不良贷款问题时,有两大客观难题:其一,贷款质量的好转主要取决于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企业经营状况一旦恶化,就难以在短期内有大的转变;其二,诉讼费是按标的的一定比例收取,不管能否“打赢”官司,都要花费成百上千万元的诉讼…  相似文献   

2.
所谓不良资产“转贷”,是指信用社从帐面上给予不良债务人新贷款来等量替换逾期贷款和积欠利息, 将不良贷款和积欠利息粉饰为正常贷款的一种信贷业务。《农村信用社缘何热衷“转贷”?》一文(《调研世界》2005年第1期)报道:“农村信用社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和应付年度业绩考核,“实际操作中‘转贷’早已突破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从客户提出‘转贷’到金融机构信贷员主动上门劝说,‘转贷’范围从逾期贷款扩大到呆滞和呆账贷款,‘转贷’金额不仅包括贷款本金,还包括历年积欠的利息……比  相似文献   

3.
目前,延边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信贷资产质量低的问题,这给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延边国有商业银行应切实把消除不良贷款的责任承担起来,维护国有商业银行的独立法人地位,加快不良资产盘活处置速度,严格贷款发放与管理制度,大力加强借款企业的外控力度,选择正确贷款品种,加强信贷人员队伍建设,并不断创新贷款品种,以化解、消除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从而使延边国有商业银行卸掉身上的包袱,以崭新的姿态面对来自国内外金融机构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风险化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了产生不良贷款的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方面、企业方面以及其他社会方面的原因,针对导致不良贷款的风险因素深入挖掘根源,提出了化解不良贷款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一般和特殊原因。首先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不良贷款的一般性原因,进而从我国转轨经济的实际出发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体制性原因。  相似文献   

6.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是特定时期内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长期制约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因此,降低不良贷款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前的首要任务。为此,文章对实现降低不良贷款目标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就降低不良贷款提出了下列对策建议:加大对资产管理公司资本金的投入,以进一步扩大剥离范畴;尝试运用非诉讼手段处置不良贷款;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等。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不良贷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概括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防范和化解不良资产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本文提出了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多渠道提高资本充足率、多模式化解存量不良资产、完善内部经营机制和强化金融监管等多种防范与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贷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过高、危害颇大.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从政府、市场和银行自身三个方面提出看法,希望通过联手合作、"三管齐下"的办法逐步化解居高难下的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银行在《关于借款合同有关法律问题的复函》中对“以贷还贷”借款合同所作的有效认定,违背了《商业银行法》和《借款通则》有关借款规定的基本精神,该行为实施的后果不仅会严重侵害担保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为金融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有效监管设置了巨大障碍,干扰了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纵容了商业银行的短期经营行为。在银监会加大对银行业监管力度的今天,我们应当通过立法形式对“以贷还贷”借款合同的效力作出否定性规定,以使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银行贷款利率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商业银行在配置贷款资源时需要充分考虑收益这一新特点。将区间数引入到贷款组合优化模型中,并采用偏差、距离等概念将模型变成简单的线性规划,优化结果显示模型的配置情况符合风险收益同步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公共财政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困境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工作始终面临着银行"惜贷"、学生拖欠形成恶性循环、高校扩招带来教育成本转移以及财政性教育支出不足等问题.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以公共财政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问题具有了可行性.国家助学贷款要摒弃以商业银行为主提供国家助学贷款的做法,转而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问题.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专门机构、国家助学贷款资金的筹集多样化、加强国家助学贷款资金的管理、建立公共财政承担国家助学贷款资金的风险承担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良贷款率对资本利润率、净利差、资本充足率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存贷比、流动性比率对不良贷款率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拨备覆盖率与不良贷款率在不同滞后期格兰杰因果关系不同。当不良贷款率上升时,商业银行不应通过承担更高的风险选择高贷款利率的贷款项目以实现其经营绩效;在系统性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实施逆周期调整,可适当有选择性地提高容忍度,允许部分商业银行或业务条线调整对资本的计提标准,降低其顺周期性;商业银行应注重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之间的平衡,理性对待不良贷款率上升。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风险防范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恶化,次贷风波中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就是银行业,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这场风波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目前中国银行住房信贷也存在着一定风险,美国次贷危机无疑给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提供了启示和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6.
学生贷款证券化是贷款银行将学生贷款的债权出售给特殊目的载体(SPV),然后由SPV将学生贷款汇集成一个贷款组群,并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据以融资的过程。其交易架构包括资产池的构造、SPV的设立、信用增级以及风险控制等。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其运营尚需政府的支持、相关法律和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体系的配套以及相关中介机构的服务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商业银行不愿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原因、为什么现阶段由商业银行来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以及是否有必要建立一家政策性银行来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等这些问题,并得出结论:要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难的问题,除了要从完善个人信用系统、简化办理手续、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着手以外,还必须从经办银行这个方面进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难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助学贷款新政策执行已陷入困境,其表现是:商业银行竞标积极性不高;政府与高校共建风险补偿基金困难重重;失信惩治条款乏力。造成其执行困难的缘由有:国家助学贷款商业性与政策性之间存在冲突;我国目前信用贷款的环境尚不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回报率较低;对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所扮演的角色存在分歧。解决其执行困难的措施为: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学生信用体系;采取可操作的“准”抵押方式;强化银行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新兴发展起来的业务,消费信贷业务风险具有长期性,其面临的最大风险依然是信用风险,因此加强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重要意义。消费信贷业务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已经是发展比较成熟的业务,因此借鉴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对加快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