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是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预防和救济的重要手段,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中存在环境行政执法主体设置不科学,多头领导,职责交叉;环境行政执法主体缺乏有效监督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当科学设置环境行政执法主体,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主体——环山带管理特区,加强对行政执法主体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天然分界线,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和生态开发潜力,而西安秦岭北麓沿山文化带文化产业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有序建设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有很重大的意义。通过对比归纳国外文化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经验,同时又实地走访调研西安秦岭北麓文化产业和生态建设情况,分析了西安秦岭北麓沿山文化带资源开发现状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并提出诸多的问题,如文化项目单一,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论述生态环境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在西安秦岭北麓沿山文化带文化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应该走出一条创新之路、集约之路、统筹之路、科学之路和生态之路,协调发展文化产业和生态建设,通过文化产业繁荣促进生态建设,二者共同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党和政府70年来一直想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建国70年来我国民族地区从向自然进军发展经济,到兼顾环境保护,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再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得到全面系统的建构。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号召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当前,我国已建立了一整套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各民族地区也结合当地实际,建立了符合本地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特点的环境保护政策。但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更高目标看,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也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今后,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宣教,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形成合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构建全域生态平衡系统;创新运用市场经济方式,拓宽环境保护资金来源渠道;推动政策向民族地区再倾斜,足量落实生态补偿费用;改进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制度,从严开展监管执法,督促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重庆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论述 ,认为重庆的生态环境状况较差 ,脆弱性很大。并提出在西部开发中 ,重庆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应需采纳的对策及措施主要有 :搞好摸底调查 ,做好规划 ,坚持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工作 ,加强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 ;加速解决现有工业污染 ,坚决遏制环境污染的西迁 ,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建立并执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 ,防止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调整优化产业和经济结构 ,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 ,把重庆建成为生态经济区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小城镇发展的环境保护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树立并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体系体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体系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领导体制;建立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环境管理体制。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体系主要包含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保障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五方面内容。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体系良性运转,需要建立和完善协同促进机制和反馈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完善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体系,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才能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切实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生态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本文选择的乌江流域是具有一定特色、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较为紧密的地区.定量测算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状况以及两者的耦合关系,旨在为促使乌江流域生态产业发展和建立全流域的"生态产业一生态环境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当下的洞庭湖区发展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在构想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时,应注重建立生态保护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构建立体交通体系,加快经济发展;发展生态产业体系,突出产品环保;打造生态城镇体系,实现人居和谐。实施中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促进环境保护;完善项目资金补偿机制,促进生态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生态建设;实施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科学调控水情。  相似文献   

9.
大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大秦岭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区域发展、战略地位等方面发挥的重要影响作用。依托秦岭独特丰富、深厚多样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秦岭绿色产业的规范发展对于扩大秦岭生态文化品牌,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建立人与自然间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秦岭绿色产业开发现状,剖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提升大秦岭绿色产业发展的质量水平,有效推动大秦岭地区实现科学、有序、生态化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治理现代化内涵,而环境治理观念现代化是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全面加强党对环境保护的领导是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政治保障.为此,推进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完善环境治理政策支撑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及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推进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运用绿色技术创新破解环境治理难题、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信息化建设及运用环境大数据分析手段,提升环境治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前"泛珠三角"区域生态形势日趋严峻,"泛珠三角"区域中各省区应树立着眼经济、立足生态、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的发展思路,强调生态保护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瓦乡文化是本真状态下的沅水流域文化,是湘西较为原始的地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瓦乡人富有特色的生计习俗、建房习俗、婚嫁习俗等原生态文化已处于濒危状态。建设瓦乡文化生态保护区,提高瓦乡人的文化自信,是保护瓦乡文化的重要举措。首先,建立瓦乡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坚持原真性和整体性保护原则,建立科学的原生态文化保护体系;其次,应深入挖掘瓦乡文化内涵,提升瓦乡人的文化品位,大力推进瓦乡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结合,提高瓦乡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经济效益。再次,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主体受益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加强对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最后,还需创新瓦乡文化的保护模式,通过营造瓦乡文化空间,创发瓦乡文化产业来促进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治理视角的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与农户生计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保护红线是保护区域生态功能、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短期冲突、生态红线区生态空间与农户生活空间的重叠、生态脆弱与贫困的交织等问题对生态红线的划定与落地提出了挑战。基于此,笔者以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面积占区域总面积较大的城口县和酉阳县为例,分析现行生态红线区生态政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及生态补偿对这种冲突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1)现行生态红线区的生态政策确实对区域经济发展、农户生计造成了影响,使农户感觉到利益被"剥夺",降低了生态权益的获得感;(2)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有效改善红线区农户生计现状的重要手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府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地方性知识是指各民族的民间传统知识,其使用范围要受到地域的限制。通常的科学研究虽然也会接触到地方性知识,但是很少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文化人类学及其当代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则不然,它不仅高度关注各民族的各种地方性知识,而且致力于发掘、整理和利用地方性知识去开展生态维护。这样的研究取向容易引起世人的误解与责难,也因此造成了地方性知识保护与利用的困难。为此,文章列举我国各民族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地方性知识事例,说明它们在生态维护中的特殊价值,借以重申生态人类学关注地方性知识的深层考虑。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调研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情况,主持召开了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当前,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参与乏力;地方各自为政,缺乏战略规划;资金投入不足,补偿机制不健全;区域立法缺位,保护监督错位。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提高环保意识、营造共抓环保氛围,建立互动机制、协调多方利益关系,创新融资方式、完善环保补偿机制,实现长江保护立法、推进环保监督升级等有效措施,积极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命运共同体,努力构建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齐抓共管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遗产保护体系中,还没有专门针对"文化生态区"的保护项目,但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强调并倡导在全球探索生物和文化多样性的多维度(不可移动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可移动的文化遗产,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表达多样性)保护方式:强化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关系;扩展文化遗产的概念,纳入"非点状"整合式遗产:强调遗产对文化认同、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的重要作用是其生命力的重要保障.这些经验对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加强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边疆安全。西部民族地区水资源匮乏、土地荒漠化严重、草原生态恶化和污染严重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相对贫困、人口的增长以及自然资源的产权不清等是造成西部生态环境不好的重要原因,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加强西部生态环境的立法、完善刑法中关于破坏环境的相关规定、规范生态环境的执法行为、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才能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切实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农业开发与生态贫困关系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贫困是经济贫困与生态恶化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一个现象。新疆阿合奇县是典型的生态贫困区。通过对阿合奇县农户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生态贫困区经济环境曲线,文中提出要改变生态贫困,就要促使农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走农业开发与生态协调发展之路,以科技进步促进生态贫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学理论为研究传统手工艺术的生存、发展规律以及保护策略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在工业文明及其所携带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术赖以生存的民间文化生态系统发生了改变,文化生态平衡被打破。对于传统手工艺术,"碎片式"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研究与它生态环境相关的各个因素,努力为它构建良好的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传统手工艺术保护的关键在于使它的生产、消费、传播、供给处于协调状态,各个要素之间的能量流通要畅通无阻并能够互相促动,为此,应贯彻整体文化生态保护的原则,并在理念、管理、操作层面采取诸多有效措施,从而达到保护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