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歌唱教学在普通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歌唱中的情感培养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它可以激发和提高学生对于歌唱的兴趣和爱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学会正确地、有情感地歌唱,增强歌唱的表现能力;并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达到感染和教育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歌唱是一项整体运动,它是由呼吸、发声、共鸣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要想获得美妙动听的歌声,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训练。协调、平衡的歌唱状态,是歌唱运动的基础。注意歌唱的姿势、歌唱的呼吸与发声以及歌唱的共鸣,建立歌唱平衡状态,对掌握歌唱技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的歌唱审美习惯也不同。而不同的歌唱审美习惯又是与不同思维方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国传统思维方式强调从宏观角度入手,由整体而局部的方式把握古典歌唱的精髓;西方思维方式强调从微观入手,以局部而整体的方式把握歌唱的原则。因此,深入了解中西方歌唱思维方式的异同,对于两种唱法训练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歌唱的整体性是指歌唱时要有脑、身、心各个器官的配合,通过各方面的协调运动来取得歌唱的最佳效果。“单纯技术性歌唱”方法不但对歌唱技巧的训练有所阻碍,而且破坏了歌唱的平衡与整体协调性,因此在训练好各种演唱技巧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对整体歌唱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歌唱艺术的高境界作了阐述,就歌唱的“声”促“情”,“情”传“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论述,文章从两个方面浅述了如何在歌唱艺术上达致高水平-自然境界。  相似文献   

6.
由于每个人的生理条件不同,嗓音也有差异,在声乐教学中整体训练尤为重要.它包括歌唱呼吸的整体训练、歌唱语言处理、演唱中的整体性及歌唱心理的训练等等.本文认为只有加强、注重整体训练,才能使某一局部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变成系统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在声乐教学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气息是歌唱发音的动力,气息技巧是歌唱的关键,气息与歌声是有机结合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8.
方言虽然在民族声乐演唱中不可替代,但也对歌唱学习造成许多潜意识的介入性干扰.文章从语音学和音韵学的角度分析吴方言对歌唱整体产生负迁移的几个方面,使歌唱者重视歌唱语言的准确性,积极辨正方音,提高歌唱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刘伟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4):141-142
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要树立歌唱发声的整体观念。而在这个整体歌唱里,各种歌唱要素之间是一种辩证关 系。如:歌唱的正确姿势是一种前松后紧的关系;气声结合是主动吸气与被动保持的关系;三种共鸣是一种统一关 系;以及高音的关闭理论。  相似文献   

10.
尽量保持每个音都找到呼吸、共鸣、嗓子三者之间的平衡。歌唱时按照从低音到高音,从真逐渐变假的规律,就是最省力最容易的唱法。轻松自然才能歌唱持久。  相似文献   

11.
“通俗歌曲”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称谓,为“流行歌曲”所代替是大势所趋;流行歌曲在人们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代表着一种新的声乐文化,无法和众多的声乐形式共用所谓“科学唱法”。流行歌曲并不拒绝歌唱技巧,中国流行歌手的现状说明他们更需要唱功。  相似文献   

12.
高等师范院校艺术专业学声乐的学生存在着重发声方法、喉头位置,而不重呼吸的运用等现象。应正确认识歌唱的呼吸,树立正确的歌唱意识,把握好歌唱的呼吸及运用,掌握好正确的训练方法,这是学好声乐的关键。声乐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相似文献   

13.
歌唱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但又区别于生活语言.通过对子音和母音在生活中发音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子音和母音在歌唱中的变化与区别,揭示了歌唱所独有的语音发声规律.这一规律渗透到歌唱发声的全过程中,从根本上揭示了歌唱语言的语音发声技巧和规律.  相似文献   

14.
通俗歌曲教学要对表演者进行音乐素养方面的全面培养.一方面是从设备、情感、技巧等等方面把握通俗歌曲演唱的要点,另一方面则是对表演者进行音乐感觉、视唱能力、表演状态、形体语言、呼吸技巧、设备使用、器乐及音乐理论等全方位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民族唱法及其声音的特点是以真声为主,以清晰、甜美、明亮见长。在民族声乐中,男高音歌唱训练是一个综合过程,其中头腔歌唱支点、头腔共鸣、歌唱声音的方向和气息的流动是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末伦是一种从带宗教色彩的巫事曲调中脱胎而来的民间曲艺,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曲艺曲种之一。末伦文化的产生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巫婆唱调脱离巫事活动变为末伦历经了一个“‘末能’——‘末呢’——‘末伦’”的发展演变过程,壮乡的巫事活动、土司制度和壮族人民的歌舞天赋是贯穿这一过程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17.
情感与技术是音乐歌唱艺术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然后从情感、技术与歌唱三方面的关系分析中得出,情感与技术在歌唱表演中是两个互为条件,互为依存的一种和谐互动关系。只有保持这种良好的关系,音乐歌唱艺术才能实现"声情并茂,技艺结合"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壮族歌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形式也独具特色,它是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审美人类学视野的观照下,通过对壮族歌咏文化的实地调查,进一步探讨壮族独特的以歌代言的诗性思维与民族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9.
当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设立了四种唱法,分别为原生态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这四种唱法的命名个体不够恰切,总体不够协调。为了进行恰切的命名,从民族音乐学和艺术学视角入手,统一以演唱的歌曲体裁风格(地域风格、民族风格、时代风格)为前提,将其分别命名为:中华土风唱法、欧洲古典唱法、当代国风唱法和当代流行唱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