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功能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委员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心理委员角色和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提出构建"心+心"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指导体系的具体对策,对心理委员的职能和工作范围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探讨了心理危机的特征、表现、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因素以及危机干预策略等,并就如何建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有效地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和社会价值观多元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部分学生呈现出定位模糊,心态扭曲,情绪失衡,消极逃避乃至报复社会等新的危机倾向和行为特征.开展毕业生心理危机的宣传教育,加强干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强化危机源的信息管理,构建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干预系统,是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作为新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在学校危机心理干预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开展朋辈心理咨询员心理训练,制定系统的培训方法,让普通的学生干部成长为合格的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并为同学们进行义务心理辅导工作,是构建学生危机心理干预系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探源和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屡见不鲜,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个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主要包括认知模式、哀伤辅导模式、平衡模式、支持和干预技术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教育、支持与训练的社会资源工程模式以及整合的干预模式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焦虑危机、哀伤危机、失恋危机和自杀危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主要包括建立心理危机信息反馈系统、构建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和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特点而在求学、恋爱、人际交往、人格成长和其他社会化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危机。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可分为情境性危机、发展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对面临心理危机的大学生采取迅速而有效的应对措施,给予支持与帮助,使之逐渐恢复心理平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也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内容。对此,应结合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和实践,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构建心理危机前的宣传教育预防系统、心理危机应激干预系统和心理危机后干预系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高职生心理危机的分析,提出了以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保障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以及形成完备的心理危机预案和建立危机干预快速反应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高校贫困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提出从建立资助体系、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创建良好校园环境三个方面着手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以期有效预防高校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理中的教师心理创伤及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危机干预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性工作,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到学校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为心理危机干预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应做好自我心理健康维护,减少危机事件带来的心理创伤,以饱满、健康的心态促进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重点。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分类、表现、特征、产生原因及干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提出了加强本土化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研究、注重发展性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理论研究和建设性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针对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对象,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策略,认为应该重点建立以预防为主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从而防止心理危机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心理委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坚实力量.提高心理委员的身份认同感,规范心理委员的选拔工作,提高心理委员的问题识别能力、基本心理咨询与活动的组织实践能力,健全心理委员考核与激励制度,构建精准高效的心理委员培训体系,有助于提高心理委员的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策略预防是重点,初级预防中应包括预防宣传、预防教育与危机预警,危机预警可从构建监控体系、建立心理档案、评估预警信息及关注危机高发人群和时期几方面进行;干预是关键,二级干预贵在时间,相对固定、责任到人的心理危机干预运作系统与严谨有序、灵活变通的干预步骤是保证;预后是保障,三级干预历时较长却不容忽视,在保证安全监护,提供长期帮助的同时需保持警觉,随时预警。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网络,目的是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高校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自杀、杀人事件,破坏性大,其负面影响尤为引人注目。因此,高校大学生心理疾病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网的建立和运作,对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模式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是由工作的基本原则、组织模块、心理教育模块、早期预警模块、心理疏导模块、心理治疗模块等组成的有机系统,它立足于预防,科学干预,重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里有心理危机的学生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应对机制已成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存在客观必然性,高校应通过对心理危机进行事前预防、事中应急处理与事后消除影响等途径,建立多角度、全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立体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文章分析了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必要性,从人格特点、时空规律以及危机事件的角度论证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特征,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一要确立心理危机评估体系;二要明确危机预警对象;三要构建五级纵向危机干预运作系统;四要制定具体明确的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相似文献   

18.
在时代快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也面临着愈来愈多的心理压力,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问题已成为高校不容忽视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心理危机一般分为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三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包括预防型危机干预模式、咨询型危机干预模式和应急型危机干预模式三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起因和影响也更加复杂,不仅直接危害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也影响到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本文论述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于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意义。作为对高校突发事件应时机制的有益补充,本文全面分析了新形势下心理危机干预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并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对高校教工尤其是学生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成为了高校辅导员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0.
心理危机干预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性工作,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到学校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为心理危机干预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应做好自我心理健康维护,减少危机事件带来的心理创伤,以饱满、健康的心态促进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