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球化、民族主义及超民族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继续近几年来对全球化和文化问题的研究,试图对狭隘的民族主义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解构。在作者看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仅使得传统的欧洲中心主义思维模式被突破,同时也突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维模式,从而为一种新的超民族主义的形成铺平了道路。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时所遇到的各种挑战。在这方面,比较文学应当对这种超民族主义的形成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价值分配的不平衡意识引发了民族主义的产生,这种不平衡意识根植于全球化过程(包括近代和当代),而不是所谓的现代性。全球化加强了各民族(国家)之间的联系,同时产生了价值分配不平衡意识,使民族主义成为可能;而民族国家间全面冲突、全球化格局的滞后,以及日渐发达的信息平台,使民族主义成为现实。全球化构成了现代历史的线索,同时也贯穿了民族主义的发展。全球化不光导致了民族主义,而且同时为各民族(国家)之间提供了妥协和共识,也在消解着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是一个民族自决、民族自主的时代,又是一个全球化日益铺展的时代。民族主义在受到全球化冲击时,势必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冲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从民族主义的本质特征论述民族主义与全球化是当代并行相悖的两大浪潮,对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并引发深层次的思考——如何使民族主义与全球化共存共赢。  相似文献   

4.
民族主义与全球化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无可阻挡,趁此勃兴的民族主义也大有铺天盖地之势。除了二者的分歧和抵触,我们更应看到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民族主义参与并纠正了全球化,民族主义对民族文化的保存和发扬使全球化向更公平、更理性的方向发展。全球化也冲击着民族主义理念中的狭隘层面,并为处于转折关头的民族主义的发展提供前提性条件。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在全球化加速推进的情况下逆势兴起。它的兴起既是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利益激烈碰撞的产物,又是全球化与民族主义激烈交锋的过程,还是全球化在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框架内畸形运行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它的出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它又不可避免地含有冷战的偶然因子。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全球化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使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化付出了代价。当代民族主义的勃兴一定程度上是全球化代价的承受者所做出的必然反应。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主义浪潮反映出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中并行而又相悖的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赋予大学精神力量和独特的个性,在大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化全球化开阔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视野,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改变了校园文化的理念,使新时期的大学文化变得更具包容性与时代性。与之同时,具有不同价值内涵的文化之间的冲突也变得越发激烈。本文通过对文化全球化影响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寻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其影响和冲击是全方位的。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方面 ,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一种客观趋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发展中国家 ,如何应对全球化对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 ,有效地开展文化建设是涉及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的趋势凸显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文化创新要立足自身文化传统并以此为创新根基,保证文化创新的自主性、民族性;文化创新要与外来文化互动,在合理的文化变异中求得创新,并为文化的连续创新提供动力,但要确保自身文化的安全性;文化创新的成果还要进行传播,在传播中验证成果、宣传成果,不仅为文化创新提供活力,也为世界文化的融合共生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主义浪潮在全球化时代的再兴有其深层原因,它与全球化进程的并行不悖是个客观现象,其双重效应对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与欧洲、东方与西方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是俄罗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由于地跨欧亚两洲和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带 ,俄罗斯这个民族国家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和优越感 ,经常与西方不合拍或与西方不相同 ,但又不得不学习西方的先进 ,因而民族心理常不平衡。俄罗斯与欧洲列强相互存有戒心 ,文化民族主义决定了它们的相互关系 :俄罗斯永远不会变成西方 ,西方也永远不会完全接纳俄罗斯。俄与西欧、中欧、东欧的具体关系也不尽相同。竞争与合作并存 ,妥协与矛盾共生 ,磕磕碰碰 ,不会一帆风顺 ,是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2.
文化民族主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与全球化有密切关系。综合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和民族功能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行国家提出遗产保护的时代背景,笔者认为文化民族主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行国家维护民族自信心,确立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手段;是政治和经济失意时,通过文化的自我保护和延续来寻求民族合理地位的一种诉求,是政治追求在文化上的异化。今后文化民族主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还将存在,但应该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向两个极端,即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3.
徐春夏 《南都学坛》2002,22(4):29-33
20世纪以来国粹派、东方文化派、现代新儒家等不断举起“文化民族主义”的旗帜,试图在争取国家独立富强的同时,发扬传统,重建起独立的民族新文化。钱穆的整个学术活动,就具有这样的时代和文化流派特征。厘清了钱穆“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线索,实际上也就抓住了其整个学术路向演变的主脉。  相似文献   

14.
民族国家的国际参与形式和多元文化生态提示着当下“全球化”态势下的世界真实,表现出普遍与特殊的焦虑。以自由民族主义为政治认同建构起来的共同体,既保持社会的公共价值和普世要求,维护个人自决,以及不同文化和谐共生及其自由发展;同时又强调民族的自决权利,明确有着自身历史与文化传统、疆域边界的政治共同体的重要性,以及个人能力及个性在明确的政治社会(民族国家)中的最大发挥和发展。自由民族主义为“全球化”图景下文化多元的理想,贡献了一个希望。  相似文献   

15.
五四前后“东方文化派”的文化关怀,应该被纳入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框架内进行理解。在面对20世纪初年民族和文化的双重危机时,“东方文化派”认为能够挽救民族国家命运的,最终只能是民族自身的传统价值。因此,他们提出以复兴中国文化来振兴中国民族。这一文化民族主义的运思,的确反映了国人克服民族自卑,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精神现象,但同时也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落后性。  相似文献   

16.
浅析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演变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新中国成立后,民族主义思潮带有明显的国家主导特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在民众中被点燃并强势兴起,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17.
"文化势能"主要由文化的历史积淀程度、文化的拥有人群数量、文化发展的时代水平三方面构成的,文艺的发展往往是在不同的"文化势能"的碰撞和交融的过程中实现的,21世纪文艺能否繁荣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大力提升"文化势能"促进文艺的民族化、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和文化的双重危机。梁启超与梁漱溟以儒生的忧世情怀和担道意识,衍生出对民族前途和文化走向的深情关怀。随着国内外形势和自身认识的变化,他们的民族主义也相应地改变,从政治上的诉求到文化上的救赎,文化民族主义成为他们拯救苦难中国的最终归宿。对他们的文化民族主义进行初步的比较,可以更好厘清那一代知识分子对危机四伏的中国的忧患之思。  相似文献   

19.
拉美民族主义经历了从殖民地时期克里奥尔人的本土意识,到独立战争的英雄们的美洲主义思想,再到19世纪末知识精英的文化民族主义和反美主义,以及二战后作为推动发展与变革力量的经济民族主义。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拉美民族主义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多元化的形式对拉美内政和外交产生了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后殖民主义提醒我们,殖民主义不仅仅局限于军事、政治、经济统治,还存在着文化上的操控,西方现代性价值的背后往往隐含着殖民性。不过,受欧洲高雅理论的影响,后殖民主义既反对殖民主义,又反对民族主义。而殖民地及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殖民性批判的时候,却往往容易回到后殖民主义所避免的民族主义立场。这看起来是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