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慧 《经营管理者》2009,(22):344-344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自治理论,而不是民族自决理论。面对现阶段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民族问题是世界上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它搅扰着各国政府和人民,影响着世界的安宁和稳定,对世界格局的转换和国际关系的重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把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尼日利亚的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我国被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也为世界民族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行的方法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说,“我们的经验教训有很多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系统地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要正确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正确理解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不仅需要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还要有科学的方法论。一、要用实践的观点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也只能来源于这个实践。但是,多年来.我们往往…  相似文献   

4.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工具,不管是在理论或实践层面上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对与民族自治区域而言,如何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之上更加充分有效的运用这种工具,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中,笔者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从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经济管理自治权、和民族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民族自治区域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特殊性,从而为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的政府绩效评估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1.实事求是的共卢党人从来都是十分重视对国情的研究和把握的。世纪伟人邓小平在领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纪元的时候,反复强调要重视研究和认识中国现实的国情。他说:“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2页)他在这里说的是:“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  相似文献   

6.
王翔 《管理科学文摘》2013,(11):104-105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当前,城市化浪潮不断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运转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应该做出应有的调整,才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才问题的重视。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贤任能的传统,我们党也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根据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  相似文献   

8.
我们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其意义之一,就是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在党领导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初,邓小平就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这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要搞清楚在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  相似文献   

9.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首要任务是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6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坚定不移地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行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发展进步的生命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论述充分说明了创新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一般来说,创新包括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前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执政党只有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改革与完善,促进民族进步和国家的兴旺发达。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正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对于我国和我们党来说,理论创新,特别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一、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方法邓小平同志很重视高举旗帜的方法。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就提出,”怎么样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是个大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26页)邓小平在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把握着“怎么样高举”这个问题。(一)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系统性,反对肢解割裂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文革”期间对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扭曲,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这个体系断章取义造成的。所以,邓小平在“文革”后第一篇文章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全国宣传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方略的新高度,是对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要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由于对制度建设的忽视,我们很多"好的传统没有坚持下来,也没有形成严格的完善的制度"。党内制度存在的弊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主要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由于忽略了制度这个根本因素和决定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常常是扬汤止沸,而不是釜底抽薪。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蒋宜茂 《决策导刊》2005,(12):18-19
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讲信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不是我们这一代才有的。”在我们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汇入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征途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的“诚信缺失”的严重危害,必须从制定规则、制度和法律入手,强化信用意识,从每个人做起,建立起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塑造中华民族的新形象,实现经济的腾飞和民族的振兴。  相似文献   

15.
一、人才是一个战略问题“使用人才”的问题是邓小平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他始终把它当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来看待。首先,邓小平认为,人才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问题。邓小平说:“我们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确定了中国总的任务和总的路线,就是一心一意发展生产力,搞四化建设,我们曾制定了一个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而“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  相似文献   

16.
谢菲 《经营管理者》2011,(18):148-149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加强民族团结、保障少数民族平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宪政的视角来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宪政的关系,指出二者之间存在的调适与冲突,从而对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宪政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经济体制改革答问(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既然过去肯定5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伟大胜利,为什么到80年代中国农村要进行改革?答:回顾我国50年代发起的合作化运动,其目的正如毛泽东在《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一文所说:“我们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要在农村这个最广阔的土地上根绝资本主义的来源。”在几亿农民的国家完成这个艰难复杂的革命事业,没有出什么大的混乱,从这一目的说,“取得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是有理由的。但取得胜利的事业,从来都不是完满无缺的。忡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曾指出:对农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干部能上能下,这是干部制度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干部制度的改革,“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下大力解决干部的能上不能下问题。一、“干部能上不能下”,不符合人事管理的客观规律“能上不能下”主要解决“不能下”的问题。从人事管理角度看,晋升和降职是人事工作中两个不可少的管理手段,其基本依据就是干部本人的资格条件与其所从事的职位要求是否相适应。由于组织部门在任用干部时开始总是近似地“识事”和“知人”,…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初,小平同志提出用“一国两制”和平方式来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和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值此香港回归之际,回顾我们实践的历程和成功经验,正确认识它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一、香港回归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是我国政府按照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次伟大尝试和成功的范例。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体会这一实践的成功意义和深远影响。首先,“一国两制”构想是在改革开放和国际新形势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提到:“施行素质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问题:第一解决基础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第二解决基础教育是进行片面的教育,还是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第三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机械发展还是生动活泼地发展。”《纲要》和《讲话》为中小学语文课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奋斗目标。中小学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发展上述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搞好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民族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的世纪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